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

记者陈永报道 在11月底举行的上海会议上,中国足协递交投资人讨论的“新政草案”中,有一项规定是:“中乙联赛每场比赛始终不少于1名U21球员在场上,每场比赛18人报名名单30岁及以上的球员不超过3人。”


在了解到这一草案之后,记者第一时间表示:“这项规定如果实施,绝对是危害无穷,是比取消升降级更有长期危害的政策,必然为祸未来30年或者更长。”


或许记者过于激动了,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是,目前中国足球的困境始于十七八年前围绕奥运战略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取消升降级带来假赌黑横行,进而导致各方信心丧失,足球青训完全停滞,而且未来国足10到15年内恐怕难有批量优质球员出现,套用一句话说,你以为你看到的是最差的一届国足,但实际上你看到的是未来10年甚至15年最好的一届国足。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1张图片


所以,当时的一系列政策,看似只是影响了一时,但因为对青训的伤害,为祸30年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在这样极为深刻、触目惊心的教训面前,我们目前的每一项政策都需要慎之又慎。


言归正传,我们来全面讲述,为什么有关30岁以上队员的限制政策,会是一项影响极为负面的政策。


先讲四个故事——

两个30岁老队员,及两次拉横幅讨薪


这是两个中乙球员的故事,故事的两个主角是淄博蹴鞠的两名球员,一名是杨雷,一名是张丰羽,他们都是89年龄段的球员,今年已经属于“30岁及以上的球员”。


2019中乙第五轮,淄博蹴鞠1比0击败大连千兆,杨雷在上半场打进了唯一一个进球,这是一个精彩的头球,但进球后不久,杨雷被换下,赛后检查显示,杨雷在开场几分钟就撕脱性骨折——韧带撕裂加骨折,但他带伤坚持并在第15分钟打进这个唯一制胜球,随后才被换下场。


在2019赛季,作为中后卫的杨雷打进了3个进球,需要说明的是,淄博蹴鞠是冲甲热门球队,最终也仅仅是以胜负关系劣势无缘冲甲之战,然后重点来了:杨雷的身份是一名纯粹的业余球员,在2018赛季首次踢上职业联赛之前,他已经在淄博蹴鞠(当时名为淄博星期天)踢了将近10年的业余比赛,他的2018职业联赛首个赛季打进了4个进球。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2张图片


作为业余球员的杨雷,曾经做过汽车销售员等多项工作,因为业余比赛并不能养家糊口,他要一边工作一边踢球,但他最终在第29岁的时候圆了自己的职业梦想,不管是2018赛季的中乙保级战,还是2019赛季的中乙冲甲战,他的地位都非常稳固。


这一切都源于他对足球的热爱,否则绝不会在撕脱性骨折的情况下坚持比赛并且忘却所有疼痛打进制胜进球。杨雷也绝不是淄博蹴鞠的个案,这里的球员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刚刚毕业的学生,有的做着生意,但他们对足球的坚持和热爱成就了他们的梦想。


另一个球员是张丰羽,他是鲁能青训出品的球员,虽是中后卫却有着极为精湛的脚法,但他的职业之路并不平坦,没有在鲁能一线队站稳脚跟之后,辗转到了青岛中能(当时在中超)、河北中基(中乙,现华夏幸福)、山东滕鼎(中乙,后解散),2014年回到淄博帮助家里做生意,偶尔踢踢业余比赛,其中有段时间因为彻底放弃了足球,体重一度达到了220斤,再次踢球后只能凭借经验、意识和技术踢球,在淄博蹴鞠进入中乙之后,张丰羽疯狂减肥,一口气从220斤减到了不到170斤,他连续两个赛季担任球队队长,是球队的核心球员。


“因为心中一直都有职业的梦想,如今家乡有了职业球队,为家乡而战,再苦再难也值得付出。”张丰羽说。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3张图片


但明年,或者后年,如果中乙出台限制30岁及以上老将的规定,对于张雷,对于张丰羽来说,他们还能有球踢吗?他们不知道,恐怕也没有人知道,因为限制了18人名单,也意味着老队员在大名单的名额将全面消减。


除了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剥夺他们的梦想呢?


