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儿童?

     

你怎么看待儿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让我们先做个测试。

       在下面所给题目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你最赞同的观点。

1、教育的目的是

A.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B. 为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做准备

C.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在一个非强迫性的环境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才能、优势和创造力

E. 帮助下一代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2、最有效的课程

A. 与儿童天性相关,与他们的自然兴趣一致

B. 教会学生懂得尊重、有同情心和敢于牺牲

C. 帮助学生踏上生活的成功之路

D. 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建构个人意义

E. 主要学习过去伟大思想家的作品,学生因此能够向历史上的智者学习

3、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

A. 能做出健康和有建设性的决定,因为他们能够自由地探索并发现自己的责任

B. 能够独立地、有批判性地、创造性地思考

C. 能够自我约束,为社会做贡献

D. 能够进入好大学

E. 能够做到尊重和妥协,因而促进团体的稳定和利益

4、最有效的老师

A. 支持并辅助学生探索和应用观点和概念

B. 教学合作,重视团队合作和集体努力

C. 有课堂管理技巧,有一个很大的策略经验库

D. 能使学生考高分

E. 提供关心和同情的环境,使学生能够去探索并发展自己的好奇心

5、最喜欢说的话

A. 个体的自我表达不能以牺牲更大的利益为代价

B. 教育与成功的人生之间关系密切,低收入者受到的教育比高收入者少

C. 除非清晰地讲授,否则孩子不懂得对错

D. 权力会造成腐败,绝对权力(特别是课堂上)绝对会造成腐败

E. 教育支持民主

你怎么看待儿童?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上述题目的五个选项中,包括了五种对儿童的信念。这五种信念,分别代表了霍布斯视角、卢梭视角、孔子视角、马尔萨斯视角,以及杜威视角。

一、霍布斯视角

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将教育视作儿童为文明社会生活而做准备的过程。霍布斯认为,必须将文明社会的道德秩序清晰的教授给儿童,儿童被视为潜在的野蛮人,有一个庞大的怪物寄居其中,必须将其抓出来并且控制住。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让儿童社会化和家庭化。从好的方面说,霍布斯视角强调应该教授儿童社会技能,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但是,霍布斯视角推到极端,就会将儿童期视为非人性化的、残酷的。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被认为是至高无上,极其重要的,儿童应该“被看见,但不被听见”。所以儿童的顺从最重要,体罚儿童成为家常便饭。弗洛伊德也说,在野蛮的、非道德的、寻求快乐的本我,与保持约束的超我之间进行的斗争,也是霍布斯的另一种视角,说明儿童需要自我约束

二、卢梭视角

儿童被看作原始纯真的体现,学习是与儿童天生具有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动机一致的自然而温和的过程。英国的夏山学校是一所非常激进的实验学校,那里没有成人规定的规则、惩罚、反社会的消极影响或者破坏性行为,学校的组织、时间安排和实际的课程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但是,被大社会包围着的的小社会,都面临一个困难,即,由此毕业的学生要重新进入他们所鄙视的社会,需要经历非常困难的时期,因为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存在的理由,都来源于对腐败和残酷的现实社会的抨击。

三、孔子视角

儒家价值观强调集体的利益,与西方世界注重个人自主的价值观相对立。儒家的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为克制个人需要和欲望,以促成更大的团体利益。儒家的社会是等级制度的社会,长者获得敬畏和尊重,祖先的成就拥有极大的荣誉和稳定的地位,社会凝聚力及其重要。儿童必须尊重家长和老师,年轻人对技术高超的前辈最大的恭敬,就是模仿其技艺。而这种注重模仿的学习,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国际学校里,经常面临视为抄袭的困扰。在儒家文化中学习被视为知识和价值观,从老一代向新一代的传递,这是为了要保留集体的优点和稳定性,儿童不能挑战这些观点,不能批判性的或者独立进行思考,因为这些思想可能会对一般的规则造成破坏。在儒家文化或者传统文化中培养起来的孩子,其尊师的表现可能更像是沉默和被动。在日本的一座佛教寺庙里有一个标语写着:别说话,除非比沉默更好。

四、马尔萨斯视角

马尔萨斯认为,食物供应是线性增长的,而人口则呈几何级增长。儿童被视为经济中的资产或者负债,在依赖农业的经济发展时期,人们将儿童看作经济中的资产,是一种劳动者。而在人口出生率呈现负增长的富裕的西方国家,儿童被看作经济中的负债。在福特生产线的引领下,多数儿童长大后在工厂做重复性的、无须动脑的工作。因此,学校更愿意开设重复、枯燥的死记硬背的课程,这样好像就可以让孩子为真实世界的工作做好准备,教育被成功地简化为被名牌大学录取。

五、杜威视角

杜威激进地挑战了很多被奉为经典的信念。首先,他挑战了儿童时代是为生活做准备的观念。当儿童时代被视为准备阶段,它就会被当作达到目的一个手段,因此缺乏内在价值。成长才是目的,准备学说导致儿童没有受到尊重。其次,他还挑战了“儿童是一个空容器,教师要用事实和知识将其注满”的说法,认为儿童只有积极投入到所学的概念中去,学习才会发生。杜威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建构主义、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等,指向了高质量的普及教育与保持民主和自由之间的关键联系。

你怎么看待儿童?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现在,你能分辩出你对儿童的认识主要属于哪种信念/视角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怎么看待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