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百家讲坛之《三字经》”总结

随着一股国学热,一些古代蒙学作品逐渐受到大众追捧,其中最简单最基础的《三字经》更是成为大人们喜欢让孩子们吟诵的经典,稍有学识的人也都可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念诵出开头几句。那它接下来又讲了些什么,毕竟作为古代教科书,宣扬的是古代的主流价值观,对于现代的我们,又有多少是精华,多少是糟粕,到底适不适合教给现在的孩子呢

带着这些问题,最近观看了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讲授的《三字经》系列讲堂,对于这本古代蒙学著作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可以说,《三字经》流传几百年确实有它的精彩,它以劝学为目的,内容从为什么学到学什么再到怎么学,语言浅显易懂,微言大义,大量采用例子典故,循循善诱,生动且具有说服力,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不仅不过时,还很有借鉴意义。

1、首先是为什么学的部分。开篇以人性论出发,“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其实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终得出的结果都是,人需要通过后天环境里不断的学习熏染,才能拥有良好的品行,乃至有所成就,否则就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而学习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教之道,贵以专),不能三心二意,父母老师都肩负教育之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并举出孟母三迁和窦燕山教子的故事以予佐证。

同时《三字经》指出,教育的精义或目的首先在于人格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见闻和知识(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古人认为人最基本的品德是“孝和悌”,即孝敬父母,友爱手足,这里列出的是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

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则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比较注重孩子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反而忽略了其行为道德的修养,以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熊孩子。我们虽然追求人性的解放和自由,不拘于孝道和悌道,但关注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并教给他们基本的社会规则和做人道理应是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首要责任。

2、接下来是《三字经》给出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足见古人的学科构架的完整和循序渐进。

先是“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的数学数数,然后是三才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自然人伦的常识,最后才是四书六经、诸子百家以及中国通史。

可见,在品行修养的基础上,古人也并不着急的去教授孩子们读书习文,而是教给他们最贴近生活的自然常识,一方面反映出古人更依赖周围的天文地理来指导生活,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他们更亲近自然,注重实践。

在人伦道德方面,《三字经》倡导的也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种附属依从的关系,而是“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是一种相亲互助,爱而温馨的关系,是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妇顺,而不是单方面的服从和顺从。

钱文忠教授这里讲到“举案齐眉”的故事。我以前大致知道这个故事,说妻子给丈夫端饭将案子举到齐眉处,以示尊敬,后世用这个词表达夫妻感情好。其实我是不太喜欢这个词的,因为总觉的妻子处于下风,有种男尊女卑的意思。但是钱教授说出了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在妻子举案齐眉递案子的时候,丈夫也是双手举至齐眉处,从妻子手中接过案子,同时也表达了对妻子的尊重,其实是有双方互动的。至此,我释怀了对这个词的偏见。

然后讲到了四书六经。

四书:《论语》是圣人善言,《孟子》“讲道德,说仁义”,《中庸》“中不偏,庸不易”,即中正不走极端,《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六经:《易经》讲天地运行的道理,但如果错误运用就会变的迷信而贼头贼脑。

《尚书》是年代久远的历史文献,但是经过历史辗转已经失传,现存的只是伪本。

《礼记》、《周礼》是讲礼仪,但如果错误运用就是变得繁琐

《诗经》是先民的吟咏,反应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错误运用会导致愚昧扭捏

《春秋》是孔子编订的周朝鲁国历史,历史中有善有恶,如果只关注那些勾心斗角,就会乱了心智。

古人读书读其精要,也防其过失,可以说是很辩证的学习态度了。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读完传统儒家经典就是其他子集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互为对立又互为印证,极大的拓展了我们的文化包容度。其中儒家和道家互为补充的成为了中国文人最主要的文化基因。

从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几经治乱兴衰,《三字经》惜墨如金却也简明扼要的为我们展现了这洋洋洒洒的历史全貌,并要求“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另外,古人读书要求口到心到,口中吟诵,心中记诵,朝夕用功,正所谓“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根据《三字经》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要求,也难怪古人会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出口成章”来形容学有所成的人了。

3、《三字经》的最后一部分,又举出很多各种各样的例子,来勉励我们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勤学不辍,可谓谆谆教导,用心良苦。

圣人孔子尚且勤学,当了官的赵普也不敢松懈,家贫无书的用芦苇竹子抄书,没有照明条件的囊萤映雪,疲倦难当的悬梁刺股,身体劳苦的依旧把书挂在柴堆牛角,吟诵不辍,年老的发奋未晚,年少的宜思早读,亦有女子聪慧好学,我们都应当自警勉学,不要给自己找不学习的借口。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留给子孙金银满筐,不如教给他品德学识。

长日慢慢,十年匆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总之,把《三字经》作为现代亲子共读书目,也是不错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百家讲坛之《三字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