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中信书院阅读时差栏目。阅读时差动态实时同步全球前沿新知,为你打破知识的国界。
本期阅读时差为你分享的这本书叫《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薇妮斯蒂·马丁著
点击封面进入阅读时差栏目
“铂金包”是由爱马仕出品的一款极限量版奢侈包,这款公认的“最难买的包”无疑是一个女人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作者从这款包出发,讲述了自己在“上东区”这个全球首屈一指的上流社区,做“贵妇妈妈”时匪夷所思的经历与感悟。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区,是纽约上流人士的聚集区,这里的孩子也过着天之骄子一般的生活:出入有保姆陪同、司机接送,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用逛画廊和听音乐剧来消遣童年。而他们的妈妈,是这一切背后的操控者,是一群更为光鲜亮丽的“天之骄女”。她们有着完美的身材、精致的发型和闪闪发亮的美甲。她们通常踩着细高跟、涂着最新款的口红,右手抱娃,左手牵着贵妇犬,优雅地出现在上东区的街头巷尾。
这群贵族妈妈们,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本书的作者韦内斯迪·马丁是育儿和子女教育方面的专家,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开始为包括《纽约时报》《每日邮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撰稿。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在与丈夫一起搬到上东区之后,她开始了对上东区妈妈的深入研究。本书不仅有她努力成为上东区“贵族妈妈”真切而又深刻的体会,也有从人类学家角度出发的客观而又睿智的观察。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为你解读本书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在普通小镇长大的作者在融入贵妇妈妈的圈子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其次,逐渐适应上东区生活的作者,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最后,成功打入内部的作者发现了这些妈妈哪些不为人知的一面?
1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普通人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上东区妈妈,究竟要面临哪些考验?
首先是房子,你需要一套房子,不能租,必须买,也不能贷款,而且你的流动资金要是房价的3-5倍。但有钱只是第一步,你还要向公寓家庭代表委员会申请购买,提交“学术报告级别”的材料:从夫妻俩的学习、工作经历,家里的财产状况,甚至连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的情况都要报告;然后还有审查与面试。在作者看来,这简直就是对人权、对隐私的侵犯,但没办法,这就是上东区买房游戏的规则。
一番波折后,作者终于入住了上东区的公寓,却猛然发现忘给儿子排队进托儿所了。保证孩子从小就受到最好的教育,是对作者这位上东区新手妈妈的第二个考验。大部分美国家长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会慎重的选择孩子的高中。但是在上东区,孩子的起跑线可能是从受精卵开始算起。很多上东区妈妈都会选择在10月份生宝宝,因为理论上,学校只招收8月前出生的宝宝,10月份出生的宝宝,能够比8月份的宝宝晚一年满足上学的年龄,这样宝宝入学时,体型、大脑发育和认知就会胜过别的同学。
话说回来,作者最后还是向孩子的姑姑求救,姑姑人脉颇广,一番折腾终于让孩子进入了一所很不错的托儿所,可是谁曾想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那天,在接送孩子时,作者热情地与其他妈妈们打招呼,换来的却是她们冷漠而怪异的眼神。难道上流社会的人不是最懂礼仪的吗!怎么会这么无礼呢?
