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下午属于伊莎贝拉

不知道这已经是第几遍看《伊莎贝拉》了,但是流光溢彩的画面和五光十色的音乐一同展开时,潮湿的葡式风情和深沉的浪漫扑面而来。

《伊莎贝拉》是一个孤独者的电影。影片的第二个镜头是穿着校服独自依靠在窗口前的张碧欣,第三个镜头是焦虑地按着老虎机的马振成,第四个镜头是澳门空荡荡的天空和寂寥的楼房。张碧欣和马振成在充满异域风情的澳门肆意地游走着,但是空荡荡的街头让他们显得像是两个闯入这座城市的人,彼此的内心在这空荡荡里展露无遗。一个是母亲去世,丢失了心爱宠物的叛逆高中女生。一个是热衷于寻找妓女,私底下干着走私行当的落魄警官。两个寂寞的人相遇之后本该是一场翻云覆雨,但是经过导演细致的安排,迷离的镜头下,两个人的误会逐渐解开,最终使电影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浓烈。本来两个人都是寂寞无助的,就像空荡的澳门街头,但是谁也没想到,彼此就是自己的解脱,两个人在互相慰藉中,寻找到了爱和丢失的记忆。

这个下午属于伊莎贝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故事的背景是回归前的澳门,所以,导演对准了那些即将逝去的东西,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时代将要结束时的颓废和无奈,以及另一个时代将要开启前的躁动的人群和不安的心情。很庆幸导演没有用写实的手法把这些展现出来,在他的镜头下,无论是男女主角,还是失落的澳门,都蒙上了一层浪漫,就像是在讲述一个成人童话,只不过这个成人童话映射了太多现实的东西。

每一样东西都在时间中有相对应的一个点,每想起这样东西,就会找到对应的那个点。虽然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看《伊莎贝拉》,但是我仍旧能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场景,也是空荡荡的屋子,也是炎热的下午,也是百无聊赖的一个人。在电影里,张碧欣说出自己身份后,马振成就一下子回想起了过去,找到了对应的那个点,怀念起了后悔的曾经和不堪的从前。这是一部关于记忆的电影,无论过了多久,记忆隐藏的有多深,到了某一时刻,记忆仍旧会映照进现实,暴露得完完全全。《伊莎贝拉》中的两个人原本都是伤痕累累的,但好在他们找到了互相安慰的方法,打开了彼此的心门,让泛黄的记忆有了新的解释和归宿,这大概是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吧。到最后,女主角学会理解学会放手,男主角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如何去爱,悲伤的结局里涌动着无限的温情。

《伊莎贝拉》中选择绿色作为主色调,使原本炎热潮湿的澳门有了一丝的清爽。绿色代表着保护,就像是马振成对张碧欣的保护。绿色还意味着希望,张碧欣闯入马振成的生活,渐渐地马振成的生活有了起色,性格也有了好转,这是一种希望。在澳门空旷的街头,马振成和张碧欣肆意地奔跑着,这对彼时死气沉沉的澳门来说也像是一种希望。到最后,马振成学会去承担起责任,准备做个好人,这也是一种希望。当然充满绿色调的画面也代表着克制,导演没有过分去渲染某一种情感,只是通过流畅和充满隐喻的镜头,使演员和故事都展现得清新自然。

另外很值得一提的是金培达的配乐,舒缓的音乐陪着缓慢的镜头转换,以及大片的留白和空镜头,使得整部影片都弥漫着一种忧郁的氛围,每一个人物都带有悲剧色彩,但是悲伤却不悲哀,忧郁却不压抑,抒情又不会显得用力过猛。

这个下午属于伊莎贝拉。伊莎贝拉在电影里是女主角养的一条小狗,也是女主角的母亲,男主角的第一位女朋友。女主角丢失了自己心爱的狗,到后来在街头偶遇一个小女孩牵着一条一样的狗,虽然很确定这是自己曾经的狗,但是还是没有再要回来,只是抱着狗狗,嘴里不停地叫着“伊莎贝拉”。男主角到最后也想要得到自己曾经女朋友的原谅,在去烧贡品的时候说道“伊莎贝拉,我来看你了”。伊莎贝拉代表着逝去的美好,而每个人都像张碧欣和马振成一样,到最后都得学会释然,学会放手。生活更多的是困苦和无奈,美好只是一转眼的东西,转瞬即逝,如果只抓住不放,到最后也不会成长。许多人到了很大的年纪,也依旧像一个孩子,虽然这样没什么不好,但是生活总会把我们往前推,最终“伊莎贝拉”也只能成为我们的影子,成为我们的记忆。这个炎热的下午很快就会过去,外面的阳光也逐渐泄了劲,傍晚也会迅速消失,夜晚也将要到来。

但是,不管怎样,虽然我们永远无法打败时间,却总是希望美好能以某种方式实现永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个下午属于伊莎贝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