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的沟通者

最伟大的沟通者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催眠之声伴随你》读后感:

1,艾瑞克森(1901~1980)传奇的一生本身就是最好的励志催眠故事,被誉为最伟大的沟通者,至今无人能超越的催眠大师。

2,艾瑞克森17岁患小儿麻痹,几近病危,但通过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生存渴望,从死亡边缘重返新生。这让我想起来另一位伟人-霍金,同样是在生命最蓬勃的时期患上了痛苦的绝症,但同样都是勇敢的与病魔战斗到最后。同时艾瑞克森也是一个色盲,只喜欢紫色。这些不影响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却反而铸就了超凡的洞察力和直觉能力。

3,艾瑞克森对人细微的身体变化有精确和敏感的把握,能通过不自觉的行为体察到人的心理活动,甚至比被观察者自己都清楚。

4,每个患者在艾瑞克森看来都是不一样的,每次治疗都是采取不一样的方式,通过不易察觉、不被抵触的切入点开始治疗。

5,他的洞察力来自于“我与你”的非凡境界,从来不预设结果和想当然,用“无我”的态度真诚的面对任何一个“你”。

1,本书中所陈述的故事,都是依据艾瑞克森个人及临床的经验,他可能讲的是一个有某种问题的当事人,以及他帮助此人改变和克服难题的方式,或者他也会诉说他自己的故事——也许是来自他早年的经验,他以此方法恰当地描述他所要表达的重点。

2,百年来科技文明快速发展,由于对物质世界投注太多关注,导致人类大部分的精神活动,侷促在表浅的意识层面上,相较之下对潜意识这个深邃广阔的意识深海,却忽视不见少有认识。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广泛,遍及了思想、情绪、行为以及身体状况。潜意识潜藏着过去经验累积的病态信息,是造成大多数人生命局限而苦痛的主因。但潜意识亦隐含着庞大有力的生命潜能,亟待人们去探索发掘,以开扩生命的视野和格局。

3,艾瑞克森是位精神科医师,美国百年来催眠治疗领域的泰斗,他是利用催眠快速处理心灵问题的翘楚。

4,这本《催眠之声伴随你》收录了数十篇艾瑞克森多年来对求诊者及求教的学生所述的故事,记录其对个桉敏锐直觉而创造出来的策略治疗。

5,第一章  改变潜意识心智

我们往往会在催眠状态中开放地迎接艾瑞克森经由故事传递的讯息与影响力。他认为如果听众竟「遗忘」了某个故事(对故事情节有健忘反应),这故事的功效可能更为深远。

6,凡是在内疚与狭窄的生命观中挣扎受苦多年的个桉,得透过这些故事汲取艾瑞克森自由自在、欢庆生命的生活哲学。

7,在催眠状态中,催眠者与被催眠者的人际分界遭到了废除。因此,当被催眠者聆听催眠者的声音时,那些话语彷若来自脑海深处——像他自己的内在声音一般。这确实符合艾瑞克森式的治疗过程,艾瑞克森的声音将会转化成你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将会如影随形般与你同在,不论你身在何处。

8,习惯运用艾瑞克森教育故事的心理治疗师,极可能会发现在处理桉情过程中的恐惧焦虑已不若往日那般严重,于是可以更加专注地应对眼前难题——协助

9,床必须与睡眠或性爱活动有关,如果他了无睡意,便该立即起身至客厅读书报或看电视。

10,第二章  个人励志故事艾瑞克森经常运用早期儿童发展的历程《学习辨识自己的手、学习站立、行走与说话等发展阶段》,建立当事人对成长过程的认知。

11,我开始观察四周人群与所处环境。我立即察觉到我的姊妹在口中说「是」的同时,意思却可能是否定的。她们往往伸手给对方一个苹果,却又同时扣住苹果不放。我随即展开有关非口语讯息与身体蚕言方面的研究。

12,曾自问:「我能如何娱乐自己?  」他随即描写自己如何藉机发展敏锐的观察能力,并且进一步表达在深入学习后的喜悦——获知原属于潜意识领域的讯息着实令人快慰无比,

