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被诱逼接客还贷 网贷平台在利益驱动下丧失了底线

“校园贷就是一个泥潭,我现在越陷越深。”近日有媒体报道,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了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将近6万元。个人理财!》》

“不要任何人担保,只要动一动手指,在网络上填写相关资料,就能预支消费;只需学生证和身份证,就能贷款上万元!”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贷款平台在校园内迅速发展。有人开玩笑,“车胤囊萤夜读、匡衡凿壁偷光”,那是因为他们没赶上校园贷的好时光。有了信用消费,解了燃眉之急,需求来自市场,供给并无原罪……有统计显示,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截至去年,规模已突破800亿元。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走进校园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部分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于刺激消费和控制风险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产生了严重后果。“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校园贷借来的钱花着爽还着却很苦,不少“天之骄子”纷纷中招。卖房还贷者有之,被逼精神崩溃者有之,甚至还有女大学生被诱导靠“接客”还贷。“校园贷”制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

校园贷市场的发展,几经风波。自2002年开始的“大学生信用卡时代”,因透支现象普遍导致银行坏账等问题,经2009年整治后以商业银行信用卡退出校园而告终;2013年网贷平台进入校园,迅即野蛮生长发生了多起恶性事件,在2016年教育部和银监会对其联合整治后,许多机构退出市场;今年5月底,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校园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明确提出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杜绝校园贷欺诈、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行为。但是现实是,不少民间资本取代了银行,以网贷平台的方式继续向学生发放校园贷。而这些网贷平台不仅缺乏监管,更是在利益驱动下丧失了底线。他们不仅在利息上远远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在“担保”及讨债手段上更是逾越了法律边界。

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整治之难,源于该市场的特性。其一,大学生消费是个增长较快的市场,是个很有吸引力的市场;其二,大学生的收入来源有限,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少部分靠助学贷款和社会资助,兼职和打工收入有限且不稳定;其三,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存在误区,存在攀比心理,消费缺乏计划性。总之,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意愿与收入严重不匹配。基于这些特点,为追求利益,那些不正规平台就此浑水摸鱼、乱象丛生。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校园贷日渐被异化,必须扭正其发展航向。一个正常的校园金融生态应该是:债务违约的大学生自己承担责任;违规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自担亏损;但金融监管部门要做好金融教育,及时惩罚金融机构滥发贷款于前,利用暴力、株连手段追债于后。校园贷固有其风险,但它不能,也不该是高利贷。监管部门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是,要避免校园贷引发的悲剧,仅靠银监会的指导意见是远远不够的。整顿墙外的金融市场固然要依靠法治,墙内的高校亦要查漏补缺。这首先需要学校对学生加强风险与法治教育,一方面让学生们意识到虚荣带来的一时之快或将给一生带来污点,必须远离校园贷;另一方面让学生们知悉非法高利得不到法律支持,陷入相关纠纷时,需相信法律并拿起法律武器;而更重要的是,司法机关应对校园贷所涉及的传播淫秽物品、侮辱、敲诈勒索等犯罪进行严厉打击……校园贷是网络时代社会的新现象,对于这种新的问题,新的现象应该怎么去回应,需要做一个很好的评估、研究,作出相应的对策,只有各方齐力,才能消除校园贷非法模式的生存土壤。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大学生被诱逼接客还贷 网贷平台在利益驱动下丧失了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