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道,青花瓷没有入选「四大发明」是挺可惜的事,首先感谢@来不及说抱歉 同学的提醒,我补充讲讲活字印刷的故事。学习群在讨论这个的观点时,有个同学补充,如果不是在整理《梦溪笔谈》这本笔记小说把毕昇找出来,恐怕毕昇就永远默默无闻了。
同时,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没有发生技术迭代,以至于最后落得个边缘化结果呢?」
过去,我们看待这个问题,往往从技术的角度谈它。
很多人会说,烧制的活字规格必须极其统一,字与字之间做不到严丝细缝,版面就会参差不齐;用蜡固定的时候,技术要求也很高,固定不好版面会凹凸不平。
这种想法的逻辑是不严密的,一项新技术从刚开始的不好用,到技术成熟大众爱用,本来就要三步迭代过程的。
第一个阶段,技术非常不成熟但潜力很大,对技术非常敏感的人,才能发现它的价值。比如1999年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代电动车EV-1,充电一次只能够当天上下班,只有技术达人才才能看出它的价值。
第二个阶段,可以使用但价格昂贵,无法量产或普及。早期的特斯拉电动车就是这种情况,其价格相当于中档保时捷,因此马斯克卖了6年,一共才卖出去不到20万辆。
第三个阶段,技术成熟价格合理,产品能惠及大众。等到特斯拉3系电动车出现,价格上它与传统汽车差不多,但电动车的好处它都有,发布一周就订出去20万辆。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实际上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就戛然而止了,到了明朝中期已经有成熟的铜活字技术,但直到清代印刷的主力还是雕版印刷。
这是为什么呢?
01
活字印刷好不好呢?首先我们要说说它的前身,雕版印刷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网上有种说法,说雕版印刷帮助中国古代社会完成了一次跃迁,我觉得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知道,唐朝的《西厢记》虽是虚构爱情小说,可是人家崔莺莺的原型,是北方世族博陵崔家的小姐。如果不是家道中落,怎么也不可能和张生这种平民扯上关系的。
唐代的世家大族为什么会没落呢?是科举制度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大量书籍的出版,降低了人们学习的成本,才使得科举这种新的交互方式得以发展。
再从中国首都位置的演化来看,印刷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明显。
周、秦、汉、唐等朝代选择长安作为首都是明智的选择。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不但水利粮食等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民风彪悍,精良的士卒、优质的军马等军事战略资源都非常容易获得。
一个政权的建立首先要解决打天下的问题,这可是高风险行业,为了激励斗志总要封官许愿。所以我们发现,朝代初期总会在长安附近形成一股强大的军功贵族势力,最典型的就是隋唐时期的关陇贵族。
但到了王朝中期,国家面对的首要问题发生了演变,由打天下变成吃饱饭和巩固皇权。
吃饱饭很好理解,长安以东部中原地区才是经济中心,首都靠近中原能更好解决经济问题。巩固皇权则更现实,皇帝不愿再被军功贵族包围着了,要去民间选拔人才制衡他们,而民间人才的预备队是中原的富家大户子弟。
除秦以外,以上朝代的首都都在长安与洛阳来回变迁过。但是,这个问题到宋代就出现了彻底的解决,宋、元、明、清的首都都在中原地区了。
因为印刷术的普及,平民子弟很容易就能读书了。知识的大传播意味着国家很容易选择从平民中选拔人才,人才多了逐渐弥补了地理上的不足。
一方面豪族社会被摧毁了,另一方面更多的人才出现弥补了地理上的不足,中国的社会形态才从「豪族社会」跃迁至「古代平民社会」。
02
活字印刷操作使用又灵活,一套就可是拼出所有图书,既然它是雕版印刷的2.0版,为什么就是推广不起来呢?
一句话,需求不高。
我们想想,印什么书会用到活字印刷呢?
