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各位新生大学的学友对《原则》译文改进建议的关注。其实我的计划是对整本《原则》的210条干货进行重新的梳理,然后逐一发布,但是这个无疑需要时间,所以请大家保持耐心,也希望能够对我的译文改进建议提供更多的意见,以保证把《原则》的中译版做的更好!
本次改进意见是针对《原则》第八章中的「干货」部分第30-40条。
如想了解前30条的改进意见的朋友,请点击如下链接转移:
- 《原则》干货1-10条的译文改进建议
- 《原则》干货11-20条的译文改进建议
- 《原则》干货21-30条的译文改进建议
【上期错误修正】
首先对上一期(21-30)条译文的改进建议做一次修正。
在第29条-1中,即:
but they work differently and the approach you choose should reflect your goal and the relative believability of the people involved.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你的目标和相关人员的可信度」
译文中将「believability」译成的是「可信度」,我觉得不妥。
我在上次的译成建议为:
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你的目标和相关人员的专业度。
但我在重新查阅此条的时候,发现我的理解存在偏差,因为,这一句结合下文的三条写的是:
- 辩论一般应用于理解程度相当的人之间;
- 讨论是不同理解程度人之间的开放自由探讨;
- 传授则是理解度高的人对理解度低的人的沟通方式。
——可以发现,这三条其实都是基于「理解能力」的差异而言的,所以,这一句的译文应该为:
「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你的目标和相关人员的理解能力」
以上是对上一期的译文建议的修正。
好了,下面开始对31-40条进行译文的调整建议:
1、 第31条-【1】
different people will have different views of their own and other’s believability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
不同的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可信度的看法不同
原文中的「views」译成为「看法」我觉得不妥。
本条在最开始,对「可信度」作出了解释,即它是一个人观点正确的概率。既然是「概率」,可以理解为一个「值」。而这个「值」用「看法」来修饰,是不妥的。一般来说,「值」对应的修饰为「预测」、「评估」等,这样更精准。
所以,这句话建议译成:
虽然不同人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可信度」评估有差异
第31条-【2】
Just recognize that this is a reality that is relevant in a number of ways.
译文对「reality」直译成了「事实」,即:
你只需认识到这一事实在很多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这样对读者理解这句话造成了障碍:到底是什么事实?
结合上下文,作者是围绕关键词「可信度」来说的,所以这个「reality」必须有充分的指代才能表达作者强调「可信度评估」的重要性。
因此这一句话建议译为:
你只需认识到可信度的评估在很多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第31条-a【1】
Ask yourself whether you have earned the right to have an opinion.
关于这一条的理解,可以参考我在 《原则》干货21-30条的译文改进建议中的「第24 a-1」中的解释,即增加前缀:
在想表达意见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是否拥有发表观点的权利?
第31条-a【2】
though you can have theories and questions.
我认为这里的翻译错误的理解了作者的愿意。
首先看原译文:但是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论和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整段话的原文与译文:
Ask yourself whether you have earned the right to have an opinion. As a general rule, if you have a demonstrated track record, then you can have an opinion of how to do it—if you don’t, you can’t, though you can have theories and questions.
问问自己,是否拥有发表观点的权利。作为一个通用原则,如果你有卓越的过往成就,那么你就可以就如何做这件事发表观点,反之则不可以,但是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论和问题。
作者在这一段,重点要强调的是如果你对某些问题没有卓越的过往成就的话,就不应该对那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自己的资历或资格不够,应该把该问题让位给有相关的卓越成就的人去发表。
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两种可能:
-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推论和相关问题 → 仍旧应该保持沉默
-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没有自己的推论和相关问题 → 听取有资历的人的意见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无论自己对某些问题是否有自己的推论和疑问,都应该「保持沉默」,这才是作者在此段要表达的重心。(当然,还有另一种值得信赖的人的推论也值得借鉴,作者在本条的后一条中有说明)。
但是本段译文的最后一句「但是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论和问题」,将重心转移到了「自己有理论和问题」上,而非强调「自己在此时时刻应该继续保持沉默」这个重心。
所以,「though」翻译成「但是」,是有偏于理解作者愿意。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即使」。
因此这段话的译文理解来看是这样的:
在想表达意见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是否拥有发表观点的权利?——作为一个通行原则,如果你有卓越的过往成就,那么你就可以就如何做这件事发表观点,反之则不可以,即使你针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论与意见。
