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车之鉴):作者是由自己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个小男孩儿主动上前来跟自己攀谈,引发了对于”培养孩子跟别人说话的社交能力“的思考。我家小熊是个谨慎慢热的小朋友,这种个性与我截然相反,我从小就外向活泼,喜欢主动跟人交流,并且因此从小到大都很受长辈喜爱,受益不少。所以我比较看重孩子大方、善于沟通的社交能力,希望有意识的锻炼孩子这方面的技能,弥补个性方面的影响。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孩子的社交商是可以、并且应该通过模仿和练习来训练的。他举了一个家长认为”七岁的小朋友没有社交场合“的例子,提出一个观点:多数时候是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却抱怨孩子内向,担心他将来不会和人打交道。其实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作者提出,父母应该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让让他们练习社交技能,同时也要给孩子展示社交的榜样,并有意识的和孩子讨论”应该如何和别人谈话“。
后(以观后效):作者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和孩子练习与人交流的技能的游戏方法——传球:当我们接到对方递过来的球,我们的回答要让对方有话题可以接,才可以把球重新传给对方。按照这种方式练习的话,应该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怎样的话题是有效交流,并get到有效交流的技能。如果我用这个游戏和小熊一起练习,比每次范范的跟孩子说”阿姨跟你说话你要回答啊“效果好很多——因为他练习过该怎么回答了。
果(自食其果):如果不跟孩子练习谈话技能,而只是在生活中焦虑和抱怨”我的孩子不会社交“,不仅对于培养孩子社交技能于事无补,而且还会给孩子贴上”不善交际“的标签,笃定他”我不善于跟人打交道“的错误信念,以后他可能真的变成一个内向、不善交往的人。
适(适得其反):有些观点会认为”内向有内向的好处“,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世界上大部分的成就都是内向的人获得的。确实也有很多科学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长年累月的钻在实验室里专研,比如当年的居里夫人,据说就是看书入迷到有人在她身边放了一堆椅子她都看不见的(这个案例我是从动画片看来的,真实性无从考证)。
用(使用条件):作为一种能力训练,孩子需要有示范和不断的练习。这要求家长做到以下几方面:
1、有意识的在孩子面前示范,提供模仿的对象。这对于很多自己本身也不善于交际的父母会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2、花时间训练孩子的过程。这要求家长付出陪伴的时间、把抽象的要求转化为具体清晰的指令、把训练变得有趣、随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并做出鼓励——总而言之,家长自己要保持情绪要平和淡定,善于学习、思考,才能做到这些;如果家长功利心太重,面对孩子”无法很快学会“感到焦躁,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不起作用。
边(旁敲边鼓):无论任何技能,孩子的学习都是类似的。在《儿童技能教养法》中,作者把孩子所需要学习的任何技能都划分为十五个步骤,按部就班的实施训练。
界(楚河汉界):细想”内向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的说法,其实个性的内向和”不善于和人沟通“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个社会中没有人可以脱离与其他人的沟通而存在,内向的人也有和人打交道的需求,也需要”和他人顺畅交流“的技能;即使是钻研学术的内向科学家,并不需要长袖善舞善于交际,但能再和别人沟通时注意技巧,让别人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意思、更愿意为自己提供帮助,也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不影响他们耐得住寂寞取得成就,而且能帮他们更好的把自己的观点和发现传递出去,达到”科学造福人类“的最终目标。
A1:
小熊一直不愿意和陌生人打招呼,上幼儿园后也是如此。上个学期轮到我们早上站在楼道口”值日“,小熊自始至终板着一张不高兴的脸一言不发,而我没有说他什么,只是保持面带微笑对来往的每一个上楼的小朋友打招呼:宝贝早~~如果小朋友没有及时回应,身边的很多大人就会催促他:阿姨跟你说话呢,你赶紧说啊。而我有意识的避免了自己这样去”说教“,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来完成的,而不是听觉——这就是”讲道理“通常不管用的原因。
但现在看来,这仅仅是做到了”示范“,没有创造机会在安全环境中让孩子反复练习看到过的新技能,所以孩子学到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A2:
从下周开始,把”传球游戏“列入到我家的日常游戏中去,一周玩至少两次,帮助孩子理解”有效的交流信息”是什么意思。同时保持淡定,允许他可能一开始不习惯或不喜欢,做好半年之内没有在真实的社交场合“出现效果”的心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