除了热爱,还有为生活而努力,同样是两个简单的例子:2019赛季中乙,吉林百嘉欠薪,球员拉横幅讨薪,赛前更是和安保人员冲突,但球员上场后仍旧进球,仍旧赢球;宁夏火凤凰球员拉横幅讨薪,但球员仍旧一如既往地赢球。


这样的一幕幕让人不禁感慨:中乙球员们的职业精神,真的是远高于中超,如果说中超球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么中乙的球员只是为了正常的生活,他们月薪最低只有1万,正常就3万,被欠薪仍旧去努力赢球,只为了增加一些“白条上的收入”,也包括他们的职业精神让他们不能去自暴自弃。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4张图片


除了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你有什么理由去剥夺他们正常的生活来源呢?


驳斥之技术层面:

限制30岁以上球员和培养年轻人无关


回到刚才的两个故事:足球的梦想,家乡的情怀,是杨雷和张丰羽这两名30岁的球员为之奋斗、流血流汗的原动力,那么,淄博蹴鞠就是一支养老的球队吗?答案恰恰相反,鲁能青训1999年龄段的几个绝对主力何统帅、刘长奇、季胜攀都是这个球队的主力,他们在中乙联赛中快速成长,赛季初,球队总经理、主教练侯志强在谈及淄博蹴鞠的冲甲竞争力时曾经表示:“我们的有经验队员是劣势,但因为中乙的U21政策,其他队是越打越弱,因为他们必须换上U21球员,但我们是越打越强,以为我们U21球员可以打主力了。”在2019赛季,淄博蹴鞠22胜3平5负,靠的就是这些“30岁及以上的球员”以及年仅20岁的年轻人。


下面,我们完全从纯技术层面来解读:限制30岁及以上老队员的规定,真的可以培养年轻球员吗?


首先,非常简单的一点,要想培养年轻球员,只需要增加中乙联赛年轻球员的比例即可,在这一点上,中国足协原有的规划非常合理:2020赛季,中乙联赛始终有2名U21球员在场上,累计4名U21球员出场;2021赛季,中乙联赛始终有3名U21球员在场上,累计4名U21球员出场,然后保持这个政策。


严格来说,以年龄制定出场标准本身就不合理,但现阶段年轻球员确实需要成长的空间,他们在青训阶段面临的是比赛数量不足、比赛质量严重不足的困境,所以比赛能力非常糟糕,比如何统帅是鲁能1999年龄段的核心组织者,但在2018赛季在为了保级而战的淄博蹴鞠踢球时,很难适应强对抗,结果技术和意识根本无法表现,但仅仅半个赛季的锻炼,他的进步就非常迅速。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5张图片


所以,所谓中乙培养年轻人,其实是让中乙承担原本应该青训时期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所以,中乙界定U21的标准无可厚非。有人说,老队员咋办?很简单,中乙扩军,提供给老队员更多的平台。


然后问题就来了:如果一名球员在21岁的时候无法凭借自己的实力踢上中乙的主力,他们又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呢?没有。所以,21岁之后的中乙球员,不管是22岁,还是30岁,还是38岁,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一支中乙球队有5名优秀的30岁及以上球员,却只能使用3个,然后再使用两个不怎么会踢球的22岁到29岁的球员,这个球队实力必然下降,中乙联赛的质量也必然下降,那么,培养年轻人如何做到以老带新?一个质量下降的中乙联赛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年轻队员呢?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6张图片


所以,这个规定是纯粹的画蛇添足,是毫无意义的规定,培养年轻人出台年轻人上场规定即可,其他的球员,22岁的或者30岁的或者38岁的,交给球队自由选择即可。


驳斥之战略层面:

歧视性政策将失去人心和生态,这才是大恐怖


必须要说的是,限制30岁及以上球员的政策,是完完全全的歧视性政策,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经济领域中,人口红利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对应的是,老龄化社会将带来较为严峻的社会和经济考验。


所以很多国家都在鼓励生育,这是客观的规律,就如同中国足球鼓励年轻球员培养是一个道理,但是,你见过一个国家出台歧视老年人的政策了吗?或者规定过了65就不管的政策了吗?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这么做,因为这将带来秩序的混乱,带来人心的丧失。


2019年11月22日,人民网发布《厚植“老有所养”的国家治理基石》文章,文章表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文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没有休止符,更需要以跑步式的姿态打造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升级版,满足好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


文章最后表示:“厚植‘老有所养的国家治理基石,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龄事业将不仅为老人和家庭带来欢乐,还将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7张图片


如果年轻球员是劳动力的话,30岁及以上的球员就是“老龄人”,国家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体现了如此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为什么到了足球领域,却非要背道而驰,出台这种歧视性的政策呢?完全想不明白。


