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考文学
排版 | 考文学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所指及研究对象
1、时间所指。
从时间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在中国出现的“文学思潮”。这里特别提到“时间”的所指,是因为,“现代”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特指,特指五四至1949年这一时期。
2、内容所指。
从“内容”上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指的是什么呢?
这一点国内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现代中国文学中出现的某种社会思想倾向。
但在实际研究中又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内容的所指理解得很宽泛,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五四以后中国各种文学事实中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
另一种则将其所指理解得相对狭窄,认为是指五四以后中国现代文坛出现的各种有特色、有一定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文学主张。
由此也就形成了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不同的研究格局。
前者(即宽泛的理解),既从理论形态出发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又注意结合一定时期有影响的、能体现某种文学主张的创作进行阐述,在两者的结合中揭示现代中国各种“文学思潮”的内涵、特点、规律。
后者(狭义的理解),则主要以各个时期有影响、有特色的文学主张为研究对象,着力从理论形态中剔析各种文学思潮的特点、规律。
体现这两种格局的代表性著作: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上海生活书店1939年。(后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再版。)
这可以说是最早系统地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专著,影响也很大。本专著就认为“文学思潮”主要指文学主张。本书的研究对象就主要是理论主张。这部著作,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值得参考。
2、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7月。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对象。观点则代表了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大陆学术界“社会学与历史批评”的基本倾向。
3、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也主要以理论主张为研究的对象来阐述“文学思潮”的特点。本书标上一个“流派”,是很有匠心的。在研究理论时,主要谈“思潮”;研究创作时,又注意谈创作。
4、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既研究理论主张,又注意创作。因为是“思潮流派”的论集。
5、刘增杰等《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1-6卷)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包括《悲壮的沉落》、《晨光微明时分》、《从新潮到奔流》、《战火中的缪斯》、《风雨历程》、《喧哗与骚动》。这套书,也是既注意研究理论主张,也结合创作。
6、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学林出版社1993年。也是将理论与创作结合起来阐述的。
7、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收入的是国外现代文学学者的文章。既谈理论,也谈创作。
8、黄曼君《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要是理论主张的论述。
还有一些专题研究的著作,也标有“××文学思潮”,也无非是上面两种研究格局,
如艾晓明的《中国左翼文艺思潮探源》侧重理论方面。
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则主要以创作为主而结合一定的文学主张展开论述。
那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内容的所指到底应当怎样界定呢?要界定它,我们先来看看“思潮”这一名称的外文。“思潮”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外来的。
“思潮”的英文名是:a trend of thought . (or an ideological trend) “文学思潮”:a trend of thought in literature.
从“文学思潮”这一概念本身的所指来看,我们发现,它的范围主要是指文学的“思想倾向”。而文学,我们知道,它又主要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理论形态,包括文学的一般原理,文学的主张及在原理与主张指导之下所进行的文学批评。
一种是创作形态,包括一切以人为本源,以生活为基础的表情达意、叙事写人的语言艺术。
我们所说的“文学思潮”,就是指由以上两种形态所显示出来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有一定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不管它具有什么价值内容(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也不管它具有什么价值形态(历史价值形态,现实价值形态,艺术价值形态—用形象来表达思想倾向,唤起人的想象,给人美感等,理论价值形态—逻辑、推理,讲道理的形态,文化价值形态——一定民族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弘扬与反叛),它的存在,或曰,它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能成为一种“思想潮流”,都必然具有三个条件:
一是,一定的哲学基础。或唯物,或唯心,人本主义、唯意志论(战国策派的)、生命哲学、科学哲学与新人文主义(梁实秋)。不管倡导者自身是否意识到,在客观上,都是有哲学基础的。
二是,较为明确和大致相同的文学主张。这些主张的形态、内容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复古、革新、唯美、为人生、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等,但一定必须是“明确”的,有的即使自身存在一定的矛盾,如“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主张,但在主要倾向上却必须是一致的。
三是,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或创作。
由此,我们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所指”作一个小结了: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指从五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中国文学的理论形态,或创作形态中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
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研究对象
“五四”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中国文学领域中,各种以理论形态,或创作形态出现的、有一定影响的思想倾向。
其中,“理论形态”又是主要的,这是因为,它明朗、确切,在思想倾向上的规范比较严谨,而相对来说,创作中的思想倾向就较为“多义”,不那么严谨。这主要是由创作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一部作品的思想倾向,往往不会只有一种(如《阿Q正传》、《女神》等)。