其实,这是成为上东区妈妈的最后一道考验:阶级。上东区是个阶级森严的地方,按照家底,贵妇们可以被分为贵妇、有钱贵妇和超有钱贵妇。比起来那些工业巨头,或是坐拥曼哈顿十几套房产的大亨,作者家庭的财力在上东区只能算是一般。所以,她和她的孩子被认为是“下等人”。而且因为初来乍到,大家也看不出来他们一家有什么利用价值,因此更瞧不起他们。觉得跟他们打招呼是浪费时间。所谓公民最基本的礼貌,在上东区贵妇看来简直愚蠢。
这样的冷漠和荒谬让作者十分震惊。如果只是自己委屈就算了,但问题是,自己的儿子在学校也交不到朋友。儿子唯一一次接到同学的邀请,还是因为每个孩子在讨论自己家的哪架飞机有什么优点时,只有儿子一个人说家里没有飞机,出于同情别人才邀请儿子跟他们一起玩。
作者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密歇根州的那个小镇里,孩子们放学后会一起去玩,到了周末还会帮忙照顾别人家的小孩。可是在上东区,想要约小朋友一起玩,还要先跟发邮件预约,因为每个孩子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被安排好的不仅有行程,还有社会阶级,刚来上东区时,贵妇妈妈总是对作者邀请孩子们一起玩的邮件视而不见,用冷漠告诉她你们家不值得来往。面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阶级观,作者气愤又受挫。
但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知道,人要是没有归属感,不能真正融入群体,就会迷失自我。文学作品中,孤狼或者是反派英雄或许会让人心生敬意,但通常他们都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这样。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受到排挤,作者决心要融入这个等级森严的群体。
2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第二部分内容。作者成功打入社交圈要从一个铂金包说起。
作者观察到,在上东区,一个女人瞧不起另一个女人的底气,有时仅仅是来自一个包包。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你穿戴的每件东西都是在告诉别人你属于哪个阶层。所以,一个有分量的包包会就在告诉别人,你是值得让人打招呼的上等人。
爱马仕的铂金包就是绝对的身份象征,它一年只生产2500个,绝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通常要买够一定数额的周边产品,才有资格登上候补名单,然后等上3-5年,凭借关系才能买到。作者费劲了心机,最终从东京买到了一个,当她背着这个包出现时,许多妈妈羡慕的目光告诉她,她被这个地方真正地接纳了,这个包立刻成了她们之间地共同话题。哇,一个铂金包就这样帮她建立了身份认同。
成功打入社交圈的作者开始逐渐接受这里的价值观。社会学中有一个术语,叫“习惯化”,指的是动物暴露于特定的刺激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开始适应,不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刚入上东区的时候,作者还觉得她们的打扮比较奇怪。几个月之后,不知不觉中,作者也被同化了。
上东区妈妈对自己的外表有着严苛的标准,她们可以为了美丽,在寒冬二月穿单薄的连衣裙;为了穿恨天高,去打针,让脚部失去痛的知觉。而作者原来就喜欢打扮,到了人人都打扮精致的上东区后,她更是走火入魔:比如每周都要做头发,只要出门必须化上精致的妆,连户外慢跑时都要穿得美丽有质感;甚至在怀第二个宝宝,出现宫缩快要生产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要先去美容院做头发、修指甲,这样一会儿自己照相时才能更好看。生完二宝后,作者开始疯狂的健身,喝有机果汁进行断食,很快就恢复了好身材,得到了别的妈妈们的赞美。她开始享受这种精致,接受原本在她看来疯狂的生活方式。
完美的上东区妈妈对孩子的要求也很严苛。有天,一个朋友给作者打电话说语气非常沮丧,说自己的儿子把牙齿撞掉了,作者不停地安抚朋友,但她的朋友还是为这件事沮丧了两个多月。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过去,作者会觉得她太小题大做了,小孩子难免贪玩,而且正是换牙的时候,马上能长出新的了。但现在作者完全能理解她。因为她每天也在思考,大到孩子到底要念哪所学校,小到孩子今天这身衣服去参加聚会是否合适,自己交的朋友对孩子有帮助吗?甚至每天反省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原本作者只是为了孩子能够被群体接纳,而不得不融入贵妇妈妈这个群体,却不想自己也开始享受起她们的精致生活,承受她们都有的焦虑。人类学家的身份没能让作者在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保持理性,而是如大多数人一样“入乡随俗”,失去了原本的立场。在这样疯狂的压力下,作者好像掉进了巨大的焦虑漩涡之中。她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推动着上东区妈妈对完美近乎病态的追求?