更为关键的是:实际上在足球领域,30岁及以上的球员才是真正强悍的劳动力,因为青训问题,中国球员成熟期极晚,30岁才踢明白的球员是主流,即将39岁的王栋,即将40岁的郑智都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当一名劳动者真正成长到技艺精湛的时候,你却让他放弃或者限制其劳动,天底下都没有这样的道理。


换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孩子的父母,孩子从事职业足球,需要巨大的付出(6到19岁的艰苦青训期,各种淘汰和伤病风险,以及对应的经济付出、精力付出),然后会考虑成为职业球员后的收入,其中就包括30岁及以后阶段的收入,之后才是退役后是否继续从事足球运动比如当教练等等。如果中国足协出台30岁及以上球员的限制性政策,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敢让孩子踢足球吗?有人说,我儿子是天才球员,问题是天才球员多了去了,但没有庞大的青训基础,天才球员最后也就变成现在停球都停不好的“夹生饭球员”。


另一个角度:如果你是一名球员,面对这样的歧视性政策,足球都不尊重你,你会尊重足球吗?足球都不热爱你,你还怎么热爱足球?足协都不保护你,你还有多少心情为足协管理的国家队出战?可能有人说,国脚们又不用担心沦落中乙,但国脚的发小可能要靠中乙生活,国脚现在的队友年龄大了可能也要靠中乙去讨生活或者延续梦想,人是群体性动物,情绪是互相传染的。


再换一个角度:你伤了老队员的心了,他们未来还会去做教练吗?他们自身的惨痛经历,让他们怎么去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如果没有众多的青训教练尤其是基层教练,你搞什么青训?还能有什么青训?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8张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足球是什么?足球是国家队,是职业联赛,是青训,但足球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朝阳产业相结合的世界第一运动,国家从这项运动中可以获得经济的发展(2025年体育产业目标5万亿,足球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从业者可以在这项运动中获得生活来源和精神满足,球迷从这项运动中获得喜怒哀乐的精神体验,所以足球不止国家队,不止职业联赛,不止青训。


我们总是说中国足球靠青训,确实,只有优质青训才能支撑高质量的联赛,才能支撑优秀的国家队,但青训也仅仅是足球的一部分,只有整个中国足球营造了良好的生态圈,投资人有回报,球员有收入,家长有盼头,老队员热爱着足球,小队员向往着成功,这样的生态圈才是足球的根本所在,这样的生态圈才能孕育优质的青训,进而有高质量的联赛和优秀的国家队,而这个“30岁及以上球员的限制政策”恰恰失去的是人心,破坏的是生态。


以俱乐部为例,今年刚刚从J2联赛冲入J1联赛的横滨FC,有52岁的三浦知良(替补)、42岁的中村俊辅(主力)、41岁的南雄太(主力)、38岁的松井大辅(主力替补)、但也有松尾佑介(22岁,队内第二射手)、齐藤幸树(18岁,5球,队内第五射手),在这里,有热爱和坚持,也有新锐和希望,这才是和谐的足球,这才是足球的生态圈,这才是日本成为亚洲第一的根本原因。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9张图片


然后,这个“中乙联赛每场比赛始终不少于1名U21球员在场上,每场比赛18人报名名单30岁及以上的球员不超过3人”的政策草案怎么办呢?悄悄地撕了吧,趁着没有造成更广泛的不利影响,没有酿就惨重后果之前。


最后需要说的是,足协此次有关政策的制定、修订或完善,同样有很多的闪光点,这些我们将在政策正式公布时逐一评价;有些争议性政策,中国足协和俱乐部同样在激烈争论,我们也期待那些政策的完善;但这个“30岁及以上球员的限制政策”,因为无关俱乐部利益(或者俱乐部顾不上),中乙又缺乏话语权,球员更是完全没有话语权,所以,作为媒体的我们必须站出来,言辞激烈之处且望足协及相关人士谅解,因为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无比期待着中国足球的大发展,所以亦有责任和义务在您思虑不周之处建言一二。


编辑 | 把球给我我要回家 图片 | 东方IC&视觉中国

---------------------------------------------------------------

本微信刊载的文字内容,版权均为足球报所有,未经授权许可,其他媒体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改编,请联系足球报新媒体事业部。

邮箱:[email protected]

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足靠青训,但足球的根本是人心——驳中国足协“中乙30岁球员限制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