13,这正是他进行催眠工作的主要途径——利用想像以及各种意象引导对方进入恍惚状态。他随即乘着听者的想像之翼展开诱导,并且设法集中听者的注意力。

14,西格对这故事的评语是:「艾瑞克森相当懂得如何与你的注意力以及他自己的注意力玩耍。描述所有故事过程中,他均笑得很开心。他自己玩得愉快并急于邀请你与他共同嬉戏。如果你毫无玩耍的兴致,那将是你个人的问题。他依旧会提出邀请,却不至于因你的拒绝而恼火。

15,艾瑞克森对众人的潜意识状态知之甚详,一旦你表现出某类语句或象徵时,他往往对你即将产生的相关联想瞭若指掌。事实上,当你仔细观察某人时,你确实不难获知对方心中的各式联想,你因而可以针对这些联想追根究柢。

16,业,到了八月份的某一天,我听到三位医生在隔壁房间对母亲说:「男孩活不到明天早晨。」(艾瑞克森在十七岁那年首次受到小儿麻痺病毒严重侵袭)。一向健康的我,对罹患小儿麻痺一事感到愤怒异常。我们的乡村医师与两位芝加哥的专业大夫进行会诊。尔后,他们对我母亲说:「这男孩活不到明天早晨。」我怒火中烧。他们瞻敢告诉一位母亲她的儿子活不到明天早晨!此举实在可恶至极!

17,他回答:「我只不过运用了唤醒人心的方式,将他俩带入轻微恍惚的反省意境。我质问他们:「为何不好好享受生命:你们足足吵了三十年了。我以为婚姻生活应是快乐之源。更何况,你们已经没有多少年可以享受彼此相伴的日子了。」他们就此大彻大悟。许多心理治疗师总认为,他们必须引导求助者改变以及协助个桉改变。在我看来:心理治疗就像在山顶上展开滚雪球的游戏。一旦雪球滚下山坡,必将愈滚愈大,终至变成一场符合山脉形状的雪崩。」

18,第三章信任你的潜意识

他强调潜意识是储存各类回忆与技能的宝库,即使历经数十寒暑,属于年代久远的知识讯息也能呼之即出。

19,名句:「替我们招惹麻烦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物,而是我们自以为知道的事物。」艾瑞克森总不忘再多加上一句:「那些我们明明早有认知,却自以为一无所知的事物为患更大」。

20,催眠实在不该是桩费劲的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你对自己引入进入出神状态的能力有所肯定,并且对个人的声音充满信心。

21,艾瑞克森传达出两项讯息。其一是催眠意境其实是所有人或多或少均曾体验过的恍惚状态,并无特殊之处。其二则是催眠意境充满了属于异国风晴的魅力。第四章  间接暗示法

22,各位请牢记,当我们进行催眠疗法时,潜意识赋予文字的意义非常精确。各位终其一生都在学习,不断将所学的知识转入潜意识中储存;而且习惯自动取用这些学习成果。当你尚

23,艾瑞克森充分说明了十五世纪名人帕若瑟舒斯(paracelsus)阐述的格言:「人想像自己将成为何等模样,就果真会变成那般模样;他正是他想像中的人物。」

24,第五章  克服习以为常的极限

我解释:「现在,你可以获知个中道理了。你就像走在水泥地上一般,轻鬆越过了那片滑冰地。当你试图走在冰上时,多半会不由自主地绷紧肌肉——像是随时准备摔跤似的。你早已预设后果,果真就会摔个四脚朝天。如果迩呈不迟疑地将重量置于双脚——就好似行走在乾硬水泥地上一般,你绝不至于滑倒。你不敢将全身重量置于双脚,且老是提心吊胆地绷紧全身肌肉,将是导致摔跤的真正原因。」我足足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发现这番道理。你是否曾经在上楼时多次以一隻脚为重心,不断踩着相同的步伐前进? 其间过程一定颠簸不已。若以这种方式下楼——你八成逃下过跌断腿的命运。只不过,你一向对个人心中的预设立场毫无所觉。

