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三版)初读笔记

接触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以来,对产品的了解多来自于日常工作的经验和新媒体上的文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现在想通过通读相关书籍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可谓是目前从事互联网产品的入门之作。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知道做阅读笔记和定时整理总结对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决定将入门读书的心得都记录下来。

阅读一本书,首先从前言和目录开始。苏杰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自然也将这本书作为一个产品。而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为“-1到3岁的产品经理”,作者结合自己的产品从业经验为产品新人提供入门开始的路该怎么走,可谓是一位尽心尽责的好师兄。 前言中谈了作者对产品经理的通俗的理解:

能够发现问题并描述清楚,转化为一个需求,进而转化为一个任务,争取到支持,发动起一批人,将这个任务完成,并持续不断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追踪、维护这个产物,那么就可以作为产品经理。

对于产品经理的这个描述,倒是挺符合我上研究生之后的工作日常,不过我的工作更偏向于项目管理。一般来说,一个纵向项目,从写项目申请书开始,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想清楚“这个项目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形成文档之后相当于“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背景”。通过之前在本研究领域的基础,然后大量调研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发展的趋势要求下以及在前人研究的不足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在这之后,才开始考虑项目怎么做、采用什么关键技术等具体的技术问题。这是不是很像做产品的开始,进行需求转化的过程?项目开题之后,就是项目推进了。在一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同年级的同学(从博士到大四)、甚至会有其他老师的学生参与其中。这就涉及到将项目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并分配给合适的人员,大家一起来完成。并会设置不同的时间节点,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检查。这么回顾下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做了一段时间的“通信产品经理”。

目录是了解一本书逻辑框架最快速的方式。本书的目录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层次分明,设计感很强。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种交错的分布并不是很重要,反而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可能是一直处于理工科的环境,我觉得排版,美观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排版,展现出文字的逻辑--将逻辑结构可视化为排版上的视觉效果。

目录是按照苏杰师兄自身的成长顺序完成的,因此也是最适合新人来了解产品经理是什么,我成为产品经理之后要干什么。作者也很谦虚地列出了自己局限,可见其大气和真诚。和做科研写文章一下,我们永远没法做到在一个领域考虑的十全十美、面面俱到,相反,正是那些照顾不到的方面才是我们进步的可能。不管是写书还是写文章,还是做任何一件事情,要为这件事情设立一个界限,不能因为“追求完美”的想法反而桎梏了自己的精力和思想。这也是研究生导师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第三版)初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