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

前两天不断收到一个称之为陈叔的男人的短信和电话。

他是我妈妈前两年找的伴侣,有一次妈妈住院期间我去看望,恰好他也在,问我留了电话号码让我参加某地举办的对联征集比赛。

妈妈那次其实什么病也没有,因为姨妈开刀住院不能陪她,她一个人一日三餐不调匀,就和姨妈一起进了医院,跟医生说哪里哪里不舒服,要求住院检查。正好年底人少,居然同意她入住了。

住院期间不断有人来看她,有个小伙子还特别热情,为她按摩捶背地弄了很长时间,还有个年轻女子每次妈妈来上海像保镖似地跟进跟出,鞍前马后。交谈中才知道原来他们一个是海圈集团的,一个是专卖老年产品的。那个小伙子也加了我微信,不停向我灌输他们的投资理念推荐项目。我对这些很质疑,后来证明都是非法集资,凡是投入的资金全都泡汤了,妈妈也损失惨重。

可是妈妈就是喜欢热闹,喜欢一群人都围着她的感觉,众星捧月多有面啊,也不管他们的目的如何。

那个陈叔和父亲差不多年岁,看着身材高大,相貌清俊,年轻时也是个大帅哥,不嗜烟酒,喜欢诗词写文章,比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妈妈挑人的眼光确实很好,可是他看中妈妈哪些,挥霍享受善交际活泼情趣的老太太。

他们之间的相处我一点也不了解,相遇到分手就知道个开始和结束。妈妈是个彻底随性自由的人,别说窝在家里带孙做家务,请个保姆还得由她选择决断,啥事我们说了都没用,她就是一言堂。所以只要她开心,身体健康,广阔天地随便去浪。

直到那个陈叔给我发来不少短信,电话。大致意思是指责我妈妈找了新人不顾念旧人,要和他打官司要回他当初借她的五六万钱。

前车之鉴_第1张图片
之一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而往往某些颇具才能比较优秀的人,其某些短处或者说癖好令人无法忍受。就这个陈叔相貌堂堂又富有文才,可是他却对于收藏特别爱好,甚至到了成瘾的地步。退休后老婆去世后他更是走火入魔,但凡一点钱都拿去买所谓的艺术品,但是他不是精明的商人,也没有拜师求艺受过系统专门的鉴定学习,你说那些大收藏家比如马未都,一双小眼睛,如同孙悟空火眼金睛极其“奸诈”——那是一种发现获取文物的敏感和天赋,一般人根本摸不着道。陈叔仅凭一点热情冲动,零散的人文知识,很快收了一大堆类似电视广告中推荐的花鸟市场兜售的古币玉器,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骗去了巨额钱财,欠了一屁股三角债。妈妈渐渐警觉,反复规劝无用,只好放弃对方。

前车之鉴_第2张图片
之二

我知道他年轻时的辉煌,曾经出任过乡镇党委书记等领导职位,可是再辉煌的过去也经不起这般折腾。还有我妈,最爱戴高帽,浪费任性专制…人只要有一些比较大的性格上的弱点,就容易误入歧途惨遭失败。

这出纠纷终会结束,我只能出出主意助他们早日解决,最要紧的是从身边人,前面的人身上看到问题,反省自身,以此为戒!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