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

主讲人:罗平老师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张图片

       对于SPC(统计过程控制)的运用,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疑问:

       SPC在什么时候用?

       SPC与抽样检验有什么关系?

       SPC在产品研发阶段是否有用?

       为什么要设置3Sigma?

       ......

       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即使不能直接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也可以为大家指明找寻答案的正确方向。

       课程目的:因为国内大部分SPC的参考书上,对于学员关心的都没讲。而罗平老师有10年的SPC工作经验。

       课程目标:理解SPC原理,实际落地运用SPC方法,帮助企业实现质量改进



一. 回顾与思考


1. 什么是SPC?

S-Statistical: of or shown by statistics 统计的 statistics: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shown in numbers 一组数据,统计数字,统计资料

P-Process: series of actions or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order to do, make or achieve 步骤,程序,过程

C-Control: Power or authority to direct, order or limit 能力、权力;控制,支配,管理

将三个单词结合起来可以理解成:

1)数据是一系列按照我们期望的结果来发展

2)控制图是来甄别过程中的波动,来改进我们的过程,并维持过程在可预测的状态。


2. SPC基本原理是什么?

       SPC的逻辑是,在生产生活中,数据是在波动的,且是不可避免的。有普通原因的波动,由人、机、料、法、环累积的系统原因;也有异常原因的波动,这是不稳定的。前者分布稳定,是可预测的过程;后者是不可预测的过程,不能将它当作普通原因进行干预。

       过程循环改进,SPC方法论的基础运用逻辑。


3. 致敬质量大师

1) 休哈特——质量管理之父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2张图片
休哈特

       1920年代起做SPC研究,1906年,休哈特提出了革命性的定义:

质量就是以最小的波动接近目标。

       如果要深入研究SPC的,研究休哈特的《产品生产的质量经济控制》英文版,200多元。


2) W. Edwards Deming 戴明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3张图片
戴明博士

       与休哈特亦师亦友,并将休哈特的PDCA理论进行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3) Donald J.Wheeler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4张图片
Donald J.Wheeler

       Wheeler博士仍然健在,他的著作和实践相关,有很多国内教材里没有的内容。推荐这本《Understanding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英文版。能和你对话的专家,才是更加值得学习。推荐的中文书籍,也就是SPC手册。从手工绘图教起。理解了手工绘图后。描述有些晦涩,而且其中内容有些是值得商榷的。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5张图片

二. 波动与控制图


1. 课程结构

第一课:波动和控制图——打基础

第二课:控制图刨根问底——在国内的书籍中找不到原因,有些内容和之前的培训是有冲突的。希望大家抱着交流的心态来学习,譬如正态分布不用任何数据转换,也可以使用。其中有颠覆性的内容。目的是过程当中能落地,而不是设置层层障碍。

第三课:有效使用控制图——学习方法论,应用中更加有效。

第四课:能力、预测和世界级的质量——质量是以最小波动接近目标,质量和产量、成本是不相关的吗?计量型数据。

第五课:计数型控制图——计数型数据。

第六课:晋级内容——结合学员的反馈,过程中遇到的案例,内容比较深一点的,如A2是什么啊?做MSA时均值图要求大部分点超过控制线会更好。


2. 两种波动

公理:没有两件事物是一样的。

       对于大家都公认的结果,仅仅知道这个公理是不够的。如果管理人员都能够理解和执行这个哲学,都能够理解管理和成本两者之间的核心关系。

1) 波动的工程学概念

       在手工阶段,产品唯一,所以价格昂贵。义乌的紫砂壶,是纯手工制作,壶和盖互换一下是不能匹配的。这样就极大的限制了生产力。1973年,伊莱·惠特尼提出零件要可互换,这是革命性的概念。难点是零件的唯一性,要使零件尽量相似。如果达到,对于产量也提高,对于消费者其购买成本也降低了。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6张图片
伊莱·惠特尼

       由此就产生了规格,因而将波动分为两类:允许的——满足工程要求;不允许的——超规格的。


2) 西方的制造过程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7张图片
“好零件”和“坏零件”

       这样既不能帮助你找到坏零件的原因,也不能帮助你生产好产品,就像在黑暗中生产。如果达不到产量要求,就会放宽标准。那时只能祈祷生产出好产品。

一个永恒的争论:好零件的标准。

       对于企业来说,希望标准要宽一点。而消费者希望标准严格一些,像食品案例。而生产实现人员则被夹在当中。这个讨论点掩盖了本质问题,根本问题是要生产波动小的零件。如果产品一致性非常高,根本就不用担心超规格。那么,如果才能实现产品尺寸高一致性?