第31条-b:
So we must be attuned to both the good and the bad and allow people to build their own track records and their own level of believability.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所以我们应该不断调和好与坏,允许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过往业绩及自身的可信度。」
原文中的「attuned」是「协调」的意思,但这里其实是一个短语——「be attuned to」,也即「习惯于」或者「适应」的意思。
先来看看这一句的前面那句话的意思:
即使是一些毫无经验的人,有的时候甚至要比更有经验的人的点子更棒,虽然大多数时候,前者的观点只会比后者差。
结合这句话,往后,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对于「好的点子与坏的点子」我们应该不断的去尝试、去适应,并以此更新观点发表人的可信度,而不能纯粹的单凭个人的过往成就去一刀切的判断一个人点子的好和坏。
这样理解的话,原译文中的「调和」其实就只是单纯的将「attuned」直译了而已,这样就不能表示作者的意图。
所以,这句话建议译成:
我见过一些毫无经验的人拥有很棒的点子,有的时候甚至要比更有经验的人的点子更棒,然而大多数时候,前者的观点只会比后者差。所以我们应该不断适应好与坏,使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成就记录及自身可信度。
2、第33 a:
Make it clear who the meeting is meant to serve and who is directing the meeting.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弄清会议的服务方和主持方」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条(也即这一句的后文)要表达的重点:
每一次会议都是为了实现某人的目的,此人就是会议的负责人,由他来决定会议目的和会议形式,以及确认为什么这样做与到底怎么做。没有明确负责人的会议很可能会毫无方向,也无法实现产出任何会议成效。
可以看出,这一段的中心词就一个——「会议的负责人」,所谓负责方,也即会议的责任人。全段都是说明会议责任人对会议的重要性。
可是原译文中对第一句中的「serve」译成了「会议服务方」,我觉得是对作者表述意图的理解偏差。另外这个「服务方」也不好理解——服务方是在服务谁?
所以,这句话建议改为:
弄清每一次会议的责任方和主持方。
第33 b:
In any discussion try to limit the participation to those whom you value most in light of your objectives. The worst way to pick people is based on whether their conclusions align with yours.
这句话原译文为:
「尽量选择那些你认为对实现目标最有价值的人参会,千万不要因为对方的结论与你相同而选择其参会,这是最为糟糕的挑选方式。」
这个译文有问题。
从这一句话的重心来看,作者是想「提醒」会议负责人,不要单凭个人喜好去有意筛选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参加会议,因为这样你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他们的观点和你一致,会议成果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而这段译文的前半句「尽量选择那些你认为对实现目标最有价值的人参会」,有两个问题:
- 有一个疑问: 你认为对实现目标最有价值的人的标准是什么?
——这是一个理解障碍。
我们再来看看原文中的「limit」这个词,它的意思是「限制」,限制什么?
——在原译文中得不到任何的体现。
其实作者已经给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即前半句的修正翻译:
在任何会议沟通中,请尝试主动限制那些对你的目标最看重的人参会,最糟糕的参会选人方法是基于对方的结论与你相同的前提。
第33 c:
This is especially the case when people think they need to satisfy everyone.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
如果人们认为他们还应该讨好某些人时,情况尤其如此。
——这句话完全译错了。
- 「 satisfy everyone」的意思是「满足所有人(的想法或要求)」,何来「讨好」一说?
- 结合前文我们来看看,前一句的意思是:
即便是有一大群明智又有远见的领导者在一起,当人数超过5个人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很明智并且各执己见),所以决策的产生也将是十分低效与艰难的。
退一步讲,假设我们认可原文翻译的意思:如果人们认为他们还应该讨好某些人,那么这种认知前提下,自己只要在表述决策时将自己的结论和自己想讨好的那个人的结论相一致就OK了,决策的产生根本不艰难,反而会加快决策的产生。
所以原译文的翻译明显是错的。
所以,这一句的正确翻译为:
即便是有一大群明智又有远见的领导者在一起,当人数超过5个人的时候,决策的产生也将是十分低效与艰难的。特别是人们还想做出让每个人都满意的决策下更是如此。
第33 e:
That is because 1) the marginal benefits diminish as the group gets larger—e.g. two or three people might be able to cover most of the important perspectives so adding more people doesn't bring much more,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
这种现象是因为:1)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多,边际效应逐渐减少,比如说,两三个人可能已经足够涵盖最重要的视角了,那么增加更多的人,也不会带来质的变化
在维基百科对「边际效应」的解释为:
每新增(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它对商品或服务的收益增加(或减少)的效用,也即是“效用──商品或服务量”图的斜率。经济学通常认为,随着商品或服务的量增加,边际效用将会逐步减少,称为边际效应递减定律。
从这个词义解释的角度看,边际效应本身就是「递减」的,而译文中表述为「边际效应逐渐减少」,其实是一种表述重复,就好比中文中有一句常见的错误用法「凯旋归来」,因为“旋”和“归”意思重复,不能放在一起应用。
所以这句话建议修改为:
随着团队人数的增多,将产生边际效应。比如说,两三个人也许已经足以涵盖最重要的视角了,那么增加更多的人并不会带来更明显的收益。
第33 f:
Navigate the levels of the conversation clearly.
