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团购的时间等得比较久,不过我们同样选择了两款产品。一款是来自比利时 Smart Games 的低龄桌游 Brain Train,主要以形状、颜色为主线,通过四种不同模式,不同难度的进阶关卡,让小朋友在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强化逻辑思维。
另外一款产品是来自美国Education Insight的STEM玩具,便携电钻工具箱,这是我们在体验活动中获得呼声最高的产品之一。参加体验活动的家长,不少很惊讶于小朋友居然可以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这种动手工作中,并且从这个看似简单的玩具中获得如此多的快乐。
首发开团时间:明天(6月14日)上午10点
同样的,具体的产品介绍,我们会在开团前发文章跟大家介绍。但今天的预告会比以往丰富一点 —— 这两款产品都曾经登陆过我们的玩具试玩测评平台 Toy Report,因此我们选择了两篇比较有代表性的试玩报告,节选主要内容放在下面,方便大家先对这两个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SmartGames 智趣小火车
始于颜值,终于思考
作者:LL
第一天
兄妹俩一眼就被盒子上印的小火车吸引,跃跃欲试,想要拆开一展身手。给5岁+的哥哥讲了下大致的游戏规则,他就按照说明书上的方式开始挑战了。
STARTER:这个阶段对哥哥来说基本没有难度,只有两个点让哥哥困惑了一下。
一是圆形和方形结合的那块积木需要结合题目发挥自己的想象。二是拖着的小车在不同关卡可能需要调换方向。
JUNIOR:题目形式跟STARTER阶段大同小异,只是有些点没有给出指定颜色,需要自己结合手中的图形去推测正确的颜色。
有了STARTER阶段积累的经验,哥哥很快也通关了。
EXPERT:题目形式开始变了。CHANLLENGE 25的题目由之前的俯视视角变成了侧面视角。
哥哥开始向我求救,说侧面看起来像是只有圆形积木和向内凹的正方形积木符合要求,但是手上现有的图形组合拼不出题目要求的图形。我的感觉和哥哥是一样的。
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看看答案。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其中一块是六角形的。哥哥很诧异,为什么六角形的侧面看起来会和其他两种图形一样宽,因为在他看来六角形的那块应该会宽一些。
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拿尺子量了一下,发现确实三种形状的积木确实是一样宽。有了这个的经验,哥哥很快也通过了这一难度的关卡。
本来想一鼓作气让哥哥挑战完MASTER关卡,但是哥哥说脑子好像被榨干了,不想再继续下去了,于是作罢。而且接连几天,哥哥碰都没有碰过这款玩具了。
几天后
本以为要凉了,哥哥肯定是被难到了,所以不想再碰了。没想到他又独自拿出来玩,自己随机挑选关卡再完成。还边玩边自言自语。大致是在说,这个应该怎么摆放,需要哪块。
接下来的几天,基本上哥哥每隔一两天会拿出来玩几关再装回去。这期间我没有干预也没有陪玩。
第十天
跟哥哥说今天要写测评了,是否还想挑战一下MASTER难度。
哥哥表示希望陪玩。虽然是陪玩,但全程基本上没我啥事,他已经能很好的完成所有关卡了。
完成最后一关时,哥哥兴奋到手舞足蹈并表示脑子需要休息一下,感觉头大。
试玩小插曲:
2岁+的妹妹其实也体验了一下,开始是当成小火车玩,一会儿说chuchu火车来了,一会儿又按照凹槽的形状把积木摆进去。看妹妹兴致不错,问她要不要挑战一下,回答说要。但是过程中可能由于空间感还没有发育好,直接给虐哭了。而且每次哥哥玩,她都要试玩一下,但是每次都是以虐哭结尾,一边玩一边哭,嘴里还嘟囔着太难了,太难了。。。
Education Insight 便携电钻工具箱
试玩报告
作者:wx1
这玩具有两个可玩的点,一是拧螺丝(不管用手还是工具都很好玩),第二是用螺丝拼图案。在电动工具被爸爸拿走装电池的时间,小朋友开始用手拧螺丝,等电动工具来了了她就非常感兴趣,因为有点像大人的工具,十字头、一字头和内六角头都换下来研究了,装上去拆下来地捣鼓。
玩了一会儿之后,小朋友兴趣就集中在用螺丝摆图形上面了,可能因为这个电动工具对3岁多的小朋友来说略重。她开始重新用手拧,后来发现用手拧太慢了,就把螺丝一次性地放在想放的位置上,然后把电动工具放到我手里说:“妈妈拧紧”,有种她是设计师我是施工单位的感觉。不过这时候我发现她已经进化了,因为她的方式不再是放一颗螺丝拧一下,而是批量化先放好,然后用工具一次性拧紧。
团购开始时间:6月14日(周五)10:00
团购截止时间:6月16日(周日)23:59,或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