       ① 仔细研究过程的波动源,人、机、料、法、环每一个都是波动源。

       ② 管理层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过度的波动源,不是让生产一线的人员去做。管理层必须先具备这样的理念。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是要研究波动源,而不是交给基层人员去研究。


3) 休哈特的波动理念

       休哈特之前在贝尔实验室做声波的研究,他重新定义了波动: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人机料法环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系统性的波动。随机的波动就不需要去找原因了。而可指定的原因就是可以找到的。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8张图片
正常波动

       ① 首先理解其分布。随着时间推移,波动模式一致。代表着在四个时段间抽取的样本,如果说过程是稳定的,那么均值分布的位置也是一样的,且宽度Sigma,即离散度是一致的。这样的过程,只有系统原因产生的随机波动。这是个稳定的过程。

       可控隐含了一个信息——可以预测。生产的目的是让事物按预期发展。SPC是预防的说法就来源于此。它是预测不是告诉你,下一个点是在1.5cm还是1.6cm。

       ② 当有异常原因波动时,模式就打乱了。一是离散度有变化,二是位置有变化。这就是一个失控的过程,说明有异常原因存在。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9张图片
异常波动

       ③ 针对上述不同的波动,做两种改进。 一个是系统改进,设备使用时间长了,即使是稳定的,必须改进自身,譬如更换设备;二是局部改进,指在不稳定的时候,有异常原因。如果这个原因是有害的,就要消除它。如果异常原因导致的结果是有益的,尽量使其成为过程的一部分,使之标准化。SPC也是促使其标准化的方法。

       这两种改进方法对应的过程状态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系统原因,但采用局部改进的方法,显然是没有效果的。系统改进往往只有管理层来指导或介入,才能起原因,管理层占了85%的因素。局部原因只占到15%,所以往往要求生产人员去做生产改进,实际上个人所能做的改进是很有限的。

       ④ 从控制图角度,可能有一个产品不合格,均值在受控范围内。不需要调整。在漏斗试验中,有一个来回调整的试验三,如果发现点是过度震荡的,就是过度调整。图形就像弹簧一样的。控制图是稳定且受控的,就不要做调整。


5) 戴明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0张图片

       与休哈特在美国西电共事,邀请休哈特在美国进行讲座。但发现即使做了培训,也只是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技能,但没有在企业管理上起到作用。直到1950年戴明到日本授课,山口田一等人。日本企业高管推进,将改进在现实生产中落地。

       大家听完课回去,不要对领导说,我现在技能提升了,就应该要给我加薪,这起不到作用。通过培训,第一阶段,是将自身的技能进行提升。


6)休哈特环,戴明环

       戴明提出的PDSA,S-Study学习,出于对休哈特的尊重,才改为PDCA。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1张图片
戴明环——老方法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2张图片
戴明环——新方法

       两种理念的选择——合格就好持续改进。

       合格就好:不能帮助你找到问题的原因,也不能帮助你生产更好的产品。在这100多年里,未帮助到我们找到更好的结果。

       持续改进:有异常时做异常改进,没有异常时做持续改进。


7)如何评价一个过程的好坏

        ① 受控还是不受控

       ② 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要求

       由二维演变为四个不同的状态

       ① 理想状态:要满足四个条件,

       a.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必须内在稳定。代表着只有普通原因,是随机波动。要知道这些说法是怎么对应的;

       b.必须以稳定的一致的方式操作过程;

       c. 过程均值必须维持一个适当水平,是与受控有关,还是和公差有关?位置最好是接近于目标;

       d.过程的分布范围必须小于允许范围;

       前三个和稳定相关,后一个和100%合格相关


       ② 临界状态:受控的,但有不合格产品。首先要维持其受控状态。

       a.过程必须内在稳定

       b.一致的操作过程

       c.均值必须维持在适当水平,相当于3Sigma或6Sigma的分布也会往上或往下走,会超出规格线,但也有可能是受控的。

       d.分布范围必须小于允许范围


       ③ 混乱边缘:过程失控,不可预测,但又是100%合格,是种很危险的状态。有问题根本就不知道。大家要警惕在混乱边缘。满足四个条件。

       a.过程必须稳定

       b.制造者以稳定一致的方式操作过程

       c.???

       d.???


       ④ 混乱状态:既失控,又不合格。

       自然界有只潜在的手,把临界状态往混乱状态去拉的,称之为熵。《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里,谈到未来宇宙的战争,其实就是生命与物质之间的战争,前者代表熵增的一方,朝着有序方向演变;后者是熵减的一方,降维、无序是他们的进化趋势。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3张图片