25,体验即发生在当事人下再以惯有的心智状态与紧张反应做出回应之际.旧有的心智状态已被认知所取代。当事人转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走过平滑如镜的覆冰地带。他开始以全新态度迎接新的「滑熘」情境,而下至于老是带着先前「跌倒」的经验引发的恐惧之情,面对新考验。

26,避免运用惯常的认知与观点至关重要,为达此目的,艾瑞克森遂促请故事中的老兵闭上双眼。一旦当事人无法得见眼前情境,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完成任务。眼见危险处境会使他的身体产生知觉方面的反应,从而令他採取错误的应对

27,我接着又对她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我要你也回我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桉。这个问题是:如果你正在厕所中排尿,一位陌生男子却在门外探头探脑,你会做何反应? 」「我会当场僵住! 」一对了,你会僵住——并中断排尿。现在,你已明白自己一向毫无所察的内在既有知识了。换句话说,你终于知道自己可以在受到特定刺激的任何时候,主动中断排尿。

28,我认为认真对待个案,设法满足他们内心的期待是非常重要的事。千万别运用冷峻的判断衡量个案的处境。你必须深切体认人们需要有所学习,而你并不足以教导他们必须学会的一切。他们绝对有能力自行学习许多事物,前文中的个桉即是最佳例证。更何况,处在催眠状态中的个案一向非常谦和有礼。

29,对这位个桉来说,增加体重已不再是她对减吧成功的反动,或是个人所渴望的某种发洩过程,它变成了被强迫完成的工作。因此,诚如她先前怨恨自己必须进行减肥一般,现在的她转而无法忍受必须增加体重。

30,许多深受体重困扰的人士均拥有类似反应,他们的容忍度有限,只要体重上升至某一程度,便急切感到非得减吧不可。艾瑞克森则令此容忍极限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他强迫个桉超越能够容忍的范围。反转固有模式(或以逆向观点看待事物)的策略,是艾瑞克森偏好用来改变个桉心智结构的有效途径。

31,如我们再三见到的情形,这可说是艾瑞克森进行心理治疗的基本方式之一设法启发一项微小的改变。

32,这故事的重点在于:艾瑞克森深信所有的人内在均深藏着解决问题与歧见的能力与资源。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不过是一点轻微改变所造成的刺激而已。

33,当他在催眠状态中成功地想像房门关闭的情景时,我确实起身关上了房门  一点又一点地逐渐关闭,直到房门完全掩上为止。总之,令他先行想像之后,我即逐一关上了房间的每扇门。在具体关门之前,我总是先让他想像房门关闭的情景。我会将敞开的房门称之为牆上的裂缝,并且说:「现在,且让我们癒合此一裂缝,一点又一点地让它在坚实的牆壁上消失。」

34,而当我着手转变你内心的图像时,你将视门户有如你背后牆上的裂缝。催眠治疗的优势正在于此。你可以令处在催眠状态中的当事人,活灵活现地想像宽阔的大门口有如牆壁上的裂缝。

35,第六章  重新建构

华兹拉韦克、韦克兰与费司克在《改变》一书中说道:「重新建构意味着改变原有的观念或情绪架构,或是转换有关当下处境的观点——将整件事置于符合相同情境中各项「事实」的另一框架中加以审思,从而彻底改变其意义。」

36,塔特斯的话:「困扰我的并非是事物本身,而是我看待它们的观点。」他们同时指出:「我们的世界经验,总基于我们对事物分门别类的认知过程。」以及:「一旦某事物被归入某项类别,便很难被同时列属另项类别。」藉由重新建构过程,我们一旦眼界大开,开始眼见「得以转换的类别属性」时,便很难再回复到先前深受局限的「观点」。

37,我说道:「当然,你一定不能落伍。我认为赶时髦对女孩来说非常重要。你已经落后其他女孩很多了。她们早已拥有十分丰富的啃指甲经验。所以,我认为若想赶上其他女孩的时髦行径,你得每天花够长的时间咬指甲才行。我推想你若能每天啃指甲二次,每次十五分钟(我提供她闹钟),而且在固定的时间内练习,你应该就可以赶得上此番流行风潮了。」她起初十分热中此道。随后则逐渐开始推拖练习时间。到了某一天,她告诉我:「爹地,我决定在学校展开一项新风潮——留长指甲。」艾瑞克森却将赶时髦行径转变成令个桉难以忍受的严格考验。他经常利用这种途径对付个桉的症状——令保留症状变得比去除症状更令人厌烦。

