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解读》8:夏禹本纪(三)


          夏禹本纪(三)


《<史记>解读》8:夏禹本纪(三)_第1张图片


皋陶担任作士官职,负责治理百姓。帝舜升坐早朝,禹、伯夷和皋陶一起向舜汇报工作。皋陶说:“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申明道德,施行仁政,就会政通人和。”禹说:“是这个道理,具体有什么措施?”皋陶说:“人君应首先小心修身,谋划要长远,不断督促自己的九族亲戚遵守道德规范。然后由近及远,天下可治。”

禹很佩服皋陶的见识,称赞道:“确实是这样。”皋陶说:“治理天下,关键在于安民。”禹说:“是的。如果不识人,那么就连帝尧也会感觉难以下手。能够识人知人会明智,做到任人唯贤;能够安民惠及天下,那么百姓就会感恩不尽。主上如果做到知人惠民,那怎么还用担忧驩兜之流作乱,还用流放有苗族,还用担心那些巧言善色奸佞之人?”

皋陶说:“这话太对了。只要我们自己先行九德,然后才能去审视评价别人有没有大德。”他接着说:“识别人才要从做事开始,要宽厚而威严,柔和而坚强,诚心而恭敬,善良而刚毅,耿直而温和,简单而谦虚,果断而实际,强大而义气,千万要重用那些才干之士啊。如果我们能够日宣三德,士大夫就会保有其家。如果我们每天都恭敬地实行六德,诸侯就会保有其国。如果坚持提拔任用具备九德的贤士做事,那么就会官风清明,百吏谨肃,奸邪小人也就没有了施展发挥的空间。与之相反,如果选择不合适的人担任官职,那么非天下大乱不可。要惩罚有罪之人,用五刑种刑罚管理处犯罪之人。我说的建议可行吗?”禹说:“你所提建议切实可行。”皋陶说:“我学识浅薄,您太谬赞过奖了。”


《<史记>解读》8:夏禹本纪(三)_第2张图片


帝舜对禹说:“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禹起身叩拜后说:“我没有什么想法。因为每天想的都是要勤奋努力。”皋陶问禹:“你为了什么事情勤奋努力?”禹说:“洪水滔天,淹没了高山和丘陵,百姓都被水所围,困苦不堪。十多年来,我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音jū,拘),开山伐木,打通水道。我和益一起,努力筹措百姓所需的稻米粮谷。先后疏通九条江河道归入大海,又疏浚田间沟渠的水流入河道。我和稷一起,想尽千方百计赈济生活困难的百姓。在粮食缺乏时,从粮食较多的地区调剂出粮食,或者引导百姓迁徙到盛产粮食的地区居住。百姓终于安定下来了,各诸侯国也都治理好了。”皋陶说:“真的很也不起啊!这些都是你所立的前无古人的巨大业绩。”

禹说:“陛下万岁!你在位要小心谨慎,稳稳妥妥地处理好每一件政务。辅助的大臣有德行,天下人就会齐心响应。您以清静之心对待上天,上天也会把祥瑞时刻眷顾于您。”帝舜说:“是,我需要有德行的大臣,有德有才的大臣!你们就是我的股肱耳目。你们要努力辅佐我。我想要效法古人,按照日月星辰的样子制成官服图案,以便来区分官位等级。我还想通过雅正各地的音乐等来考察各地教化情况,以便听取各方意见,你们都要仔细辨听。如果我的言行有不当之处,你们要马上提醒纠正。谁也不要当面奉承,回头之后却再指责我。我敬重你们这些前后左右辅佐的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奸臣,只要君主推行德政,他们就会被自然清除。”禹说:“陛下说得对极了。您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就会好人坏人不分,终究不能成就大事。”

舜说:“你们千万不要学丹朱那样傲慢无礼,整天游手好闲,或者坐船到河湖中玩耍,或者和狐朋狗党在家吃喝玩乐,最后被百姓所抛弃,对于这种人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禹说:“我娶了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仅仅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儿子启后我都没有亲自抚育过,想想真是愧对家庭,但我因为能平土治水而成功满怀。我帮助您设置了五服疆域,其范围达到了五千里。平均每州都动用了三万多名劳力,一直开辟四方荒远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都恪尽职守,很有功绩。只有三苗族很凶顽,没有什么政绩,希望帝王您记着这件事。”舜帝说:“用我的德行来开导他们,那么最后凭你的工作会让他们归顺的!”

