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斯金纳/文
金融科技是什么?
过去10年,得益于云技术、API和App等开源结构的出现,一种新的金融结构正在蓬勃发展。它被通称为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什么,它会带来何种变化呢?
我认为金融科技是一个集金融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市场。这个新市场依然覆盖了传统的金融业务,包括营运资本、供应链、支付处理、存款账户、人寿保险等,但用一种基于技术的新流程取代了传统结构。
换句话说,金融科技是一个全新的行业。这有点像我们在谈论零售商时,会把亚马逊也归入其中。亚马逊到底是零售商还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同属于两者?我认为亚马逊是一家数字配送服务提供商,因为它既配送消费者订单,又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提供云服务。换句话说,它根本不是零售商,而是一个全新市场中的公司。
我认为金融科技也不仅仅只是一种金融行业研发的新功能,它还是一个新兴的数字金融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取代传统金融市场。
“科技巨头支持金融业”的理念专指IBM、优利系统、NCR等公司在20世纪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但这些公司并不是金融科技公司,而是过时的银行技术服务提供商。
如果将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贴上“用新技术取代科技巨头提供的现有金融服务”的标签可能并不准确,因为一些科技巨头正在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而另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也正在为这些科技巨头提供服务。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准确地界定这一市场。
我们谈论了很多关于金融科技的话题,好像它只是一件事物,其实,它是许多件事物的集合。金融科技市场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其中发生的一些微小变化需要更加翔实的补充,因为就像其他科技一样,金融科技中的一些技术正被炒得火热,一些已经被抛弃,还有一些即将占据主流。
我们会谈到涌入金融科技市场的上百亿美元的投资、行业独角兽和初创企业崛起的浪潮、它们给银行和科技巨头带来的挑战以及它们开拓新市场的策略。事实上,根据毕马威的《2016年第四季度金融科技脉动报告》,2013—2016年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额达到了1000亿美元。
从投资分布来看,美国依然占据了大头,这得益于硅谷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投资网络。虽然今非昔比,但投资增长依然迅猛,像SoFi这样的知名金融服务公司依然获得了银湖资本5亿美元的投资。这家市值仅43亿美元的公司总共吸引了18.9亿美元的投资。
亚洲也是金融科技投资热门的市场。2016年是亚洲金融科技投资创纪录的一年。受到像市值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这样的公司的推动,这一市场将继续看涨。
反观欧洲,2016年英国脱欧对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金融创新组织的数据,英国决定脱欧后,英国金融科技初创企业获得的投资额下降了1/3,从2015年的12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7.83亿美元。更糟糕的是,据毕马威的估算,英国金融科技的投资总额下降了85%,从2015年的46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6.54亿美元。
但这并不意味着伦敦已经失去了它的地位。伦敦仍被视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它有着充满活力的科技创业氛围,能为金融科技公司的创立和扩张创造有利的环境。这使其仍有别于其他欧洲地区。欧洲其他地区的金融科技投资额从2015年的109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22亿美元,下降了80%。
到底什么是金融科技呢?它不再是一项单一的金融技术。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金融科技就像零售商。那相关公司到底在出售什么呢?从金融科技的角度上说,这些公司让哪些金融领域实现了自动化呢?
金融科技是整个金融业的科技革命,是一个由一个领域向许多不同领域扩展的市场。这个市场里有监管科技、理财科技、保险科技等,还包括贷款、数据分析、数字身份、网络安全、中小企业融资、普惠金融、支付、机器人咨询、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新型银行等子类别。云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物识别等一系列通用技术正在为金融科技助力,不断扩展其可能性。
深挖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现在有两大趋势:一是打破现有商业体系,二是创建新的架构。
对于那些创建新架构的人来说,这可能稍微容易一点,因为原先并不存在市场,他们在创造市场,以满足未享受过服务或者只享受过低质量服务的人群的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比如,无论是移动钱包,还是低成本汇款,市场一直都在渴望这些服务,现在用户终于可以享受到了。低成本和廉价是数字技术普及的关键。
巴基斯坦有2亿人口,但只有2000万人有银行账户,也就是只有1/10的人享受到了银行服务。这意味着技术的普及也许能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开始享受这些服务。现实也确实如此。自2013年以来,巴基斯坦的3G和4G数据服务迅速普及,目前有近5000万人正在使用移动数据服务。因此,在巴基斯坦,有1/4的人拥有移动数据服务,而只有1/10的人拥有银行账户。这就是商机。
蚂蚁金服是普惠金融领域的翘楚。为满足服务需求,该公司几乎每天都在开展合作,其合作伙伴包括印度的Paytm和印度尼西亚的GCash。对于这些经济体的政府来说,这是一股积极的变革力量。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全球GDP将因为普惠金融年均增长3.5万亿美元。这也是各国政府都在鼓励和支持普惠金融企业发展的原因。