同时,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考察,有一些思想倾向鲜明的“思潮”,往往是有理论没有创作(如“复古主义文学思潮”),有的即使有几篇创作,却难成气候,如,以林纾为代表的复古派,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等。而有创作没有理论的“思潮”,则几乎没有。
所以,从理论形态,我们完全可以有效地窥见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思潮的基本面貌。
4、“思潮”与“流派”的关系
“文学流派”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在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方面倾向大致相同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派别(school)。一般说来,流派,一定具有“思潮”的内容(如文学研究会),而“思潮”,则不一定以流派的形式出现。如个别人提出的主张,有影响,并成为了一种潮流,但它(这种潮流)和它的倡导者,却不属于哪一派。最典型的是鲁迅。
两者的外延是有区别的,这也就决定了两者的研究对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学思潮”主要研究“文学的思想倾向”,“文学流派”,则既要研究思想倾向,还要研究相应的艺术倾向、艺术风格等等。
关于两者的区别,我们不妨提一下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它的英文是Main currents in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译为“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是十分准确的。Current一词,虽然也有“倾向”的意思,但原意和主要意思是“流”——水流、电流、趋势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从本书的研究对象看,它既研究了思想倾向,更注重研究了作家及其创作的风格、个性特征等。
二、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本质及特征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主要特征。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本质是什么呢?概言之,是在特定时空中,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文化思潮。
在这个问题上,人们过去一般认为,所谓文学思潮,它的本质是“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如陈辽《新时期的文学思潮》第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孙书第《当代文艺思潮小史》前言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陈辽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41页也如此认为)。这种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太宽泛了。
因为“社会思潮”太杂,一切思潮都可说是社会思潮,如下海、追星等。我将文学思潮的本质界定为“文化思潮”,在我看来是较为切合文学思潮本身特点的,因为,文学本来就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具有文化的各种品格,而不一定具有“社会”的各种品格。加上文学,主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文化,所以,如此界定更好些、更明确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它具有什么特点呢?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它有崭新的历史与逻辑的基点
或曰它是建立在崭新的历史与逻辑基点上的文化思潮)。
这个历史基点就是“人的发现”;逻辑基点就是“人的意识”。这一点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最根本的特征。它与传统文学和文学思潮的不同就在这里,它的现代化的内在规定性也主要在这里。历史的比较和回顾告诉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潮,在它兴起的时候,引导它与传统决裂的路标就是“人的发现”与“人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学思潮与整个传统文学的发展一样,都是建立在一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基础上的,这就是“文以载道”,而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潮却从一开始就反这一原则。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对这一原则的批判最为猛烈。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学革命的“宣言”中就说,所谓“须言之有物”,“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以更激烈的言辞说道:“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
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也说,古人以为文当载道,其实“不知道是道,文是文,二者万难并作一谈”。
那么,新文学的基点在哪里呢?1918年,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的发表,已将这一问题点明了,那就是人。以人为中心展开新文学的追求,以人为起点,让新文学走向新世界。正是从人的发现开始,新文学和文学思潮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面:唱出人的赞歌、人的欢歌、人的悲歌、人的哀歌、人的壮歌;正是从人的意识出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学思潮分道扬镳了。
所以,要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特点,我认为,这是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包括展开的针锋相对的斗争,都与这一根本问题有联系。如,“复古主义”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思潮的斗争就是如此(是载道,还是写人)(这一点,过去人们还没有深入研究过)。
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否注目人,成了现代中国各种纷纭复杂文学思潮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则构成了现代文学各种思潮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最内在的尺度。“怎样看人、写人、为人”和“是否注意人”,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思潮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五四是‘个人’;30年代是‘阶级’;40年代是‘民族’。)它也直接的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和思潮的发展。
2、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直接受到了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又一个重要而明显的特征:开放性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形成、发展的整个历程,它的各种理论形态与创作形态,它的所有成就与存在的缺憾,可以说,都与外国文学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多元性、持久性、紧密性,就赋予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以前所有中国文学思潮很不相同的“开放性”特征。
