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一个大学同学问我,曾经和你关系要好的徐同学微信还在用吗?说自己已经不是对方的好友了。
我尝试发个笑脸过去,收到的同样是需要加对方为好友的验证消息。
过了几天,来了一个新朋友添加请求,正是徐同学,她说之前的微信上人太多太杂,这个新号用于亲密朋友之间联络,图个清静。
有一次工作需要年度行业分析报告,犹记得一位同行曾经在朋友圈转发过,再翻开时,因为设置了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加之这几天没新动态,索性只显示一条直线,大写的尴尬……
微信这几年的发展,可以用狂飙猛进来形容。朋友圈也随着微信的发展起起落落。
02
朋友圈原本是个热闹非凡的神奇之地,刚开始,文字美图小视频,记录人生的良辰乐事,大家玩儿得不亦乐乎。慢慢地,公众号大量涌现,朋友圈又开启了妖魔化发展方向,营销广告点赞投票毒鸡汤,无奈屏蔽拉黑,避之不及。
微信曾因为看不到访客记录获赞,但在刷朋友圈时,你错愕地发现,原来你认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小A竟然给小B点了赞,你的堂姐夫与你大学校友竟然是高中同学;还有的人不回你消息却在朋友圈里云淡风轻……
微信曾因为看不到对方的在线状况让用户大呼,终于可以不用隐身了,但你收到消息阅读不经意点到输入框时,页头显示的“对方正在输入……”正把你悄悄出卖。
前不久,微信又上了“不常联系的朋友”新功能,我去一探究竟,点开发现90%的好友都是不常联系的。如果抛开半年内没有单聊、半年内没有朋友圈互动的朋友,几乎就没有朋友了。
2011年至2017年,经过几年的起起落落,微信与用户的关系发展到了“七年之痒”的关键期。有人继续用朋友圈直播自己的生活,有人选择逃离。你的微信里,是不是也是这番场景:一边是微信群里的热闹,一边是安静的好友列表。我们时时被朋友圈绑架,却又觉得离开它就像远离了世界。朋友圈已经变成了鸡肋。
03
一个周末,我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准备仓促,手机没电,恰巧又没带备用电源。
换成平常,我肯定会焦躁不安。
因为离开手机,离开朋友圈,就会没有安全感,我几乎每小时刷一次朋友圈,强迫症式的打开手机又关闭。
那个下午,我只能看看车窗外的风景,默默观察周围的陌生人。
邻座坐着的是一对母女。车厢内很多人看视频放出了外音,有些嘈杂。
“妈妈,我要用手机看佩奇!”一个估摸两岁的小女孩对她的妈妈说道。
“宝贝,车上看手机对眼睛不好。”
“可是,很多人都在看手机啊!”小姑娘幽怨的小眼神瞄着周围的低头族们。
“但是,你看这位阿姨就没用手机呀。”妈妈对我微笑示意了一下。
“可是,我真的好想看佩奇啊!”
“宝贝,我们拍照发朋友圈,好不好?”
“好啊,好啊……123,茄子!”小姑娘一下就雀跃了起来。
这位妈妈成功地转移了女儿的注意力。从小姑娘面对镜头的娴熟程度,就知道她经常和妈妈玩自拍。
经过一番摆拍,妈妈低头忙活了一阵。
“宝贝,你看这是谁?”
“这个我,嘻嘻!”
“看,你人气好高啊,这么多人为你点赞了。”
“好棒,好棒!”小姑娘露出满足又陶醉的表情。
其实和孩子拍照发朋友圈,是很好的亲子互动,但是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就已经对手机如此熟悉甚至迷恋,我感到深深的不适。
04
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我到达了目的地。
到酒店后,我打开手机,迫不及待地打开微信,想看看关机这段时间,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精彩时刻。点开小红点,其实大多是并不熟悉的朋友发的广告,或者是同行转发的图文。
之后不久,我做了一个决定,将微信的朋友圈更新提醒关闭了。打开微信,再也看不到“发现”菜单上的小红点。
相反,我用平时刷朋友圈的时间,读书、写字、会友,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去。不再为那危言耸听的标题党战战兢兢,不再被无孔不入的营销党乱花迷眼。
半年之后,我再翻开朋友圈时,发现自己发的内容少了,关注低价值信息的时间也少了。打开一些朋友的朋友圈,有的已经换成了三天可见,有的则是大段的转发内容,个别还坚守在朋友圈的,从他们一长串的真实分享中,我又看到了惊喜。
朋友圈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乐趣所在,却也将我们活活绑架。我们现在乐此不疲的,也许某一天会将它淡忘。博客、QQ空间、微博,即是如此。微信朋友圈,也会是一样吗?
今年在北大法学院举办的迎新典礼上,一位教授在致辞中说道:早睡早起+把微信朋友圈控制在十人以内,这个办法能不能把你培养成精英,我不知道。但试过的,都说好。
当然,关掉朋友圈,能不能让你更有趣地生活,我不知道。但我试过了,觉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