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亚洲最尖端的新加坡医疗服务的几个关键词

走在亚洲最尖端的新加坡医疗服务的几个关键词_第1张图片

通过对新加坡医疗服务体系的参访,深深地感觉到新加坡医疗服务具有环境舒适、秩序井然、主动控费、差异发展的特点,相比来看国内的医疗服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不久前参访了新加坡三家公立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新加坡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和一家私立医院伊丽莎白医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对新加坡的医院和医疗服务体系有了一些了解,深深地感觉到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与国内有很多的不同,相比来看国内的医疗服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方面浓缩为几个关键词与大家交流。

环境舒适

对于大多数人的印象,新加坡是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个美丽的岛国和繁荣的大都会,城市干净整洁被誉为“花园城市”,处处郁郁葱葱、花木繁茂,绿化面积超过90%。新加坡也凭借着先进的医疗设备、严格的医疗管理、细致入微的服务、统一透明的收费,在国际上赢得了很多赞誉,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新加坡医疗在亚洲属于最高水平,世界排名第六,新加坡在为本国居民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医疗服务的同时,每年吸引近100万外国患者到新加坡接受治疗。


新加坡现有17家公立医院和医疗中心,其中包括5家综合性医院、1家妇幼医院和1家精神病医院和6个专业癌症、心脏、眼科、皮肤、神经科学医疗中心,同时拥有21家私人医院和专科诊所,多数医院和专科医疗中心获得JCI认证。


新加坡医院严谨的建筑美学、完善的医疗工艺、先进的设计理念、多元的共享空间、生态的景观体系、高效的信息系统,使得新加坡医院整体上环境舒适、科学合理。


医院的空间利用、采光通风、节能减排、绿植景观、导向标识都精心设计,多数公立医院按照酒店式装修和布局,医院和社区服务融为一体,就餐、咖啡、面包房、购物、药店等配套一应俱全,医院的各个分中心和大楼可以通过各种连廊连接在一起。


最有代表性是新加坡邱德拔医院,坐落在新加坡义顺地区一个湖边,被新加坡居民称为“花园中的医院,医院中的花园”,医院布局有美食广场、商店和操场,医院处处被绿植景观覆盖,立体绿化覆盖到下沉庭院、花池、露台、阳台、 屋顶花园,并且病房设有花台,几乎每个区域都能看到绿色景观,甚至周边社区不少居民到医院散步、购物、运动和乘凉。


秩序井然

新加坡政府清正廉洁、勤奋高效、法制健全,社会秩序和谐。讲规则和秩序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新加坡不论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所到之处井然有序,排队成了一个最大习惯,加上新进的信息化系统,门诊、挂号、取药、检查和住院甚至是在医院购物、乘坐出租,人们都自然而然平静地排队,秩序井然是新加坡就医环境的最大特点。


相比来看,国内综合性医院近年来通过信息化改造和就医环境治理,看病就医开始变得越来越规范,但是对于国内存在的“讲人情、找关系、找熟人”就医环境,甚至部分医院的“一号难求”还给了票贩子的生财之道。


个人感觉新加坡医疗服务体系与国内最大的不同是秩序,国内医疗服务最应该提升的也是秩序,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伴随着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新加坡看病采用的是预约制,预约制也算另一种挂号,整个医院秩序井然,根本没有号贩子来捣乱。打电话过去,说明什么症状,然后实名预约,再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不必担心约不上,但一般的疾病想要预约公立医院的医生,的确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新加坡的公立医院不接受直接上门就诊,一方面是专家不是每天都看门诊病人,另一方面门诊时间一般都安排满了,病人直接上门求诊很难保证看到想看的医生。这也使得患者一般的疾病首选的专科诊所或者家庭医生,避免都拥挤到综合性的公立医院,也没有出现像国内大型医院的“人满为患”。


主动控费

新加坡政府逐步完善医保体系,先后推出了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和医疗救助基金(medifund)三项计划,在新加坡被统称为“3M”,不论从医疗服务机构还是患者个人都主动进行控费,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医疗费用开支。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费用在个人,四级病房体系和3M医疗保险体系建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


