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各大公司,为打造一台无人驾驶的汽车绞尽脑汁时,在美国硅谷的Nuro.ai团队却另辟蹊径,打造出一款不载人、只拉货的Level4全自动无人配送车!
数以万计的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将被无人配送车取代。
1.
明明有颜值
却偏偏玩科技
这款无人配送车代号R1,外观圆滑可爱,看起来特别像一个顶着帽子的烤面包机。“帽子”,即是车辆顶部的一台激光雷达,而围绕车顶和车身一周,布置了至少8个摄像头。
可以认出来正在过马路的行人
可以准确识别交通指示灯
其车身高度接近正常的SUV,但宽度只有普通车的一半。这样的设计,让它可以更灵活的穿梭在大街小巷上。
它并没有设置驾驶员的座位
而是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货物
车身两侧均是可以打开的货仓
需要通过APP获取密码打开货柜
其总载货能力可以达到250英镑(约合113公斤),与目前国内快递员使用的电动车载重能力差不多,但安全性明显高了不少。
Nuro方面称,它们将会大规模生产该车型,并和多家合作伙伴一起推出服务,包括餐厅、药房、生鲜超市等,Uber旗下的Uber eats外卖服务就是目标客户之一。
左Dave Ferguson,右朱佳俊
Nuro的两位创始人
朱佳俊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在谷歌工作了8年半,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团队首席工程师之一,谷歌无人车在环境感知方面的绝对专家。
Dave是曾是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团队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的负责人,自动驾驶汽车业界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他曾经参与了NASA火星探测器的研发。
有意思的是,朱佳俊在2014年之后,从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更新过,似乎是从那时候就全身心投入到Nuro的研发上了。在2014年7月时,朱佳俊还曾转发了一条微博,说的是关于国内自动驾驶的应用和美国的进行对比。
其实不难理解,他是在侧面吐槽,国内自动驾驶的应用难度远高于美国。国内的道路复杂程度大家也有目共睹,想要自动驾驶技术来代替人类,或许达到L5都无法避免事故,因为说不好跳出来一个碰瓷的。
在无人配送车上也是如此,中国基于楼宇的住宿环境和超高的人口密度,使得配送不仅仅是完成路上运输那么简单,应运而生的就是如今的快递配送大军。
相比之下,美国人基本都有自己的独立地址,配送车可以直接送到家门口。而且,较为稀疏的住宿方式无形中也增大了配送的劳动成本。所以,美国这样的地大人稀的国家更需要无人配送车。
朱佳俊表示,Nuro 的生产工厂目前还在美国,未来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制造工厂或者汽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做更大规模量产满足全球市场的需要。
那么,在未来几年里,咱们国内的快递员、外卖员是否也会被无人配送车代替呢?
2.
“无人”
时代即将到来
京东物流的无人配送业务,算是走在前列的品牌。虽然目前并没有普及,但是在宣传层面来说,京东掌门人刘强东多次在公开场合聊到自己在未来无人仓库、无人配送的部署,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关注。
在谈及失业问题的时候,他表示,机器人或者无人机并不会影响京东员工的就业,许多人仍然会有自己的岗位。“我们还是需要许多人来管理快递无人机,比如使用摄像机、观察和操控快递无人机,以及管理无人仓库以及相关的订单机器人等。”
但是,要知道有八成的快递从业人员为农村人口,其中绝大部分快递员的教育背景不到本科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需要把原来这批快递员升级为操控无人设备的员工,前期必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培训。
所以在“有人”到“无人”这个过渡时期,筛选出更高质量的快递员、增加新一批更有能力的快递从业人员将会一种必然的节奏。
3.
再见了!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
每年双11,有近八成的快递小哥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就在所有人疯抢打折商品、各大购物网站发布破纪录营业额数字的时候,无数快递小哥天微微亮就出门,开始一天忙碌的收发工作。
每到暴雨、大雪天气到来,是外卖小哥们“跋山涉水”将温热的食物送到我们手里。就在你抱怨他们送的太慢、就在你享受美食的时候,外卖小哥会因为迟到扣掉的那几块钱而叹息。
快递这一行,人员流动性极强。其中,将近一半的快递在告别目前工作站点后希望另谋其他服务行业,有很多快递员想要找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快递员的工作让他们感到太累了。
外卖行业亦是如此,外卖配送成为伤亡率最高的职业之一:在上海市,每2.5天就有1名外卖小哥伤亡!
无人配送的到来,毫无疑问会为他们减轻工作的压力,当然也会给他失业的压力。
4.
你的岗位会被取代吗?