       有些地方把SPC神化了,可以找到一切原因。控制图把过程从不可受控状态,变成可受控状态。过程就是可预测过程,相对来说是透明环境,而不可预测就是黑箱操作。


三. 汇总数据


1. 中心趋势测量

       1)求均值

       2)求中位数


2. 离散度的测量

       它是描述分布时的宽度,用描述中心趋势的统计值。

       极差:一组数从小到大排列,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描述了数据的分散程度。

       标准差:观察值偏离均值的平均距离。

       如果两个值都小,代表一致性都好。当数据少的时候,两个值都差不多。


3. 一图胜千言

1)直方图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4张图片

       很多企业做表格式的汇总报告,非常地不直观。而做直方图最主要的点,是取间隔。

       使用JMP软件绘制直方图,选择分布,可以自动绘制。Minitab也是一样的。如果说三个轴承都是一台设备生产出来的,第一个轴承的问题是离岛型,分层的。从数据上看是不同范围,来自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或员工、或操作方式。直方图是给出一个信号。第二个轴承也有问题,第三个是双峰,也是异常,可能是另外一个系统。从罗列的数据看不出任何异常。

直方图不是看是否稳定的,是大体看分布的。直方图最大缺点是看不出时序。


2)茎叶图

       这是大体看数据范围。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5张图片


3)运行图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6张图片

       做质量的基于数据的分析,不是画着玩。运行图是时序的,可能两个低谷都是A员工或A班的生产情况,两个高峰是B班的产品。


四. 休哈特控制图


1. 控制图的逻辑

       其基本的逻辑是归纳推理。很多时候以为画直方图来看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就说明过程稳定。如果有一个标准正态分布去对应,那么就是演绎。

       SPC的控制图不是用来套某一模型的,预测的是值在未来是否会落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去面试时,问下一个点会落在哪儿?千万不要回答具体的点,只告诉一个可靠的范围。


2. 用子组监控过程

       同时监控中心位置和离散度。在抽样中,如果没有子组,如何计算这两个统计量。一定是在这一时刻,认为他是来自于同一个分布。我要保证相应组的数据,放在同一个组。有子组尽量用子组。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7张图片

       用S或者极差描述分布宽度,还描述了偏度,或者说峰度。跟宽度主要相关的是位置。

       每个子组抽4个样本,均值和极差都在控制线之内。画控制图时要愿意思考。极差的一致性不好,均值也变化。计量型的数据都有两张图。


3. 均值极差图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8张图片

        Xbar-R, 20组数据,就会有20个均值,20个极差。三张图分别代表的意义。均值极差图关注的是下两个图。如果用错误的方法,做出的控制线会是很宽的。

       极差监控的是子组分布的范围,均值是指均值的3Sigma。

       休哈特的控制限怎么算?UCLx=Xbar+A2Rbar,用查表的方式,而不是计算机算得。直接算是有问题的,除了这些年的人工智能,其他的统计参数都是上个世纪研究出来的。这里是用估算的Sigma,或称短期Sigma。整体的S称为长期。

       不了解的人,从老师那边学到控制图就是3Sigma,那样就会将控制限放得很宽。均值极差图里用的3Sigma,不是想象中的Sigma。(此处存疑)

       那么,应该先看哪张图?应该先看Rbar,因为如果下面的点超了,说明过程失控,那么Xbar就是个待商榷的数据。


4. 单值的界限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19张图片

       自然过程界限,需要查表,用于做能力分析,预测过程能力。3S也可以叫做+/-3Sigma,有些老师不讲深时,不会讲解到这部分。

       控制图一般会有两个,组内变差和组间变差。不要用单值来画3Sigma,会导致控制限很宽,根本就不报警。n=4,查对应的4代表的A2值。如果用软件做控制图时发现就台阶,要检查一下子组大小是否一致。

       休哈特控制图要合理分组,那么就要兼顾统计指标。


5. 基于子组的其他控制图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20张图片


6. 单值极差图

       有些业务条件下无法分组,农业化学试验或破坏性试验,只能n=1,通过两个值之间的移动极差来表示。


7. 统计受控

       什么时候来判断过程是否受控?25个子组。实际上,休哈特一开始选用的每组数量是4,一共抽样了100个观察值。等到25组数据才去算控制线,等待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报警数据。当然会,所以尽量早发现。


8. 分析用控制图、监控用控制图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21张图片

       分析型用于研究范围时,看稳不稳定,如果稳定,就把控制限固定下来。在手工绘制状态,是两张图。分析时,如果超出控制限,就要把点剔除掉,相当于掩耳盗铃。如果剔除一个点,就可能有另一个点超出。剔到后来,就会发现图上几乎没什么点了。剔点不是根本,剔除一个要补充一个。没有找到原因前,就出不来控制线。


9. 控制图的选型

       单值的Sigma和均值的Sigma所计算出来的控制限是否一致?可以用Excel或者JMP来计算一下。感兴趣的可以计算一下。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22张图片


五. 课程小结

1. 内容小结

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_第23张图片

2. 课后问题

       1. PPAP要求至少300个样品,是否向客户提交的SPC数据,也必须基于300个数据的分析?

       答:元杰老师讲过,满足16个就可以做数据分析。这根PPAP要求没有直接关系。

       2. 取80个数据是连续取样,还是分子组大小取样?

       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SPC第一讲:波动和控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