3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部分。在上东区成功交到朋友后,作者开始了解到一些背后的故事,开始更为审慎地看待一切。
作者发现,是焦虑在推动这些妈妈疯狂的追求完美,这种焦虑来自无法掌控未来的恐惧感。她们地生活看似轻松,可以不用工作,随便花丈夫的钱。但这种幸福也可能转瞬即逝,因为经济大权完全由丈夫掌握,一旦离婚她们就会失去一切。
有些女人悄悄告诉作者,她们会学自己地母亲开设秘密的银行账户,偷偷把零用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些女人告诉她,先生会给太太发“年终奖”,这让妻子听起来像是个雇员,而不是另一半。有时这些女人还要看公婆的脸色,上东区庞大的财富多掌握在上一代手里,这让年轻人在面对父母时矮了一节。不少女人告诉过作者,她们的手机备忘录上经常是一连串的接送婆婆任务,还在很多晚宴上侍奉在侧,因为孩子的学费是公婆付的,房子也是公婆买的。
巨大的焦虑之下,酒精和抗抑郁药物就成了她们的好朋友。上东区妈妈经常会在半夜吃药,因为她们会在那时突然惊醒,担心孩子的学校、担心钱,担心老公是不是在外边偷腥。所以她们必须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保证自己还能够吸引丈夫;所以她们必须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不能有任何闪失。只有保持完美,她们才不会被婚姻抛弃。
除了自爆辛酸史,还有一件事也拉近了作者和其他妈妈的距离。作者在怀第三胎时,不幸流产。很长一段时间,她异常悲痛。面对丈夫的不大理解,最后还是上东区妈妈帮她走出了丧子之痛。
在那时,她发现几乎每一个认识的妈妈都曾经历过丧子之痛。有人怀孕两周流产,有人怀孕八个月,生产时脐带绕颈一周,宝宝说走就走,还有的保姆晚上睡觉翻身压到宝宝,新生儿窒息身亡。这些带着相同伤痛的妈妈们,一起邀请作者吃饭、看电影、聊天。她们深刻的理解着作者的痛苦与愤怒,在人类所共同经历的苦难面前,这些妈妈们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有着刻在基因里的对孩子的依恋。在这样真挚的感情面前,那些过往的嫌隙都不用再计较。
这那之后,作者意识到,不应该带有偏见去认知一个群体,不要粗暴地为群体贴上一个固化的标签,因为就算是看起来最冷酷的地方、最不友好的地方,也有真正的温暖,也有真正的好人。
在上东区带了几年孩子之后,作者发现自己有了许多的变化。从最开始被排挤,到试图融入,再到最终被接纳,作者开始能够平静、客观的审视上东区种种的价值观。
她依然像上东区的妈妈们一样热爱并追求时尚,但不同的是,作者还想要工作,想要写出让自己引以为荣的东西,想要享受自己的工作带来的踏实、幸福的感觉。如果没有在赚钱,你在婚姻里就是弱势地位,永远要低声下气,受人牵制。
她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松懈了许多,不再费劲让孩子进最贵的学校,和最有权势死的人一起玩,而是更看重孩子是否快乐,是否有美德。她会要求孩子自己铺床,做点家务事,少玩Ipad;要有礼貌,懂得感恩。此外,放手让他们自己成长。她发现,与其为了融入,为了完美,而担心受怕,不如放过自己,追随内心的从容,体验真实的生活,这样当母亲不是件苦差,反而很轻松,很快乐。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我们聊了作者刚刚进入等级森严的上东区时,面临的种种考验;
第二部分,作者在逐渐适应了上东区生活之后,但也产生了迷茫与困惑;
第三部分,在深入了解真相之后,作者开始批判性的看待上东区的价值观,而且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特别推荐
▼
比新更新,快人一步
中信书院还推出阅读时差栏目
让你平均早于中国市场388天
读到全球好书精华
每周5本,每天只需15分钟
VIP年包仅需299元
平均一本书不到1块钱
点击图片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