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新闻 新认知丨框架内创新的三种方法
依然来自于《微创新》,在熟悉的领域里,打破思维定势,能获得更精彩的创新。在思考创新方案的时候,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边的资源上。
三种方法,具体对应五个工具。
第一种方法,用减法、除法或者乘法策略,对框架内的元素重新改造。
5个步骤:第一,列出组成部分;第二,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删除、重组或者复制调整;第三,想想调整后的结果是什么;第四,把这个结果当作一个创意答案,思考能用在什么地方;第五,如果这个结果有价值,再去想能不能实现。
举个例子。把原本认为产品里必不可少的功能给删除掉。比如耳机,第一步,思考耳机的组成部分,就是小喇叭、耳罩、音频线、插头。第二步,删除其中一个部分,比如音频线。第三步,想象一个没音频线的耳机。第四步,看看这个新产品有什么用途。没了音频线,耳机就方便携带。第五步,可以实现吗?技术一进步,就成了今天的无线耳机。
除法策略跟减法策略类似,就是把产品或者服务的某个功能分解成多个部分,然后用新的方式来重组,找出它可能的优点。
乘法策略就是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某一个部分进行复制,稍作改动,产生新产品。
第二种方法,任务统筹策略,给框架里的元素找到新用途。
实现流程也有五步:第一,把产品或者服务框架里的内部成分和外部成分都列出来。第二,选择一个成分,分配新任务。第三,想想这个新产品的样子。第四,问问它有什么潜在优势。第五,这个产品可行吗?
举例,纽约酒店的总裁有一年去了两次韩国首尔,住了同一家酒店。在他第二次去的时候,前台的接待人员就热情地说,欢迎您再次光临。这件事就给总裁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咨询人员建议说,安装人脸识别摄像头,再开发一个识别系统,自动提醒接待人员,可是这套费用成本高达几百万美元,太不划算了。首尔酒店的接待人员是怎么识别老客户的呢?原来这个酒店和出租车司机有一个协议,司机在去酒店的路上会和客人闲聊,顺便打听一下对方是否以前在这个酒店住过。司机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前台。这个案例用到的创新策略,就是给司机这个外部资源,分配了人脸识别的新功能,从而节约了巨额投资。
第三种创意方法,属性依存策略,就是在框架内的属性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比如有一种婴儿用的软膏,主要涂在婴儿的臀部,来防止皮疹、湿疹的复发。怎么才能创新呢?基本思路就是找出变量,进行联系。
软膏的变量包括黏度、气味、颜色,婴儿的变量可能是他排便的时间、排便量的大小等等。以前软膏的气味和婴儿的排便是没有关系的,那如果建立关系能有什么好处呢?比如婴儿一排便,软膏就会散发出香味,这样大人可以不用打开尿不湿,就知道孩子有没有大便,来及时更换尿不湿。
最后总结一下,三种方法分别是:对框架内的元素重新改造,给框架里的元素找到新用途,以及给框架内的属性之间建立新的联系。
得到新闻 广告行业趋势:从数据回归故事
雷哈德的预测广告行业的三大走向。
第一个走向,是从数据回归故事。
在这个数字化风靡的时代,广告行业未来的走向反倒不是追逐新颖的大数据,而是要重新关注行业的根本问题,那就是如何讲好故事。
不知道什么叫好的广告故事的请自行搜索泰国创意广告。
回顾广告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也叫“创意革命期”,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DDB的创始人等广告传奇人士开创的,那时人们最关注的是好的创意;
第二个阶段是开始于上世纪末的“数字化时期”:受到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冲击,许多广告开始偏重数据呈现,认为在广告里讲故事、谈情感一点都不靠谱——他们想呈现的是事实,而不是寓言故事。雷哈德把这个时期也称为“数字化分心期”,认为它使广告人的注意力发生了偏移,离开了行业之本。
那么这个“本”是什么?雷哈德认为,无论技术如何翻新,人性的根本特征其实没有变过,“讲故事”是有史以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而成功的创意,也始终是广告商受到爱戴、赢得青睐和获取归属感的不变来源。问题只在于,讲故事给利润带来的提升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过只要有耐心,花三到六个月踏实做下去,就能看得到起色。
整个广告行业开始认识到,不能完全依靠数据来做判断了。广告行业将不再迷恋于外表花哨、样式新颖的技术,而是会重新回归到好创意和讲故事上来,这个阶段被他称为“下一个惊喜期”。
雷哈德预测的广告行业的第二大走向,是“原生广告”将值得反思。
“原生广告”是近两年全球媒体界爆红的一个热词,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高度植入的广告理念:广告形式可以适应不同媒体的特质进行灵活变化。
雷哈德认为,不是说要把植入性广告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反对商业品牌为了贴合媒介特质而竭力粉饰广告的现象。比如,如今有些网络内容披着新闻网站的外衣在行广告之实,他认为这样的推销形式背离了媒体和品牌的自身操守,无法走得长远。
雷哈德预测的广告行业的第三大走向,是创意机构和媒体购买机构必将合并。
媒体购买机构是指向媒体购买广告空位的机构。过去这两个机构是相对分离的,广告公司只负责创意,而媒体投放则交由专门的代理公司。
