2019-07-30

考个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为什么必须要推荐医师?

考中医专长医师为什么要推荐医师,不仅我时常的问自己,也有很多朋友也在咨询,中医专长考核为什么一定要有推荐医师,至今为止也没寻求到标准答案。但无疑,推荐医师,将成为压倒民间中医报名“专长考核”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去年7月《中医药法》实施,到年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这期间,政策的给力,让所有中医热爱者狂欢。


尤其是《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让民间中医对未来合法执业充满了期待,于是对政策丝毫不解的他们,开始学习政策、学习法规、学习如何才能参加中医专长考核、如何填报材料。这一过程也许对刚出校门的医学生来说轻而易举,但对于年龄偏大的民间中医来说,确实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然而,在中医专长报名的路程中,大家九十九关都过了,却在最后一个环节上退缩了,压倒大部分人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两名中医师推荐。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参加考核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且推荐医师应当为被推荐者长期临床实践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专业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笔者想文件中既然规定一定要有执业医师推荐,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最容易理解的就是,主管部门想利用推荐医师这一环节,把那些鱼目混珠的非专业人士剔除掉,以严格的制度保证考生质量。


所以,有推荐医师严格审核是好事,但是这一规定在实施的中却掣肘了政策的落实。


推荐医师成了中医专长报考的最大障碍


一、推荐医师,将一批有实力的中医师拒之门外


设立中医专长考核的初衷是为了让民间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确有专长的人员能合法执业;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然而,政策的制定似乎疏忽了民间中医的社交圈这一问题,民间中医这部分人大都是底层的从医者,年龄大、人脉少,让他们找一个从业十多年的中医执业医师做推荐人,那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而且各地对推荐医师的要求不一,有要求2名执业医师推荐的,也有要求3名执业医师推荐的;有要求从事十年的中医执业医师推荐,也有要求从业十五年的执业医师推荐;要求必须在岗的,必须出示原件的……


换位思考下,一个乡村的民间中医到哪里去找3名从事十多年的中医执业医师给他们做推荐人,还得是相关专业,这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民间中医表示,自己有信心通过考试,材料也按照上级吩咐办理了,但听到要十年以上执业医师推荐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也就放弃了。


民间中医还有这一特征,他们可以出“苦力”,让他们填写资料,让他们复习知识都行,但是你让他们“求人”就卡住了。一是确实不认识人,二是确实不愿意“求人”。


相信,今年因没有推荐医师不能报名的大有人在,但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确实是有能力达到考核要求,这是人才的流失。


二、推荐医师,成为培训机构创收的由头


今年,社会上一些中医专长培训班很火,冒充中医药主管部门的牌子招摇撞骗的也不占少数,各地中医药主管部门也接连发通知,提醒大家不要受骗,但为什么这些中医专长培训机构这么火呢?


很多人报培训班不是为了通过培训学习技能来应付考试,而是看重培训班会协助他们寻找推荐医师,报个培训班其实只为了能成功报名,这些培训班的费用甚至有高达3万元,实在让人唏嘘。


有人说,国家政策是故意刁难我们,不让大家参加考核。这个观点一定是不对的,《中医药法》的出台历经了那么多年,里面熔铸了多少人的心血,目的就是要让中医药更好地传承。


但是中医专长考核在报名环节确实存在了上述的问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多的应对措施。


简化中医专长考核报名规范,宽进严出


建议一、降低推荐医师的门槛,提高考核要求


考生们最希望的是简化报名程序,把审核的环节转移到考核中。也就是说报名环节少设置一些障碍,尤其是推荐医师这块弱化些,让有经验的中医都能参加报名,然后在考核环节多把关,让真正有技术的人留下,达不到要求的剔除,让考核“宽进严出”。


如果一定要有推荐医师,那么推荐医师的数量是否可以降低些,要求3名及以上的确实太严格了;推荐医师资格上也可以缩短一些年限,一个县里面也没有几个十多年以上的中医师,何况每位医师推荐学员的个数还有限制,这样大家很难找到合适的推荐人。


有的省已经将推荐医师条件降低到主治了,这也是接地气的措施。


建议二、或取消推荐医师,让主管医院给把关


除了一些民间游医外,基层还有很多村卫生室执业,或者乡镇卫生院执业的中医人,他们从事中医几十年,安全性和效果也是居民和医院有目共睹的,当地的县或乡镇卫生院是最了解他们的,是否可以让医院给他们推荐呢?这个方向也是值得考虑。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中医专长医师给民间中医打开了一扇窗这点毋庸置疑,我们希望中医专长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能不断完善,更多地考虑一下基层中医的实地处境。

02篇

师承传承,教人先教德[医德篇]

二千多年来,中华“德”的本义与内涵、德的修行、德的传承等基本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中医医德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中医德行与中华传统美德又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分述如下:

一、“德”的内涵与流变

德的本义:谈论其“德”,首先要了解“德”的内涵与流变。“德”在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中,常称“德”为道德、德行、品德或品行等。就其“德”字的历史演变而言,则形成如下的不同文字与本义,例如:“德”字在在甲骨文中,左边是“彳”形符号,表示道路与行走,右边是一横卧的“目”字,表示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的垂直线,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甲骨文中的“德”字意思是:人在行走道路时,要目不斜视,目标正前方。在金文中,又在“目”字下面加了个“心”字,意为人只有目正还不行、还应加上心正才算“德”。在小篆中,德的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所以,又形成括号内(彳、直、心)“德”的古字形态,寓有“心”的修炼、“彳”的行为、“直(值)”的担当。后来,又演变成现代楷书的“德”。

总归“德”字的构型与本义分析,德的内涵应为心性修养、行为规范,并遵从一定的道德标准与道德担当。然而,德的内涵与人的修行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着不同的文字表述与道德标准诉求。例如:

德的厚善:相传为周人所作而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首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生修行。其意是说:天体的运行健行不止,人君处世也要像天体一样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大地敦厚博大而容载万物,人君待人也要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即用“天健”、“地坤”以启发“人君”。这就是中华民族借以立于世界之林的“人道”效法“天道”、“地道”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德行。

在中国道德观中,“德”又常与“善”联系在一起。中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老子》中有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其意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它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所以,语出《老子》的“上善若水”与《周易》的“厚德载物”,它们两者所蕴含的意义相同,可相互对应为用,所以,后世常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块联用并相互诠释,使之成为中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最美道德箴言与最高道德境界追求。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德”又被提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明确指出“德”的目标是要达到“至善”的境界。从此,“德的厚善”与“自强不息”就成为中国伦理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德的仁性:在中华“德”的内涵与流变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一个“仁”字。“仁”字最早出现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在我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以“仁”字组成的诗歌,例如:在《国风•郑风•叔于田》中有“洵美且仁”;在《国风•齐风•卢令》中有“其人美且仁”。这里将“仁”与“美”二字联用,分别赞美男子的英姿和美德,因而“仁”在这里有善良、宽容的含意。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仁”字解说为:仁“亲也,从人二。”表示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前人关于“仁”的基础资料与思想中,赋予“仁” 新的内涵,提出了“仁”的概念。孔子“仁”的慨念与道德范畴,包括了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爱等内容,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以寻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理想的伦理关系,从而构筑了儒家“仁”的伦理结构与思想体系。总归孔子的伦理政治理想是:

重視“贤人君子”的社会作用,去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所谓“德治”;他的理想社会伦理关系的构建是:君子务本、仁者爱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为行为规范,从而形成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联系与伦理扩展,并由此建构起一个有序的社会与等级政治秩序。孔子还为他所主张的社会政治秩序指出了可供实践的具体路径,其实践路径大致为:

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并以“仁”为出发点,从我做起地去“仁者爱人”,并推己及人地“泛爱众”与“仁者无不爱”,形成全社会仁者爱人、由我及人、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纵横交错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人与人伦理关系的扩展,从而达到与维系等级社会的政治秩序,最终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这有点像现代中国有一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孔子为了实现“仁”的伦理秩序与政治理想,他还提出“杀身以成仁”,为“仁”而献身的观点。

德的诚信:后世儒家弟子们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又提出了“诚”的道德慨念与求诚的讨论。从“诚”的本义而,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诚”与“信”互训为:“诚,信也”、“信,诚也”。北宋理学家程颐对此说:“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认为诚实就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这说明“诚”与“信”历来是互通为用的。因此,“诚”的本义对于今人来说,说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不欺诈虚伪等做人德性。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诚”归其要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认为“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

然而“诚”在众多儒家看来,它不仅仅是一种真实不欺的做人美德,它还有如“天道”般的属性,这种“天道”般的属性就是——天道真实、天道自然、万物之始、善行之源的天覆地载与“自然天性”。儒家还认为,人性本来也是“性本善”的,有如天道无妄、天真无邪的至真纯善,只是一时被世俗情欲所蔽而远离了“天道”般的至真纯善的诚实天性。所以,人道要效法天道、努力求诚,使人性复归于“诚”的天性,人的德性也就能达到与天齐美的理想道德境界。对于“求诚”的这个哲学大道理,子思在《礼记•中庸》中归其要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前一个“诚”字是天的属性与境界,后一个“诚”字是人的诚实德性与追求。

对于“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性,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子全书•通书•诚下》)即“诚”既是儒家伦理中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也是人各种善行的本源。《礼记•中庸》则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赖于“诚”,因而,“诚”对现实中人来说,它既是“圣人之本”、“君子之所守”,也是“诚者自成”而成全完善自己理想人格的保证。可见,“诚”不仅决定着“仁”,它还是“德”与“善”的基础与本源。

良医教育是一家中医指导服务平台,立志让更多中医从业人员,感知医德为先,才能更好的造福于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