第一种,《四库全书》、《康熙字典》、《二十四史》等大型藏书。这类书籍民间买得起的人不多,也只有文渊阁、岳麓书院等机构需要几套,与其印刷还不如用手抄呢!有学者统计,明代文渊阁藏书中,手抄本数量远远超过印制版,占到了70%之多。
第二种,《论语》《诗经》等四书五经教课书。这类书儒生是科举必修书,因此需求很大,但偏偏没必要用活字印刷。雕版等寿命很长,据北京大学郑也夫老师计算,一块雕版最多可以印3万次,这在今天印刷业都不算小数字。所以,印这种书雕版足够了。
第三种,个人出版物。某个人写了一本书在当时发行量也不大,字数也不算多,手抄也解决问题。实际上中国古代手抄图书占到了51% 。
以上说了活字印刷的优点发挥不出来,下面谈谈它的缺点。
刚才我偏偏不敢提大家常说的「活字印刷成本低」,实际上我们算一笔帐,会发现过去忽视一个对比。
一方面,活字印刷多出了一个不小的工程量,即校版、活字,要完成这两步需要识字的工人。在古代识字可是个门槛,别说不一定能找到识字的工人,就算真的找到,工钱要的一定也不低。
另一方面,雕版印刷实际上对工匠要求更低。刻字是不一定要雕刻工识字,在他们眼中只是刻一个图形。在明代印刷业发达的江南地区,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刻工群体,有了师徒的传承,这些不识字的雕刻工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印的书越来越美观。
这样一来一回,活字印刷的成本反而高的惊人。
03
墙里开花墙外香,活字印刷却在欧洲遇到了春天。咱们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有个叫古腾堡的德国人,也发明了活字印刷却有着不同际遇。
古腾堡有没有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启发,学术界尚有争论。我们放下这个门户之争,看看为什么「古腾堡活字印刷」就成功了。
首先,归功于拉丁文就几十个字母、符号,这样校对、归位的难度比汉字大大降低了。
其次,古腾堡优化了技术,进行了工序标准化。古腾堡制作了「古腾堡字母库」、手摇印刷机和专门的油墨。根据吴军老师研究,按照古腾堡的操作规范,一个人上墨,另一个人印刷,流水线作业一小时能印刷出240张美观大方的书页。
最关键的是,古腾堡活字印刷不是孤立的技术发明,而是围绕技术展开了一系列社会再分工。
古腾堡本人就是出版商,发明这项技术后,他和徒弟们带着轻便的印刷机走向欧洲各个城市,一边寻找投资,一边印刷书籍,短短20年这项技术就在欧洲迅速推广了。
赚到几桶金后,出版商们就愿意花高价培养排版工人,虽然拉丁文字母校对要简单一些,但会识字的工人效率更高,因此欧洲第一次培养出有文化、懂写作的产业工人群体。
同时,出版商们为了赚钱,开始寻找有写作能力的作家写书。出版商先给作家一笔稿酬,让他们专心创作,「约稿」这种商业模式诞生了,职业作家随之慢慢兴起,出版商也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在欧洲,由于古腾堡印刷术的推广,图书数量迅速增加。下层民众可以直接读到《圣经》和其他著作,罗马教廷的信息不对称一下子就被打破了。所以欧洲后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和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有关
我们回过头来看古腾堡的成功,古腾堡的创造力未必高过毕昇,但不同的是古腾堡发现了需求,并利用周边系统进一步推动了需求。
04
我们纪念毕昇,还是因为打心底里的尊敬他。
雕版印刷,不就是一块木板反着刻,然后抹点油膜,把纸往上一盖吗?可中国的工匠们根据外国传来的印章技术和拓碑技术,过了几百年才发明出来的。
婴儿恒温箱是妇产科医生斯蒂芬·塔尼逛巴黎动物园,受到小鸡孵化器启发发明的。它的出现使重过轻的新生婴儿死亡率从66%降为38%。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人的生命。
所以,回到很多创新的原点,你才知道那有多么不容易。而且我们相信,一项技术一旦逻辑对了,技术的迭代速度是难以想象的,它们卷土重来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
今天我讲活字印刷的故事,讲毕昇和古腾堡不同的际遇是想强调一个道理,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只有需求才能决定价值。
这是经济学「需求决定论」的表述,如果展开来说就是:
做人,要做真正有用的人;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做产品,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产品……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好看到一个采访,特别能说明我的感受。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被问到是否担心美国总统特朗普,因为福耀是中国公司而制裁他时,曹德旺说:
“我是企业家,我在美国做生意,我做的事第一是研究美国人需要什么东西,第二是我能不能按他们的要求作出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
“如果我都能做到,质量也能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什么制裁、TTP都没关系。为什么呢?你美国人自己需要,又不会做,当然要去买了。”
赢家永远是那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