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21天:一味付出不肯“索取”真的好吗?

昨天听李老师讲到国外的一个研究,近些年发现get这个词使用频率降低了,而give的使用频率却在上升。这个研究结果让我想起了中国人常说的“施”与“受”。

一般认为,施比受更快乐,也就是说帮助别人比接受帮助更快乐。

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吧!

1.第一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孙俪早年因为一档节目,而选择资助一位贫困的孩子,除了学费还有额外的500元生活费每个月,在资助这个贫困的孩子到上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孙俪停止了资助,原因是这个被资助的贫困生向海清,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孙俪当成了摇钱树,一再的找孙俪要钱,除了买手机就是谈恋爱。

就在孙俪停止资助后,向海清还网上发文骂孙俪,这等于是资助到最后,孙俪还资助了一个白眼狼出来。

2.朋友给我讲了她和弟弟的事。朋友是个大学老师,工作稳定,他弟弟没有上大学,也没有稳定工作。她经常帮助弟弟一家,按理说姐弟俩感情应该非常好的,但事实上,姐姐明显感到弟弟和她的隔阂,遇到困难也不愿意告诉姐姐。姐姐感到自己的帮助对弟弟来说很有压力!

两个故事都是讲的施与受,一个过多给予养出一个白眼狼,一个过多给予让对方压力太大,觉得无以回报,慢慢远离。可见,施与受在人际关系中是非常微妙的,一味付出未必是件好事。

中国有句俗话,“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意思是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你给他一斗米,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如果你一直给他提供帮助,久而久之,他会视这种帮助为理所当然,一旦减少或停止帮助,就会心生怨恨,甚至反目成仇。所以给予太多有时会纵容对方懒惰、等靠等心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二个故事中的弟弟是个懂得感恩的人,也正是因为懂得,所以不愿欠姐姐太多感情债,虽然知道姐姐并不要任何回报。然而“不图回报”才是姐弟俩感情的最大问题。大多数人最怕欠的不是钱而是情,为了还“情”,有人愿意以身涉险,肝脑涂地;有人愿意放弃底线,以权谋私;也有人觉得无以回报,逃离别人……

人和人的关系就像天平,一味付出不给对方机会回报或者不向对方“索取”,就会使天平失衡。严重失衡的太平,两个人的地位是很难平等的。所以,在给予或付出的同时,一定要学会“要”,“索取”一些对方可以给的东西,或者接受对方的“回报”,这样对方心理会感到舒适、快乐些。

真正的“施”一定是让对方感到尊重和值得拥有的,而不是让对方觉得压力山大。我们在助人的同时不要“剥夺”他人“感恩”的机会,这样,施与受的人都更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第21天:一味付出不肯“索取”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