关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回复“无人配送”,可阅读全文
朋友圈的10万+千篇一律,有态度的公众号万里挑一。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推荐一个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希望各位读者朋友们,能从这个平台里及时获取当下社会热点的深度分析、了解到科技创业领域的一手报道、分享商业大佬的干货心得。
从事媒体行业,每天必须迫使自己看大量公众号的文章,但是长期关注的并不多,置顶的更是寥寥无几,真正的心头所爱非莫属「创业邦」(ID:ichuangyebang),每一个关注过的人都会觉得相见恨晚。
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这个号符合了我对公众号的三个要求:
有用、有料、有趣
现在大家的时间都非常有限,阅读方式也极其碎片,再加上微信端各种各样公众号的鱼龙混杂,想甄别出一个优质的公众号需要擦亮双眼。
日新又新我长新,我们保持对优质公众号与优质文章的关注,是为了能让我们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而「创业邦」(ID:ichuangyebang),则是我看过那么多公众号当中,我认为最有用的一个。坦白说,从这个号我本人学到了非常多的干货,还通过一些前沿科技、新潮思想给自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因此强烈向大家推荐!
1、有用
「创业邦」始终关注创业的人、钱、事,以专业的科技创投视角关注创业相关的资讯与经验、资本与人才、模式与产品,发掘新一代商业领袖并向他们提供全面服务。
「创业邦」公众号背后有强大的记者团队,每月给用户带来数百家公司的一手报道和深度分析。
也会及时整理商业大佬的演讲和一些秘而不宣的心得体会,能给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的人指点迷津。里面很多文章介绍的经验方法都非常实用,让无数人受益无穷,而且被很多大号争相转载,好评如潮。
先给大家看一下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
94年共享单车创始人被抓,从富二代到一无所有,他经历了什么│创业败局
刘强东: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职场铁律,老板和员工必看
张一鸣10年面试过2000人:混得好的年轻人都有这 5 种特质!
王思聪:要用一生去超越父亲!(网友花17万,让王思聪回答了这32个问题 )
摩拜单车胡玮炜:很多人都说“你的自行车会被偷光”,我为什么坚持还要做?
2、有料
除了最新咨询和精选干货,「创业邦」还是一位有态度有良知与时俱进的媒体。
说实话,我关注的媒体很多,但创业邦绝对是最敢写最有担当精神的一个。遇到媒体眼中棘手的社会性话题,「创业邦」始终站在广大用户的角度上来看问题,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除了观点鲜明之外,「创业邦」总能比一般看的更深、想的更全,总能让你看完之后大有收获。
「创业邦」十分暖心,也会把镜头对准每一个渴望关注的群体:北漂、加班族、奔波的创业者...及时地给予他们慰藉,这样的文章不仅能与我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像股股暖流一般,温暖我们每个读者的心。
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10万+甚至100万+的阅读,从中也可以看到它受欢迎的程度,比如说:
把房子卖了,把工资发了 | 阿里的26组地铁广告,刺穿了无数创业者的心…
独家现场:小蓝单车公司总部人去楼空,拖欠供应款近2亿元,涉70余家供应商
双十一最终成交1682亿!京东却diss阿里:你们把20天交易额算1天 |马云怎么说?
红黄蓝盘前暴跌50%,虐童最可怕的地方,是我们心存愤怒却无能为力
因为加班,谈了7年的女友跟我分手了 | 腾讯扎心广告,赚足无数白领眼泪...
3、有趣
当然,如果你把「创业邦」想象成呆板的严肃媒体,你就大错特错了。有时它还会给大家讲个段子、抖个机灵,把生涩难懂的事情写得通俗易懂、幽默好玩,看完还让你学到东西。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创业邦」还写过很多有趣的公司和项目,笔风偶尔也会亲切活泼,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拍案叫绝。说实话,工作之余看看他的文章,在娱乐的同时还能进步,真的特别棒。比如有:
下一个《王者荣耀》?腾讯狠砸4亿!王思聪胡歌日渐沉迷,为的就是“吃个鸡”...
王健林又要火!年会上他唱了2首摇滚,还和一位女歌手对唱黄梅戏!
“摩拜汽车”进军北上广!无押金,比打车便宜,1块8开走奔驰Smart
死后仍发工资、50万买房基金、6层食堂!想让员工卖命,互联网公司该这样
滴滴拉屎、滴滴打人、滴滴送货、滴滴叫鸡,这些项目竟值几个亿!
除了这些文章外,「创业邦」在互联网、企业家、科技、职场、生活等各个方面写了大量的文章,大部分都非常易懂、实用、新鲜感十足,没有任何的阅读障碍,让人舒服,还能有所收获。
到现在,已经有150万人关注了「创业邦」(ID:ichuangyebang),很多人从中受益,在工作、学习、生活甚至是创业之路上使用新的方法,取得了新的成绩。
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你也渴望进步,渴望学习新的知识、渴望时刻保持前瞻性与思辨能力,「创业邦」的公众号绝对是你最应该关注的一个。我推荐过给很多朋友,大部分都会回过头来感谢我,说确实很好。
你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关注「创业邦」:
你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创业邦”或者“ichuangyebang”,找到公众号之后点击关注。
相信我,你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