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篇章节排布之我见

写专篇对新人来说多少是件头疼的事情,主要是没有模板,没有可以参照的东西,手上只有一份编制要求,和一份未过门的AQ导则。只能对照着编制要求,参考着导则,仔细揣摩专篇的章节排布。

参考资料: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2)(2014-09-04)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报批稿)(AQ/T 4233-2013)(2013-06-08发布)


报告写几本?

根据编制要求,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

1.汇总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与资料性附件的编制。

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设计的内容与结果,应用语规范,表达简洁,并单独成册。

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设计依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数据计算过程、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等原始记录和技术性过程等内容。

报告要分两本没跑了。


主报告写什么?

编制要求里对主报告的编制章节和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详情请见附录A,我给大家把主要章节给列一列。


设计专篇章节排布之我见_第1张图片

看到这样的章节排布,其实我们心里大致有个数了,建设项目概况预评里有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是预评的主要结论,同样是从预评里找,防护设施设计章节是要自己真枪实弹写的,预期效果评价就是个结论了。

看着蛮简单,然而它只是个正文,大头在资料性附件。

我们看看资料性附件里写什么?


资料性附件写什么?

根据编制要求,

3.资料性附件应包括设计依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数据计算过程、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等原始记录和技术性过程等内容。

参考编制导则附录C,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主要章节和内容

C.1概述

包括任务来源及目的、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和设计内容。

C.2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C.2.1建设项目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及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自然环境概况、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建筑施工工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情况等。

C.2.2工程分析

包括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及产品情况、工艺设备布局及先进性、建(构)筑物及建筑卫生学、辅助设施等。

C.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C.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依照设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对建设项目应采取的构(建)筑物、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辅助卫生设施等进行设计,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进行预算。

C.5预期效果评价

结合现有同类生产的检测数据、运行管理经验,对所提出的各项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预测建设项目建设投产后作业场所中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能否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我们可以看出,资料性附件的要求比主报告的要求只是多出了设计依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数据计算过程、预评价报告对策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

导则给出的结构是这样的:

设计专篇章节排布之我见_第2张图片

我觉得有一点较难理解,就是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的关系,导则里把它分成了并列关系,但是主报告“建设项目概况”里也是要求写总体布局、原辅料、生产工艺、建筑卫生学的,所以我觉得这里不该是并列关系,该是包含关系,工程分析包括了建设项目概况。

如果接受了这个前提,那么参考导则附录B对工程分析的理解,我建议资料性附件做以下排布:


设计专篇章节排布之我见_第3张图片

嘛,这么看来,写个工程分析就写死了TUT。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专篇章节排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