这句话在原译文中为:
要为讨论的层次明晰方向。
「要为讨论的层次明晰方向」——为层次明晰方向,我觉得翻译的比较生硬,不易理解。
结合后文来看,这一段的意思是在对问题沟通的过程中,需要从两个角度(或层次)进行分析,即具体的问题与与之相匹配或相适应的原则。
所以,这一句建议译成:
确保对事件沟通层次的清晰。
如此与后文的两个层次才能够比较紧密的结合起来。
第33 i:
If you think someone’s style is an issue, box it as a separate issue to get in synch about (start by asking whether it’s true and whether it’s important) .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
如果你对某人的风格有意见,那么你应该单独就此问题争取达成一致,可以问一下此人的风格是否的确存在问题,以及这是否重要。
我对这个译文的逻辑存在疑问。
按照这个原译文的逻辑,进程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这个逻辑的问题在于:
-1. 我对某人的表述风格有意见(√)
-2. 我主动想要针对这个问题与对方达成一致意见(√)
-3. 我问他的风格是否有问题(x)
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我主动告知对方我对对方表述风格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首先问对方是否真的有问题。
——因为这个时候对方是不可能知晓自己的问题的,更谈不上是否重要的问题。
所以这个译文对「true」的翻译对应错误,它错误的定位到了前文「我对此有意见」这个点上。而事实上,这个「true」我认为应该对应的是「某人」的表述风格本身。
即:
我认为某人的表述风格存在的这个问题,在对方自己看来,是不是他自己「真实情绪或情感」的流露/表达?以及这个表述风格,在对方自己看来,是否对于表达他想表达具体内容而言,是否真的重要(必不可少)?
只有这样理解,才能与前文的意思相呼应。
所以,这一句建议译成:
如果你对某人的表述风格有意见,那么你应该单独就此问题争取达成一致, 比如可以问一下此人的表述风格是否是其真实情绪的流露,以及这种表述形式对于沟通而言是否真的重要等。
3、第35-【1】:
In any conversation there is a responsibility to transmit and a responsibility to receive. Misinterpretations are going to take place.
译文把「transmit」译成「传递」,「传递」在中文中的含义为传送/辗转递送。换言之,「传递」强调的只是一个「输送」的中间环节,把主语方作为一个责任传输的桥梁。但仔细研读第35段,发现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
本条中,作者就强调:
- 达成共识是一种双向责任——它不是「我自己」一方的责任,对于我所沟通的另一方,也有责任。
- 对于本来就属于「我」的责任与本来并不属于我的责任但我接受下的责任通过与对方的沟通,能够交付、移交给对方,对方有可能接受,也有可能拒绝,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种种误解。
由上推断,在沟通前,这个「责任」的源头,其实是有两类的:
- 源属于「我」的责任 → 交付给另一方
- 源不属于「我」的责任 → 我接受下来 → 再移交给另一方 (这整个过程的描述亦可用「交付」责任来表述)
所以,原译文中的「传递」一词,会丧失掉上述第一类情况。
因此,这一段建议修正为:
沟通过程中,既有交付的责任,也有接受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误解。
第35-【2】:
- realize that what they might b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might not be what was meant
这句话的原译文为:「认识到他们传递或接受到的信息并不是出于本意」
这句话的译文有两个问题:
- 「传递」一词的翻译不妥,参见上面的解析,应该修正为「交付」
- 「认识到他们传递或接受到的信息并不是出于本意」这句话有语病:
- 这句话的主干为——认识到的信息不是出于本意
——很明显如此翻译无法理解。
结合上下文,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在沟通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他们对于你交付给他们或者他们对于接受到的信息的认知偏差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意,而是由于彼此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比如右脑思维与左脑思维的差异),所以你要对此报以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所以,这句话建议译成:
要认识到他们对交付或接受到的信息的认知偏差并非出于本意。
4、第40-【1】
and he must incentivize and manage them appropriately.
这句话的把「incentivize」直接译成「物质激励」,我觉得不妥。
结合此段的表述重点,在委派责任的过程中,出现的激励方式一定是多样化的,并不单单限于物质激励一种,所以,这里更包容的理解应该就是「激励」一词本身。
因此,这一句建议译成:
终极责任人需要在激励与管理中获得不断平衡
另:在本段后面的:
you still need to make sure that his incentives are aligned with his responsibilities and that he is doing his job well.
此句中的「incentives」也应该译成「激励」而非「物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