38,她所需要的只不过是对自己的雀斑进行正面情绪的反应而已。当时,我刻意激怒她,并令她的头脑气得一片空白,随后即有机会对雀斑产生良好的反应。由于我告诉她我知道她在何处偷东西,以及偷了何物,而且握有证据。一旦真相大白后,她自然鬆了口气  !小偷指控原是玩笑一场:整件事于是变得极为有趣。而她确实喜欢肉桂捲、肉桂麵包以及肉桂饼乾,我让她的雀斑自此有了一个可爱的新名字。

艾瑞克森对此「肉桂脸」的故事进行评论:「你应该知道其中的关键不是你做了什麽或你说了什麽,而是个桉做了什麽以及个桉所领悟的重点。」

39,艾瑞克森精于利用挑战个桉、困惑个桉,或是激起个桉不悦的情绪等方式,协助个桉寻获行事的新标准。如此重新建构的程序,往往与当事人的心智结构与信仰和谐一致。在「汽笛豆」的故事中,他设法确认个桉自我认定的信仰虔诚。面对「肉桂脸」故事当中的小女孩时,他採取了适合处理孩童问题的有趣态度。而当治疗乾癣个桉时,他则以挑战的方式对应个桉敌对的态度与竞争倾向。那位深受乾癣困扰的个桉,终于意识到她内在的愤怒情绪。她体认到艾瑞克森是对的,她果真有许多情绪。在潜意识层面中,她于是联想到艾瑞克森所作的另一项宣告也可能是对的——她的乾癣可能只有想像中的三分之一。她的身体立即有所反应! 绝大部分的红疹就此消失。至于当「肉桂脸」听到自己被称为「肉桂脸」,而非真的被指控为小偷时,她轻鬆地笑了。从此之后,每当她想到自己的雀斑时均会忍不住地微笑,原本的憎恨与愤怒,转而被愉快的感受所取代。一如艾瑞克森的解释:「整件事逐渐变得极为有趣。」如此有趣的情境,即使当她离开艾瑞克森之后依旧存在。「汽笛豆」的故事中,个桉的处境被重新加以建构,由失控的窘境转化成理应赞美感谢的情境! 她竟拥有如此美妙的掌控能力,能够在排出气体的同时,充分保留直肠内的液体与固体物质。她甚至被怂恿刻意练习如此绝妙的掌控能力,以及赤身裸体地在公寓中载歌载舞欢庆上天的神奇化工。当然,就肤浅的层面来说,由于艾瑞克森充分允许她尽情放屁,此举就此解除她原先的自责(认定放屁是项可怕的罪行)。艾瑞克森也相当尊重她的禁忌——他建议她私下练习,而非在大庭广众前公开放屁。

40,第七章以经验为师

心理治疗的主要功能不外乎推动潜意识,尽情利用它所储存的各式智慧。

41,自经验中学习的教育价值远胜过理性方面的学习。当你趴在钢琴座椅上时,同样可以学会游泳的一切基本动作,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节奏、呼吸、头部、臂部、脚部动作,以及其他各项协调动作。

42,第八章  主导你的生命

艾瑞克森老父发生事故前所说的那句话:「嘎,我忘了带帽子了。」应来自于潜意识的认知——在他的大脑内发生了事情。

43,艾瑞克森也常会连带分享他父亲对疾病所持的态度——老人家将疾病看成生命粗食的一部分。粗食一向是健康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44,第九章  留住纯真的眼睛

事实上,在诸如此类的教育故事当中,艾瑞克森总下断强调着眼于「此时此刻」的价值。当读者在街上行走时,即很可能容易联想到本书内的某一个故事。而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就以全新的眼光观察正在进行的事。

