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奖终于在「哔」声中落下帷幕。
你们可能已经看了一整天关于「不能说的秘密」的相关推送,那么,小玩今天就换换口味,邀请资深影迷
伯劳,为你们解答一个从金像奖公布提名起,就一直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严】【肃】【疑】【问】。
大家好。
金像奖终于揭晓了!郭天王凭借《踏血寻梅》,拿到了自己的首个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我们都知道香港电影药丸,但是想想今年拿奖的演员,实至名归的郭富城、金燕玲,年轻的春夏,好像都挺好。
况且今年最佳男主角竞争还挺激烈,五个提名里,四大天王就占了三个。
这时候,有心人就发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剩下的那个天王黎明去哪里了?
本文将为你深度揭晓这个秘密。
深♂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对比图。
这是90年代巅峰时期。
这是2003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
而接下来……
这是《我的特工爷爷》里
55岁的
刘德华。
《寒战2》里
51岁的
郭富城。
哈哈哈有抬头纹你输了。不要以为找小嫩模女友就能显年轻。
《赤道》里
54岁的
张学友。
附带一个48岁的张家辉,嘻嘻。
此时我们
49岁的的
黎天王……
在《消失爱人》中是这样的↓↓
在《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则是这样的↓↓
黎明老师,告诉我,岁月对你做了什么?
为什么即使留着小鲜肉的刘海,脸上PS得毫无皱纹,你的五官还是僵硬得好像被肉毒杆菌撑开了一样??
十几年前你和舒淇演《玻璃之城》的时候,你们看起来还是那么般配。
而现在,你的前女友舒淇……已经可以演你女儿了。
老去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得这么僵硬,这么松弛,这么……没有气质。
要知道,这个看脸的世界是很残忍的。
上帝不保佑脸肿的人民。
脸不平,何以平天下?
其实作为一名演员,黎明一直都不能算是高产。除开90年代初,从1995年的《堕落天使》开始,他基本保持着每年两到三部的速度。
而这些
清一色都是烂片。
2004年黎明与林建岳成为“东亚唱片制作有限公司”后,他开始有意识地转入幕后。
虽然这个公司早就开不下去了,现在旗下只剩黎明、李治廷、马天佑三人。
:)
06年一整年,他只是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音乐电影,找的演员全是自己旗下的歌手,非常玩票的感觉,也被人评价为“炫技的超长MV”。
07年,他和滕华涛合作了《心中有鬼》……
根本不知道是什么鬼,闻所未闻,一听就是烂片。
08年,他和陈慧琳一起出演了程小东的《江山美人》。一部知名烂片,连那时还在读初中的我都很有印象。
……但是请不要随便和李翰祥大导演林黛大美女的代表作重名好吗!
这一年,他还出演了近年来我们最有记忆点的《梅兰芳》。
虽然大家评价普遍是“
余少群演得好!”。
无论如何,接《梅兰芳》总有点认真拍戏的感觉,黎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希望未来十年在电影方面可以尝试多一点,自己还有很多角色想去演。
然而……
09年黎明老师只是客串了《十月围城》和《建国大业》,10年主演了林超贤的《火龙对决》,11年主演了李仁港的《鸿门宴传奇》。就都是一些知名香港导演的不知名烂片。
而且我们敏锐地发现,连《建党伟业》都没有再来邀请黎天王!
接下来的两年,好像并没有什么戏拍,就是13年客串了一下范冰冰的《一夜惊喜》。不过,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客串。
因为,我们来到了15年!他和范冰冰在《王朝的女人》里马震啦!
就在同一年天王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出演了年度十烂《消失爱人》!
