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learning17015 将书读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Keeplearning17015 将书读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威林厄姆教授的著作,豆瓣高达9.4分的推荐,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属于神作,必读之书。

国内教育界大V,比如开智社群中对于教育有几本必读的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看见成长的自己,注意力曲线,元认知,刻意训练,成功、动机与目标。会大大拓展你对教育学习的认知。其中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读书可以作为起点,升级你自己的操作系统。

为什么我们不喜欢上学,是因为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

一、大脑思考的原理

Keeplearning17015 将书读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_第2张图片

1、大脑存在一个工作记忆空间,也可以算短期记忆,相当于内存。工作记忆空间的意识和思考

过程相当于在内存中进行运算。

2、大脑另外存在一个长期记忆空间,也可以算长期记忆,相当于硬盘。

3、具体的学习、工作、处理任务的过程是环境和长期记忆的数据在短期记忆中计算的结果。

Keeplearning17015 将书读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_第3张图片

比如人机世界对战中,阿尔法狗持黑37手在五路肩冲,这个算当前环境的变化,李世石在长期记忆中搜寻是否历史上有人这么下过吗?他的心理表征是这一步狗应该占不到便宜。于是结合盘面的总体情况(环境),在心中(工作记忆空间)开始计算以走出下一步的应对。

这一步棋因为突破了人类的认知(“凌驾于人类的招法之上”),也就是所有的围棋高手的长期记忆空间中存储的事实性知识都认为狗是亏的,但狗的胜率计算这一步是最高的

过程性知识

P12页用心算18*7为例

1、用8*7

2、长期记忆中调取8*7=56这个事实(前提是你学过九九乘法表,英国佬没有这项绝技,所以英国人就无法在心中算出18*7)

3、个位为6,十位为5(我们一般记住个位十位甚至到百位就不错,太多工作记忆空间就不足,于是记得前面就忘了后面)

4、计算7*1

5、长期记忆调取7*1=7的事实

6、计算十位5+7

7、长期记忆调取5+7=12的事实

8、百位1,十位2,加上个位6

9、结果是126

九九乘法表是一开始在长期记忆中吗?

显然不是,我们学习九九乘法表是经过不断的练习(或者说是背,由于次数多了,最后就进入的长期记忆,于是形成了我们的一种技能。)

长期记忆不光包含事实性知识(即九九乘法表和个位十位百位的关系,),同时也包括过程性知识(如上九步的过程,由于你对这个过程非常熟练,你丝毫不觉得这样的计算用了九步,因为长期的练习让你觉得其中某几部在你的大脑里就是一步,比如做一个辣椒炒肉是一个复杂的部分,比如洗辣椒、切肉等等这样的环节,你的大脑将他们当做一个函数包,如果你是做蛋炒肉,你大脑在处理肉的部分实际是调用的同一个函数。)

二、哪些原因造成学习难,进而我们不爱学习?

1、长期记忆中两种知识太少

所谓事实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见识少,我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高人相助。

万卷书是间接的(事实性知识)见识

行万里路和阅人无数是直接的(事实性知识)见识

高人相助是高手传授心理表征和深层架构(过程性知识)的理解

事实性知识是学会技能的前提

我们必须学会大量的基础的概念,见多才可能识广,见多识广之后才可能解决问题。

比如:「1+1=2」是个知识,

而「“1”的含义」、「“+”的运算方式」「“=”的意义」「“2”的含义」这些就是事实性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基本概念就搞不清加法。

知识是浅表的,需要搞清楚里面的内在架构

比如 辣椒炒肉和花菜炒肉的实际操作有哪些步骤是一样的,哪些又不相同呢?为什么?

比如辣椒很容易熟,而花菜很难熟(这时环境的差异),在处理这种差异上会影响具体实施步骤的次序不同吗,时间长度不同吗?

学习知识的关键在于举一反三,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迁移

为了实现知识迁移,就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些东西看上去表层结构不同,其实有这同一或类似的深层结构。这种深层结构就是过程性的知识。所以18*7和25*9是同样的深层结构。这种深层结构就是一种模式,大脑需要熟悉不同的模式,

2、工作记忆空间不足

工作记忆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容量不足,我们通常只能不依赖纸笔等工具记住3-5件事情,如果你们家领导要你买7样东西,最大的可能是你最后记不全。

所以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GTD和清单都是强力的学习工具,就是对工作记忆空间的延伸,以避免失误同时避免大脑受到压力而出现重大问题。比如飞行员的清单。

3、工作记忆中运算速度不行

工作记忆空间还需要做出思考,即进一步进行整理,由于空间不足,很容易一头浆糊,所以我们使用思维导图,特别是思维导图可以在多个思维层次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效率,实际是提高了在工作记忆空间的思考效率。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理解其实就是记忆

去年我有一篇关于费曼技巧的文章,费曼技巧(学习者必须会的一个核心技巧)是你在学习的时候从长期记忆中调取相关数据到工作记忆中对目前在学习的内容或概念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重组(即思考),然后结合学习金字塔中最佳的模式传授给别人,就能提高效果(更容易进入长期记忆)。

有的人很属于将复杂的问题解释得很简单,这是因为他能够将复杂的概念对应到长期记忆中简单的基础事实和过程来讲解。这里有一个基模的概念。比如很多解释一个问题喜欢对应到一部电影(本书有大量例子,P102页的豪斯医生的例子来说明专家的思维模式),有的人喜欢用吃做例子(奇葩说的颜如晶),还有人喜欢讲黄段子,这都是对应到大家都熟悉的底层事实上(食色、电影就高端上档次一点)


如何实现知识迁移,如何实现对深层机构的了解?如何提高运算速度,最重要的是需要不断的练习,或者说是刻意练习

通过刻意练习,熟能生巧,于是技能和知识就由工作记忆进入长期记忆

开车是最现实的例子,我们家领导今天在中南工大新校区练车,过减速带不知道丢油门,点刹车,她说我没有功夫,我要关注边上的行人和自行车。而我开车的时候经常一边开车一边想其他事。这就是在工作记忆空间操作和在长期记忆空间操作的区别。

4、我们对环境的敏感性不足

外部环境的参数一直在变化,比如辣椒炒肉和花菜炒肉,主要是两个原材料不同,辣椒容易熟,花菜难熟,那么这两道菜要有哪些一样,哪些要不一样。我们需要对环境保持敏感,快速的得出解决方案。这就涉及云认知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巨大的课题。


这时我的朋友四四四毛的文章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力推!


学霸都会的7个高效学习秘诀,你都会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Keeplearning17015 将书读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