只要扫描一下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思潮,我们就可直观地发现这一特征的重要。“五四文学革命”中各种“新思潮”,无不是外国文学影响的结果;30年代左翼文学思潮、现代派文学思潮等也多是如此。
这种“开放性”的特征,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始终葆有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能够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学思潮对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这种“开放性”特征的几个规定性:
一是,它是自觉地吸收外来文学思潮,自觉地“开放”,不是被动的。
这种自觉开放、自觉地向外国文学和思潮学习倾向的产生,主要有客观与主观两个原因。客观原因是国门已洞开;主观原因是新文学的先驱们具备了自觉接受外国文学和思潮的主体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他们的“双重智慧”。正因为他们具备了这一条件,也就使他们有了这个信心。这一点与近代文学有重要的区别。
二是,它是在全面地“开放”中又有选择。这种选择的标准非常特别:它常常不是以文学自身的需要为标准,起码可以说,主要不是以文学自身的艺术需要为标准,而恰恰是以社会的发展需要为标准。如“五四文学新潮”;“左翼文学思潮”等等。
具体的还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等。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同人大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倡导、引进新思潮的直接目的,往往是为了使文学更好地为时代和社会服务。
三是,“开放”的局面曾因各种原因被中断过,特别是当“抗战”以后,中国分成了两个政治空间,这种中断就更明显了。
但不管怎样,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潮的“开放性”,仍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不可能不研究它们与外国文学和思潮的关系。
3、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反传统,一方面又割不断对传统的眷恋,这也就构成了它自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反映在“文学思潮”中,也就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民族化”的复杂特征。
这种复杂特征的基本内容就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有两种“民族化”的思想倾向:一种以鲁迅为代表,是在现代化的基础上的民族化思潮;一种以赵树理为代表,是在粗糙的民间文艺基础上形成的、以“为工农兵”为特征的文学思潮。这两种文学思潮也都直接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4、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政治化、社会化特征十分明显。
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思潮的兴起,往往不仅具有社会原因,有时,还有鲜明的政治原因,如“左翼文学思潮”、“工农兵文学思潮”。这也许是现代中国文学和思潮的一个最复杂的特征,也是一个最难谈清楚的特征。同时,又是应当给予澄清的特征。对这一特征,简单地肯定与否定都不能有效地说明问题,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当说,这种特征既有积极的价值,也有消极的价值。积极性价值表现在,它使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能在社会、政治的背景下得到考验,检验出那些更符合中国社会、文学发展的实际,从而得到长足地发展,也使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切积极的文学思潮,都有一个较充分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
而各种积极的思潮由于满足了一定时期的政治、社会的需要(如抗战),自身的活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证,如工农兵文学思潮等。消极性表现在:在一定范围内抹杀了文学思潮的个性,也带来了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一些失误,最明显的是左翼文学思潮、工农兵文学思潮。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特征?除了显在的社会原因外,更深层的原因是:
①哲学的贫困。
②宗教的缺席。
三、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基本矛盾
就是现代化与民族化。
这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矛盾是一致的。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价值目标几乎都是这“两化”。引进外来文学和思潮,为了现代化;面向民族文学吸取营养,面对大众展开艺术的追求是为了民族化。这“两化”的处理、协调,一直是左右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杠杆,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取得的成绩与留下的缺憾,都是由于这两者关系协调的结果。(例子:五四、左联、解放区文学思潮。)
这“两化”的处理与追求的根本目的又是为了人,即,是围绕着“为人”(个体、群体)展开的追求。在这个目的的制约下,艺术上的这“两化”,都被自觉或不自觉地“人化”了。(如,白话文学思潮——用白话是一种艺术形式的现代化,但,用白话的目的是因为,①便于人表情达意;②便于人接受……。“左联”、工农兵文学思潮等。)
这一对基本矛盾,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在自己发展过程中的两条线索,也犹如人的两条腿,那一条腿的步伐不对,或那一条腿出了毛病,就直接影响这种文学思潮的价值。相反,当这对矛盾处于协调状态时,文艺的园地就是百花盛开的,文学思潮的发展也是蔚然壮观、美不胜收的。
而中国现代文学中,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真正能被人们接受、真正代表中国现代文学主流的思潮,都是这一对矛盾处理得较好的思潮。如,人本主义思潮(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所代表的)。反之,则缺乏生命力,如,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一味模仿外国,丢掉了“民族化”,有人说,李金发只有“现象”意义——我们讲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潮要讲到他,但,他的很多创作没有文学的价值。人们之所以如此说,关键可能就在这里。(这一方面过去研究得不充分。)
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两代知识分子
1、与以鲁迅为代表的第一代知识分子
这一代知识分子既是文学思潮理论方面的倡导者,又是文学思潮创作方面的实践者,所以,他们掀起的文学思潮,具有丰富的内容。加之,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主体条件,他们所掀起的文学思潮往往具有世界意义,与世界各种现代性的文学思潮一脉相承。他们的主体条件就是双重修养、“双重智慧”。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二代知识分子
这一代知识分子因为主要是从事实际社会革命活动的政治思想家,他们主要是从社会政治的需要出发看待文学问题的,而且,主要是以政策、方针的形式提出文学的价值目标的,所以,他们所掀起的文学思潮,在理论形态上十分单纯,而创作形态方面所形成的文学思潮面目又较为复杂。
而这种复杂不是与“丰富”相联系的复杂,而是常常呈现思想与艺术二元分离的状况。同时,这种文学思潮往往呈现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民族、地域色彩,与世界文学思潮没有什么联系。如,工农兵文学思潮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