再看一看接下来天王满满的工作安排。
这勤奋程度,简直直逼宇宙劳模艾丽西亚·维坎德。
虽然十年来黎明都专注演烂片,但是仔细想想,他接电影还是蛮有原则的。
首先,一定要是大导演,而且大部分是香港导演,熟悉的配方;合作也一定要是大牌演员。像《王朝的女人》,田壮壮监制,范冰冰主演;《消失爱人》,也不要小看,黄真真,香港著名女权导演,纽约大学电影系高材生,还是香港十佳青年。
并且,这些电影都自带噱头。马震什么的不谈,《消失爱人》这部电影,从头到脚,从电影名字开始就充满争议呢!
出于对天王的热爱,在他的新片《不速之客》上映之后,我立刻慕名前去看了。当时我想,这部电影由《老师的恩惠》导演林大雄执导,与耿乐、韩彩英等有格调的演员合作,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虽然耿乐从《开往春天的地铁》之后已经十年没有代表作了,而韩彩英婚后复出也专注大陆捞钱,脸还垮得不像样子。
一个不亚于黎天王的残忍对比照↑↑
在电影开始五分钟后,我朋友已经出离愤怒表示要退场。
作为一部犯罪惊悚片,
《不速之客》和近年来的其他国产惊悚片一样,
粗制滥造,细节经不起任何推敲,而且有大量无意义的镜头。
比如黎明本色出演的那个都市白领,一上来被公司解雇了,竟然还一脸党员.jpg地和领导讨论社会公义,简直让我以为自己在看法制节目。但是后面面对邪魅的反派,他又立马就怂了。而且在剧情需要的时候,还分分钟变智障,做出各种不合逻辑的事情。
唯一的亮点显然是耿乐饰演的反派,他就像一个完全涉世未深的反社会型人格,残忍阴狠之余,倒显得有些可爱。看完电影,我是非常心疼他的。演技这么好,拍点什么不好。
而在他的反衬之下,黎天王那张被玻尿酸撑平的僵尸脸好像就更惨不忍睹了。看着他的脸出现在大荧幕上,我的心里只剩下四个字,
晚节不保。
总而言之,在题材方面,很明显黎明的选片口味是很保守的。多半都是圈钱标配古装大片、港产最爱警匪片之类,一些毫无想象力的选择。而《消失爱人》这种错漏百出、只有一个极为蹩脚的剧情逆转的爱情片,搞不好他还觉得是自己做了一个多么大的冒险和突破,想着能不能复制一下《三更》的成功。
并不能!
想知道这部电影有多烂多无聊多莫名其妙,可以参考这篇推送↓↓
《消失爱人》丨2016年第一声惊雷,不想狗带请远离
黎天王自己是这样解释他的
选片标准的。
“有的是帮人,有的是喜欢电影,有的是大家必须在这个时间里合作一下。比如《不速之客》是我们国内新的一家公司跟韩国首次合作,他说黎明来帮个忙一起拍吧,那你跟韩国本身又这么熟悉,又是中韩两国之间的合作,那我就去拍了。《消失的爱人》本身真的是剧本打动了我去拍。”
至于《王朝的女人》?
“冰冰也在,导演组十庆导演,壮壮我也认识,还有张艺谋导演,那这种电影我必须要经历一下,我觉得这是一个我学习的好机会。”
反正场面话谁不会说,我们天王还能说得一脸正经。
客观来说,在中国电影质量这么参差不齐的大环境下,大家接到烂片的概率都是很高的。
刘德华
也演过《富春山居图》啊!但是人家还有《解救吾先生》《桃姐》《盲探》……都算是近年来华语电影的精品了。
郭富城
不知道脑子发什么抽跑去演《大闹天宫》,不过除此之外,他真的是有认真看剧本,《踏血寻梅》《全民目击》《寒战》等等都是剑走偏锋却很有想法的电影。
张学友拍戏从来都是玩票,所以《赤道》《月满轩尼诗》啥的也还说得过去吧。
而
黎天王现在让人觉得这么失望,就是因为他在接片量这么少、甚至出现了好几年断层的情况下,选择的竟然还无一例外是毫无职业野心、中规中矩、一看就是想圈钱的平庸之作。
连合作对象的档次都越来越低了!