皋陶敬服禹之德,命令百姓以禹为榜样学习。对于不服从命令,则根据其行为进行处罚,于是舜德大行天下。

舜帝命令夔开始奏乐,各诸侯国君互相谦让,鸟兽飞翔舞动。《箫韶》奏罢第九曲后,突然间凤凰飞来,百兽随着节奏跳舞,百官也都载歌载舞。

舜帝于是作歌:“尊奉天命,施行仁政,谨微慎行,百官同庆,帝王有功,百工兴盛!”皋陶跪拜,叩头至地,然后高声说道:“愿陛下谨记,带头履职尽责,崇尚国家法度,认真办好各种事情!”于是他也接着唱道:“天子英明有方,股肱大臣贤良,天下万事兴旺!”又唱道:“如果天子胸无大概,股肱大臣肯定懈怠,天下万事都会败坏!”舜帝回拜答道:“对啊!我们都要奋发努力,各尽其职!”天下人都推崇禹精通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舜帝推荐禹作为自己的帝位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去世。服丧三年完毕,禹把帝位谦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到阳城躲避起来。但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去朝拜禹,禹这才继承了天子之位,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

帝禹推荐皋陶作为帝位继承人,并且让他治理国政,但皋陶很快就去世了。禹于是就加封皋陶的后人到英、六和许地。禹任用益管理国政。

过了十年,帝禹向东巡狩,到达会稽时去世。因为天下人都受其益,所以三年丧期完毕后,益把帝位谦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则到箕山以南去躲避。禹的儿子启很贤德,天下人心都归附于他。禹去世后,虽然把帝位传给了益,但天下并不顺服他。诸侯们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并且说道:“启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最后启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


《<史记>解读》8:夏禹本纪(三)_第3张图片


夏后帝启是禹的儿子,其母亲是涂山氏之女。启继位后,有扈氏不来归附,并且起兵前来讨伐,双方在甘地展开大战。在决战前,启作了一篇叫做《甘誓》的誓辞,召集六军将领进行战前总动员。启说道:“我的六军将领们,我向你们宣誓:有扈氏蔑视仁、义、礼、智、信五常规范,背离天、地、人正道,因此上天命令我们来结束他们的大命,上天命令我来执行对他们的惩罚。大家一定要服从我的命令,要求左军出击,右军就不要轻易动作,要求右军出击,左军要保持警戒。驭手们要让车马阵列整齐,否则就是不服从命令。如果战胜了敌人,我要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勇敢的战士;如果有谁胆敢不服从命令,我就要在社神面前当场杀掉他,把其家属罚没为官方奴隶。六军将士们,为了我们的胜利,前进!”启一战消灭了有扈氏,于是天下都前来朝拜。

启去世后,他的儿子帝太康立。太康成天游玩打猎,不顾民生,结果被羿放逐后丢了国家。他的五个弟在洛水北岸苦苦等待,作了《五子之歌》。

太康去世后,他的弟弟中康继位,这就是中康帝。中康帝在位时,掌管天地四时的大臣羲氏、和氏沉湎于酒色,甚至把每年的四季、日子的甲乙都搞乱了。胤作了《胤征》,率军前去征讨他。

中康去世后,他的儿子帝相继位。之后帝位相继传承:他们分别是少康、帝予、帝槐、帝芒、帝泄、帝不降,都是一辈接一辈。在帝不降去世后,他的弟弟帝扃(音jiōng)继位,以后其子帝廑(音qín,秦)继位。帝廑去世后,帝位又传给了帝不降的儿子帝孔甲。


帝孔甲继位后,迷信鬼神,专干一些淫乱不经的坏事。夏后氏的威德日渐衰微,诸侯纷纷背叛。上天降下来两条神龙,一雌一雄,孔甲无法喂养它们,就寻找能够饲养的人。陶唐氏这时已经衰败,但有个后人叫刘累会驯龙,就去侍奉孔甲。孔甲赏赐给他姓御龙氏,让他来接管豕韦氏后代的封地。后来雌龙死了,刘累就偷偷做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吃完后感觉美味无比,就派人去找刘累索要肉酱。刘累无法再做出肉酱,就偷偷跑到鲁县去了。

孔甲逝世后,其后代帝皋、帝发、履癸先后继位,履癸这就是夏桀。帝桀不修德行,依靠武力伤害百官,百官都不堪忍受。桀召来汤后囚禁在夏台,后来又一时高兴放了汤。汤潜力修行德业,诸侯纷纷前往归附。汤看到时机成熟,就率兵征讨夏桀,夏桀战败后逃到鸣条,最后被放逐而死。夏桀对别人说:“我后悔当初没有杀死汤,以致我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汤靠武力登上了帝位,取代了夏朝领有天下。汤封了夏的后代,在周朝时把他们又被封到杞地。



太史公曰:夏禹姓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因为他们以国号为姓,所以就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据说孔子曾经校正夏朝的历法,有很多学者专门研究《夏小正》。从虞舜、夏禹时代开始,进贡纳赋的规定已经完善。有人说禹在长江以南聚集诸侯开会,评定诸侯功绩,然后去世后就安葬在那里了。所以,把埋葬禹的苗山改名为会稽山,会稽就是会计(会合考核)的意思。


黄其军

    作于2019年11月14日(古历己亥年十月十八)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夏禹本纪(二)

夏禹本纪(一)

华夏始祖黄帝本纪

多次劝谏的华覈故事

以茶代酒的韦曜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史记>解读》8:夏禹本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