而在雷哈德看来,在未来,如果创意和媒体继续分离,广告营销就不可能见效。因为如今的媒体数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媒体的分成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媒体购买上如何规划,如何评估,如何配合创意,成了广告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广告公司都在尽力改变机构分离的状态,包括建立自己独立的专业媒体购买公司,更加细致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媒体购买,并招募媒体机构人才参与创意。比如,DDB的母公司去年就建立起了一个名为“我们无极限”(We Are Unlimited)的机构,专为麦当劳服务,机构内部同时吸纳了来自于创意和媒体部门的员工,而DDB纽约已经开始招募像频道策划这样的媒体机构类工作人员,和创意员工一起工作。
总结一下,一是广告行业将减少对大数据的迷恋,回归到行业根本,把讲好故事作为核心;二是过分粉饰的植入式广告有违行业操守,不会是行业未来;三是广告行业的创意机构和媒体购买机构将实现深度合并。
得到新闻 吴伯凡:用“写作禅”驱走焦虑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心智、情绪、思考力,丧失了与某种东西的连接,没有目标,没有归属感。而且,你越不喜欢这种状态,越是让自己停下来,这种念头反而越会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
得到订阅专栏《伯凡日知录》推荐了一本《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作者娜塔莉从禅宗的理念得到了启发,找到了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就是用一种看起来没有目的、没有意图的态度来写作。当你用这种方式写作的时候,其实是在悄悄地进入到一种自我观照的状态,而那个任性狂躁的自我,在这种“观照”下突然就会变得驯服。
这种写作的重点,就是把心里此时此刻的感受,很细致地展现出来。
比如,当你很焦虑的时候,你就坐下来,在纸上写“我很焦虑”这四个字。如果你写完这四个字之后,不知道下面写什么了,这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写“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写了”。
可操作性好高(σ゚∀゚)σ
也就是说,你的情绪和感受是什么样的,就如实写下来。你会发现,几分钟以后,你的情绪一下子平静下来了,你就继续把这种平静的状态也写出来。如果这时候外面开过去一辆车,你也把它写下来。写的时候同样尽可能地细致,汽车开过的时候,声音是大还是小,是新车还是旧车,等等。
你要做的,就是写这件事情,而不要去想能写出来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当你把这些没有关联、很杂乱的句子写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好像不那么杂乱了。这是心理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当你陷入到一种状态,而且能抽身出来观察自己这种状态的时候,这种状态就会消失。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在练这种特殊的写作的时候,要遵循的四个规则:
第一个规则是,写的时候不要停下来。
娜塔莉说,不管你是打算写10分钟、20分钟,还是一小时,中间都不要停下来。你可以不用着急,但是要不停地写。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你如何看待事情、你的感觉如何,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如何思考、观看与感觉。你可能写了十分钟却一直没有安静下来,没关系,当你开始书写,如果能接受心智当下的状况,如果不抗拒,最后你都会安静下来的。
第二个规则是,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很多人都害怕写作,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好看。这叫做不接受自己的状态,一旦你不接受自己,就很可能陷入到焦虑当中。实际上,人的焦虑往往是因为不接受自己。由于我们自己在不停在挑剔自己、指责自己,所以就导致我们持续地处于一种羞愧、退缩、焦躁的状态。
第三个规则是,写的时候要精确。
不要只写“汽车”,要写“凯迪拉克”;不要只写“水果”,要写“橘子”,或者“香蕉”。如果你不记得树的名字,不要停笔,就写“树”,你以后可以查出来是“梧桐树”,一直写就对了,不要责备自己不知道那棵树的正确名称。这时候你将会写出很多文字,到一定程度,甚至有点儿收不住,这个方法不仅对于克服焦虑和不安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治疗写作恐惧症也非常有用。
第四个规则是不要控制自己。
不要强迫自己非要写成什么样,说你要说的话,不要说你认为自己应该说的话。你必须持续地去做,才能沉浸其中。在做的过程中,你和自己的心智建立了某种连接,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你都学会了包容。
吴军 第179封信丨我对2017 Q1 OKR的自我鉴定
第114封信丨介绍谷歌的目标管理方法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现在第一季度结束了,对自己的表现作了个评估。 跳过。
不过值得一读,是OKR的极好参考。
万维钢 答读者问 | 人生不是游戏通关
我记得一个故事,但是我想不起是哪本书里看到的了,想再看一遍不知从哪里找起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我记笔记。我查找什么内容首先从笔记查,而不是去查原书。
其次我每一本书都读好几遍。就拿《意会》这本书来说,我是有声书听一遍、电子书一边划线一边读一遍、单看划线总结思想形成笔记一遍、写成文章还有一遍。读这么多遍我不太可能记不住内容。但是你不能刻意地去记忆,有一个笔记系统是最好的。
等你读书到了更高的阶段,还有一点不同:你得对现在世界上有哪些牛人经常写书,他们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什么,有一个认识。
不但将自己的知识体系化,还把整个世界上最尖端,至少是你最感兴趣的知识体系化。犀利!
