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ISO国际标准发布 中医迈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

多项ISO国际标准发布 中医迈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_第1张图片

6月4日上午,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第九次全体大会在沪召开。


6月4日上午,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第九次全体大会在沪召开。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许昆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洪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49主席David Graham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泰国、沙特等14个成员体参加本次大会,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标准化组织/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5)、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作为联络组织列席大会,共有226位代表出席此次大会。


多项ISO国际标准发布 中医迈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_第2张图片


为表彰项目负责人(PL)为ISO/TC249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做出的贡献,由ISO/TC249主席David Graham在本次大会上为《中医药-穴位阻抗检测仪》(ISO 20495: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kin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s)(项目负责人周会林,现供职于道生医疗)等几项2018年已发布标准的项目分别进行嘉奖,并颁发荣誉证书。


多项ISO国际标准发布 中医迈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_第3张图片


1

制定中医标准 引领行业规范


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就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其制定的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对经济、贸易、交流合作都产生着巨大影响。2009年9月,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即ISO/TC249),旨在建立中医药标准化新格局。


随着中医药巨大价值和市场潜力的日益显现,中医药向国际化发展已是渐成规模,迫切需要形成通用于整个国际市场的标准与规则,因此对于各个细分版块标准化的呼声和需求也随之高涨。截止到目前,已正式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28项,正在制定的国际标准46项,实现了ISO领域中医药国际标准的重大突破。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中国、韩国以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共33项新提案。


虽然面临着同为远东国家的韩、日以及诸多欧美国家的竞争与挑战,但中国在中医世界竞争格局中依然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引领者。以《中医药-穴位阻抗检测仪》国际标准(ISO 20495:2018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Skin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Devices)为例,该标准由道生医疗于2015年提出并立项,在与国际众多对手的激烈竞争中,经过3年团队的努力,终于在2018年成功发布。至此树立了中国中医在经络检测设备中的标准与权威。


2

中医药标准化一直在路上


标准化是促进中医中药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使其真正走向世界的有效手段,对传承和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中医药要想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发展,整个产业都亟需国际标准的确立与加持:一是设备硬件标准化;二是中药标准化;三是中医诊疗标准化;四是中医术语标准化。


就国内来说,早在2015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中就首次提出了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在标准制定主体上,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在国际标准上,2018年ISO/TC249已新发布了5项行业标准,行业内各大院校、企业、科研机构也为此积极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主导《中医药-穴位阻抗检测仪》项目的道生医疗为例,近几年时间就有6项提案获成功立项,并且有两项已经正式出版,树立了在舌象、脉象、穴位检测与中医四诊数据采集方面的权威标准。


国际标准的建立对于中医药发展的价值巨大:其一,促进客观化数据采集,为未来发展中医大数据、中医人工智能铺设道路;其二,便于数据规范化传输,可异地完成信息的读取和再现,促进中医远程医疗跨区、跨国合作交流,道生医疗所提出的的《脉象波形格式编码》提案项目就是典型;其三,有利于临床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随着数据体量的累积与维度的完善,中医临床数据也能与西医一样,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发挥重要价值。


3

中医四诊仪助推“中国智造”


随着中医四诊信息各项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推出,中医四诊仪也开启了新一轮的创新热潮,并呈现出三大趋势:


一是数据采集能力的提高。随着各项指数、标准与编码规则的确立,中医诊疗指标的标准化、数据化也愈发成熟,再配合越来越先进的硬件感应能力和采集能力,使中医的数据交互和科学化发展有了基础与前提。


二是数据分析、利用能力的提高。除了传统的硬件外,借助互联网医疗这一平台,能够为传统硬件配套相应的软件,形成以硬件为抓手、以软件为服务核心的产品体系,将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无限延伸。同时实现对中医四诊数据采集、记录、分析、运用的全方位管理。将数据运用于中医人工智能更是为中医的发展打开新的大门。


三是提高产品服务能力。产品小型化、便捷化、联网化、智能化的发展思路,让中医辅助诊疗设备不再仅限于大型医疗机构,中医下沉至基层和社区、并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可能,从而更好响应中医“强基层”的号召,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


以道生医疗为代表的各大中医诊断设备厂商,也一直在随着行业发展创新,努力跳脱出固有的“硬件制造”理念,转而以硬件为切入点,站在“互联网+中医”与“中医人工智能”双风口上,打造中医智能服务平台,实现以设备为核心的“中国制造”,向以智能服务为核心的“中国智造”飞跃。


注: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课件已上线

后台回复“干货下载”

即可领取

大家最近还在看

国家医保局成立后 医院管理将引向何方

什么是以人为本?48个极致细节设计告诉你

滴滴空姐遇害 共享护士的安全谁来保障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项ISO国际标准发布 中医迈入科学化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