试想,如果有黎明曾经的粉丝带着满满的期待买票去看《王朝的女人》,走出电影院他们的怨念该有多么深……
其实,这么多年来,黎明好像一直是四大天王里争议最大的一个。有人说他没演技、唱歌也一般;又有人说郭富城跳舞、张学友唱歌、刘德华勤能补拙,他好像只会撞大运。
然而,我一直觉得黎明至少能靠脸吧,他怎么说当年也是四大天王里最帅的一个?
直到之前和朋友聊天才发现,居然好多人还觉得他很丑……
那么
黎明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呢?
确实就是90年代末,香港电影最后的黄金时期。那时候有好的导演、好的市场,大家都有好片拍,他当然也不例外。
1996年拍
《甜蜜蜜》,可能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好像更多地对张曼玉念念不忘,但是无论如何,他确实演出了一个木讷、青涩、帅气而不自知的黎小军。
而
1998年的
《真心英雄》,他和杜琪峰也可以说是互相成就。这部电影几乎能算上是银河映像的起点,杜琪峰从这里开始奠定自己的个人风格。他也为黎明指了一条明路,这样一张帅气文弱的脸,板起脸来演面瘫杀手再合适不过。
颜值巅峰,不是开玩笑。
于是可以看到,后来黎明选片,基本也走的都是这两条路子。
要不就是文艺的男青年,例如许鞍华的《半生缘》,张婉婷的《玻璃之城》,叶伟信的《大城小事》。
要不就是冷酷、内敛、正邪不定的两面派,《无间道3》的杨锦荣,《三更之回家》里的痴情丈夫。
这毫无疑问是一条更成功的路线,黎明只需要板着一张脸,就能完美诠释出杨锦荣的冷酷与复杂内心戏。不管多么面瘫,这个周旋于黑白两道的孤僻警察都是迷人的。
而他此前更是凭借《三更》捧回了自己人生中
唯一一座
金马奖影帝。
虽然比起其他三位这根本不够看啦。
刘德华拿过三个金像奖两个金马奖;郭富城后来居上,也拿了两个金马奖;连演戏纯属玩票的歌神张都分别有一个金像奖和一个金马奖最佳男配。
2002年《三更之回家》
2003年《无间道3:终极无间》
一个有趣的巧合:这两个角色都戴眼镜。
虽然很多人诟病“黎天王十年来演戏连发型都不会变的”。
黎明拍的警匪片也不少,但是像《无间道3》里杨锦荣这样的好角色难觅,所以让人印象更深刻的还是他的文艺青年扮相。他本来也长了一张斯文英俊的脸。
斯文懦弱的沈世钧,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
可惜这一条戏路也很危险,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些戏里往往女演员更加出彩。这是自然,他合作的都是传奇一线女星,吴倩莲、舒淇、王菲等等;而一成不变的温润青年,至多只能说不出错,又能有什么亮点呢。
面相太过好看的人,往往就像一张白纸,总要遇上合适的导演来涂抹颜色才可以。这种感觉,就好像李玉之于范冰冰,杜琪峰之于林熙蕾,安东尼·明格拉之于裘德·洛,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而黎明好像根本也没有找到一个这样的伯乐。所以一张花瓶的脸,只能遇上一部好电影才能大放光彩。
但是好电影并不会无偿地找上门来。香港电影没落,拍戏的机会变少,他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自然片约只能更少。这是一个死循环。
到后来,连他擅长的爱情文艺片也渐渐不流行了。香港明星最初北上都是端着架子拍大片,他也就顺势而为,走上一条不归路。说到底这种选择,和他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重复地扮演同样的角色,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
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邵氏公司衰落之后,他们手下的一批大明星,汪禹、李菁……曾经风光无限的人,最后都是晚景凄凉。
一个时代划上了终点。那些随波逐流的人,曾经有多么幸运,大概之后就会变得多么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