然而,对于打破银行垄断的企业,政府就没那么热心了。我曾听到一个新兴市场的监管者表示,他们要求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必须与银行合作。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利用沙盒监管,做了一些有趣的事。在沙盒监管中,能够快速推向市场的公司主要关注以下三大领域:
改善产品使用流程,提升用户体验,消除银行系统现存的低效率问题。
运用即插即用软件,让银行服务更加便捷,消除用户体验中的摩擦。
在银行系统上进行创新,利用机器人咨询等技术提升服务。
当创业公司真正威胁到银行的核心利润率和产品时,大多数监管机构都踟蹰不前。
金融与科技的排列组合
在同银行和初创企业进行了无数次对话之后,我发现它们对世界的看法截然不同。虽然不像许多人描绘的那样,两方在思维上有着巨大的鸿沟。也许这种区别可以用一位银行家最近对我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到底是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呢?”我琢磨了他的意思,意识到这是创新者和负担银行之间微妙的区别。创新者认为应当改变金融体系并运用科技,所以他们将其称为金融科技。
而负担银行则认为科技应服务于金融,所以它们将其称为科技金融。这种思维上的差异虽然很微妙,但确实产生了非常不同的结果。
首先,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是从技术人员的角度看待世界的,它们的思维起点是技术。App、API、数据分析等是它们思考的基础。开源、公开的业务和开放的思维是它们的文化核心。它们的技能包括接受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工作和不被办公室和固定场地局限。寻求一位导师、一位天使投资人和一位投资人是这些项目启动的先决资本条件。
初创公司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用技术改变金融体系。它们首先想的是消灭现有的流程,比如贷款、储蓄、投资、支付、交易等,然后思考如何重塑这些流程。P2P贷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05 年Zopa开始创业时,其创始人就告诉了我他们的商业模式。老实说,当时听起来很奇怪。他告诉我:“我们是贷款版的易趣。你把钱给我们,我们帮你贷出去。这要比你把钱放在储蓄机构中收益更高,而且贷款成本也降低了。”他们继续说道,“要不要投资1万英镑试一试?”
不可能,这听起来太疯狂了。
一个未经测试证明的业务就要拿走我的投资,贷款给借款人,并控制借贷风险?从事贷款业务的易趣?这就是创业公司的思维。十多年后,这家初创公司从超过5300名消费者手中筹集了超过12亿英镑的资金,并以英国最具竞争力的利率提供贷款。实际上,P2P商业模式大受欢迎,全世界都纷纷效仿。美国是其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其贷款额超过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一倍。这也是为什么Lending Club是2014年最热门的IPO项目之一,SoFi紧随其后,后者在2015年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
这些数字非常可观,但远不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银行的预测。高盛预测,到2020年,近110亿美元的银行贷款利润将转移到新的社会经济创新领域,约占当前市场的5%。而摩根士丹利估计,到2020年年底,全球借贷规模将达到2900亿美元,同时,2014—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1%,其中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最大的市场。
然而,拥有科技金融思维的负担银行却有不同的看法。银行从一开始就在想,怎样才能把技术应用到金融体系中呢?它们从现有业务出发,思索如何用技术改进业务。这与金融科技初创公司的思维模式截然不同,并且在不同的市场中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与大型零售银行相比,资本市场中的投资部门或主经纪商对抛弃现有技术、重塑业务的恐惧程度要低得多。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投资银行处于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中,多年来,技术一直是这个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利用低延迟技术的高频交易为例,你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在过去10年被技术完全重塑。相较而言,拥有数百万客户的大型零售银行主要关注的是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它们仍坚持使用传统技术,而投资银行却以光速在前进。
我们不能将所有银行一概而论,在宏观层面,相较于零售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思维显然和金融科技公司更相似。大部分大型零售商业银行面临着与金融科技公司及投资银行极其不同的挑战。这一挑战是如何在客户不希望面对风险和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业务转型。
我同一位数字银行负责人的一次谈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他解释说,每次他们更换App时,收到的用户的抱怨总是多过称赞。用户不喜欢变化,特别是他们的银行发生变化。变化意味着风险,而在银行及其客户眼中,银行就应该避免风险。因此,用户通常不愿意更换银行,也不希望银行更换自己使用的系统。银行可以改变网站设计,增加更多移动功能和(或)重组业务,但是,用户一旦发现了变化,他们就会大声抱怨:“真烦人。”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零售商业银行发现,每当它们关闭一家分行,收取提升服务的服务费或升级系统时,批评声就会如潮水般涌来。任何错误、故障或失败都会成为负面头条,任何检修、交易损失或付款失败都会招致监管审查。
因此,科技金融机构不得不把重点放在技术改进上,而非全面转型。科技金融机构不能像金融科技公司那样思考,因为它们的客户不希望它们这样做。所以,科技金融机构—原有的负担银行—不是巨兽或技术否定者,而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者。虽然它们没有试着推陈出新,但也在利用技术改进业务。
本文整理自《数字人类:第四次人类革命的未来图谱》克里斯·斯金纳著2019.12
你认为金融科技是什么?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获得点赞数量最多的3位读者将有机会获得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数字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