45,第十章  用心观察:留意特异陆

六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吃营养食品时,常会观察母亲的神色。如果身为母亲的人心想:「这是什麽鬼东西——恶心死了。」婴儿便会由母亲脸上读出了标示,立刻将食物吐了出来。

46,你们知道,每当有个桉指出我不明白痛苦的滋味,以及不知道身为残障者的感受时,我确知他们是错的。我心知肚明箇中滋味,但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各位,打从我高中毕业后瘫痪至今,身体的残障从未对我形成任何干扰。我曾经除了眼球之外全身动弹不得,但我却因此学会了身体语言。

47,她坐下时脚踝交叉,我无法表演如此坐姿。她的右腿伸过左腿之后,右脚便绕着脚踝处缩拢,状似完全被锁住一般。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凡是有祕密情人的妇女多半会以此方式锁住自己。再者,她将「出国」(abroad) 音节分开,说成了「婊子」(a- broad),足以证明她确实有外遇。

48,「我觉得应该告诉你,我并不相信诸如心灵感应之类的超心理学领域有任何科学根据。我同时认为支持这些神祕论点的证据,往往基于错误的逻辑推理与资料分析,其间非但充满了偏颇的解释,也忽略了许多具体的知觉讯号,甚至可说是一种欺诈行为。

49,第十一章  治疗精神疾病

艾瑞克森具体说明了引发微小改变,以及逐渐扩充改变范围的治疗原则.我们在许多情境中均可得见艾瑞克森此项作法——尤其是在他治疗恐惧症过程中,如此循序渐进的治疗取向历历可见。

50,第十二章  操纵与着眼未来

51,第十三章  教导价值与自律

星期六晚上,我刻意提供许多精彩刺激的游戏,令他玩得坚尚采烈又精疲力竭。除此之外,我还特别附赠一项特权,让他随自己意愿爱玩到多晚就玩到多晚。到了午夜一点钟时,他终于表示:「我想我该上床睡觉了。」

我由他自由上床入睡,到了半夜三点时,我因某种巧合醒了过来,随即前去叫醒罗勃,并满脸歉意地向他表示忘了提醒他当天得将垃圾拿出去。我恳请他立即穿上衣服将垃圾拿出去,他十分不情愿地下床更衣。我则再次向他致歉,他依言将垃圾拿了出去。完成任务后,他重新换上睡衣上床睡觉。我确定他睡熟后又再度唤醒他,这回我的态度显得更加内疚与抱歉。我告诉他,我实在不知道怎麽会有包垃圾被遗漏在厨房内忘了拿出去,他可不可以再次下床更衣,将那包被遗漏的垃圾拿出去?他不得不遵命行事,将那包垃圾拿出屋外丢入小巷内

52,在提供有助于孩子发展健全良知的资讯过程中,艾瑞克森刻意避免使用有关「禁止」、「应该」,以及规范之类的描述。他以其一贯的态度强调学习的价值。此处他採取的立场,与先前另一个故事如出一辙——均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而非怒气冲冲地)呈现教训。

53,艾瑞克森在此示范了一项用以惩戒子女以及治疗个桉的重要原则。他绝对不会应对方的要求行事,而是视情况所需做出最合宜的应对。在他教导罗勃遵守语言,负责拿出垃圾的桉例中,我们即曾领教过此一态度。在那项桉例中,他刻意在夜半「提醒」罗勃应负的责任——因他知道这类提醒势必令人印象深刻。

54,一九八〇年三月二十七日星期四,我位于纽约的办公室传来恶耗——接获通知艾瑞克森已溘然长逝。当时,我正在犹他州的滑雪胜地雪鸟城度假。闻讯之际,首先浮现脑海的是贝蒂.艾瑞克森的身影,于是我立即去电致意。

55,正符合其生前曾一再提及的渴望——在家人、朋友的垂顾下,含笑撒手人寰。艾瑞克森享年七十八岁。

56,一九七九年八月,米尔顿.艾瑞克森慷慨允诺让我着手进行一本有关他的「教育故事」的著作。同年十一月间,他终于愿意与我共同创作此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伟大的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