从保健储蓄计划看,按照“个人责任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来筹措医疗资金,雇员的年龄和保健储蓄计划账户挂钩,直接决定其缴纳率和存储限额,患者看病最少需要承担20%的医疗费用,在私立医院中更是需要全额支付。


在保健储蓄体制下,“自力更生”的原则在保健储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保健储蓄禁止多个账户的合并,只是允许个人使用账户为直系亲属(配偶、子女、父母)支付住院诊费和少数昂贵的门诊费用。

1990年新加坡推出了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该计划本质上是一种针对个人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险,旨在补贴患者的长期住院费用和重大疾病的巨额治疗费用。


健保双全计划最高投保年龄为75岁,最高受保年龄为85岁,并且只提供给健康状况良好的会员。该计划的保险责任开始之前,会员必须提交其健康状况证明。除非本人明确表示拒绝,每一名合格的保健储蓄计划成员都会被自动加入到健保双全计划之中,保险费从保健储蓄账户里面扣除。


差异发展

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差异化发展,政府提供非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私人医生提供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根据所有制不同,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医院、专科中心或政府综合诊所;私立医院或专科中心;私人诊所;慈善义务机构(老人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终端疾病医院、慈善医疗义务中心等)。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私人诊所遍布全国, 随处可见,新加坡的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病人有充分自由,可以随意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必须支付费用。服务的标准越高,其相应的费用也就越高。把高价住院服务“推向”私人医疗机构,让公立医院保留低价住院服务,进一步推动公、私两面的分工。借助精心设计的激励机制、补贴政策以及价格控制,使公立医院在整个医疗体系内占据主导地位,有效地抑制了私立医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可能降低医疗服务质量,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新加坡把住院服务按照卫浴、电视、病房人数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差别分成四个等级,从优到劣分别为:A、B1、B2、C。新加坡政府给不同病房中的患者提供的补助金额也不同。


A级为单人间,内设电视、电话、卫生间、空凋和先进的电动床,B1级为四人间,病房也很大带有卫浴,个人治疗信息显示屏和电视机也是标配,B2是6人间,没有卫生间和电视,但病区内有活动室,配备有电视、图书和公共卫生间。为鼓励患者按需就医节约医疗资源,政府对不同级别病房给予不同补贴——A:0;B1:20%;B2:65%;C:80%。


新加坡的诊疗费用也有高低的不同,一般社区的家庭诊所可以看头疼脑热的常见病,收取的诊费最低,稍高一些的是社区医院,再高一点的是公立综合性医院,最贵的是顶级的私营诊所,医疗水平和服务均很高。


新加坡诊费差异的关键的机制在于医生会收取高低不同的诊费。医生凭借自己多年训练成就的专业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而且是相当高的收入。

在公立医院,诊费也是最主要的支出。新加坡一般感冒发烧到普通私立诊所的诊费是30~50新元,公立医院看急诊或专科的费用相对更高,除去政府补贴之后个人支付一般也超过100新元。


与挂号费相比,新加坡的药费相对便宜很多,普通的疾病大部分开支都用在医生的挂号费上,也就是用在医生的劳动报酬上。


新加坡的诊费中也包括列表内的基本用药,列表之外的药物才可以收取更多的费用;医院里的药店独立运营,药品并不比社会上的药品贵,而且患者也有凭处方在任何地方买药的自由。加上医生有合理的收入,打击医疗腐败的力度也够大,医生基本不必靠多开药来维持收入。


本文来自众说号,仅代表健康界众说自媒体观点。


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课件已上线

后台回复“干货下载”

即可领取

大家最近还在看

滴滴空姐遇害 共享护士的安全谁来保障

牛!这样的术前谈话 还怕患者听不进?

这组漫画刷爆朋友圈!看完怪心疼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在亚洲最尖端的新加坡医疗服务的几个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