这样你就会把书按照作者分类,形成一个框架,你就知道哪句话可能是谁说的,很不可能是谁说的。……不过我的确听说,有个教授的妻子把家里的书按封面颜色分类,居然有时候找书比把书按作者分类的教授还快:)
多样性的策略,会不会造成公司过个人不太专注?很多公司就是由于多元化发展,抓不住主线,造成竞争力的下降。
的确如此。公司创新本质上是有赌博成分的,没有万全之策……还记得咱们以前说过“苹果的表永远指向上午九点”这个典故吧。所以有人就说,CEO最重要的职责不是日常管理,而是琢磨创新方向。
是不是可以说:凡是曝光率高的行业,创新就比较容易,我们就可以选择这些行业?
曝光率高表示* 现在 *有很多创新。那未来呢?……没有万全之策。
到底我们有没有处于“低垂的果实”的境地?人类的下一个科学突破会在哪里?
让我说下一个科技突破毫无意义,牛人都预测不了,我更没有那个本事。纳米技术、生物、都曾经被认为铁定是下一个科技突破,结果对很多选了这些专业的人来说都是坑。十年以前,又有谁知道现在大数据的就业市场这么火?
我倒是觉得像王煜全老师的做法是比较科学的。他搞风险投资都是选择那些已经几近成熟的技术,就好像用高三模拟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未来收入,风险小了很多。太长远的、太颠覆的,实在很难说。
算法和意会的分水
算法是处理数据的,但是有很多信息是不能用数据直接描述的,于是算法在处理这些信息方面就无能为力了。人脑可以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并且非常擅长寻找和发现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这是算法所不能比拟的。
三个戒烟套路。
第一是改变习惯的最好时机是改变环境。你可以从一次外出度假开始正式戒烟。周围环境、甚至作息时间都变了,那老习惯也容易跟着变。
第二是社会压力。如果你身边有人戒烟成功,你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以可以约几个人一起戒烟。
第三是金钱惩罚。这个方法比较狠,但是有人做实验证明有效。你在一个账户存入一笔钱,这笔钱交给外人管理。六个月之后,如果你的身体里查出尼古丁,这笔钱就没收了。据说有效率高达40%。
用游戏化的方法自我激励学习的确是个办法。
但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而主动学习,或者对学习乐在其中,是更好的状态。总的来说,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来 —— 比如说坚持几年这种长期 —— “内部驱动”比“外部驱动”要好。不过游戏化可以让人短期内养成习惯。
有些事物是不可理解的,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难道模拟也可当成是认知?
这可能取决于你对“认知”的定义,但我认为模拟不是认知。比如说理论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里有这么一个局面。研究者有大量的数据,但是无法解释这些数据,然后有人用软件,自动发现一个“经验公式”,能几乎完美地描写这些数据。仿佛那个公式代表了现象背后的理论,可是没人知道公式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能预测,但是不理解。
而这种能预测但是不理解的情形还很多,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古人能预测太阳东升西落,但是并不真的理解为何如此。
霍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他说既然宇宙是物理定律决定的,那么这些物理定律完全可以“规定”,其中的生物不能“理解”这个宇宙。我们现在试图理解,这只是一个信念。
“时代太快,等你慢慢理解了解世界,世界早变了。套路能用先用,先别管理论。”学到最后,自己是谁会不会都忘了呢?
这就涉及到“后现代主义哲学”了。这个思想认为一切知识都只是主观的模型,所谓“理解”,也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一切模型都是有限的真理,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这不用沮丧。“真不真”,意义不大;但是“美不美”意义很大。牛顿力学是一个区域性的模型,但是你可以欣赏它的简洁之美。量子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这些都是特别美的理论。
我有个朋友,哲学造诣很深。他经常跟我说,最后剩下来宝贵的东西,并不是因为你的理论“对”,你发现了“真理”,而是你使用的技巧漂亮。技巧,是真正值得崇拜的东西。
其实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我们追求的并不是在死前那一刻达到什么状态,什么“彼岸”,人生不是游戏通关。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生之中的这些各种各样的体验。
万老师看你的专栏有那个logo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这个东西叫“小斜方截半立方体”,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关键这个图是达芬奇画的,我想跟圣人沾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