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期智东西·创课邀请华米CEO黄汪先生,对从智能穿戴说开去,聊聊1850万手环背后的故事。
编者:
智东西创课第16期,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华米的创始人和CEO黄汪先生。
提起国内的智能手环玩家,华米科技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玩家(没有之一)。而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业者,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微电子专业的“工科男”黄汪也算得上是这一行业的元老级人物。
从2014年创立至今,华米科技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而在这期间,智能穿戴市场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市场仍然保持增长,但整个行业正在遭遇一个创新的瓶颈期。
本期创课,我们便围绕着2016年智能可穿戴产业的发展趋势为主题。而黄汪也将从智能穿戴说起,聊聊华米科技1850万手环销量背后的故事。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微电子专业的黄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男。从昨晚智东西创课黄汪先生的分享中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这三年创业历程的理解。
本期的智东西创课中,我们也对黄总的分享进行了总结:
1、产品节奏先做减法,把产品功能精简到能抓住用户最核心的需求。
2、积累上千万用户反馈后,可以找到智能手表的需求点,再做手表的功能定义。
3、在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精准采集人体数据,并最终成为医生诊断的依据,节约时间成本,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当然,昨晚第十五期创课的干货远不止这些。在后续的互动环节中,业内人士与嘉宾的碰撞更让我们看到了智能穿戴市场规模前景巨大。
如果你未能参加昨晚的创课分享,那么下面的精彩实录便不能再错过啦~
P.S.更多智能行业大咖的分享,加入智东西创课,在智东西公号回复“创课”入伙。
1、智能可穿戴产业现状,市场规模,主要玩家等。
2、海外智能穿戴公司目前的处境。
3、华米2年创造1850万智能手环等销量是如何做到的。
4、智能可穿戴未来何处去?
1)现有需求的发展。
2)医疗相关行业的发展。
3)物联网相关业务的发展。
黄汪华米科技创始人兼CEO,率先提出Linux用于嵌入式系统。2014年,黄汪创立了华米科技。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华米科技超过1850万台销量的小米手环广为人知。2015年9月,华米科技在北京发布了其自有时尚智能可穿戴品牌Amazfit。同年11月,在福布斯发布的“2015年福布斯中国成长最快科技公司”榜单中,华米科技作为唯一一家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上榜。2016年2月,黄汪获得“2015安徽年度经济人物”称号。
很高兴本期创课能邀请到@黄汪黄总做客在线分享,我是本期创课的嘉宾分享主持人,智东西联合创始人 总编辑 国仁。
黄总是我从2013年开始关注智能硬件行业以来,这一波创业者里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的负责人,目前最为人称道的是创造了1850万只销量的"小米手环",从2年前采访黄总,留给我的印象就是低调务实的创业者。
下面有请黄总,和智东西-智能行业社群朋友的打个招呼。
首先,非常感谢智东西创课提供了这么一次来跟大家交流经验的机会,也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听我分享我的创业历程。
今天的分享,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智能可穿戴行业的现状和格局;
2、海外智能可穿戴公司目前的处境;
3、华米2年内取得手环1850万销量、Amazfit品牌创立及进入全球前三的成绩,是如何做到的;
4、智能可穿戴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发张女神图片给大家醒醒神
咱们先来谈谈智能可穿戴行业的现状和格局。说到智能可穿戴设备,最早它是从运动手环开始,源于硅谷的科技公司,并很快风靡全球。
这是2015年的格局,上面这个数据的来源是权威市场调查机构IDC。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排名前五的可穿戴设备品牌分别为:Fitbit、小米、苹果、佳明和三星,整个智能可穿戴市场的蛋糕几乎都是这几家在瓜分,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中小企业。
但最近半年多,智能可穿戴行业被刷得最多的消息,是市场出货量和占有率第一的老大Fitbit股价暴跌的消息。为什么Fitbit拥有全球第一的市场占有率,利润率也非常高,但是股价暴跌?本质上,是因为它不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而且固守运动手环领域,后续产品没有太多创新,投资者看不到未来。
我们可以先看看Fitbit的股价变化:
高点超过100亿美金市值,我刚才去看了一下,它今天市值只有36.65亿美金了。
Misfit则已经被全球第三大腕表集团Fossil收购了,去年开始,微软、三星等巨头级的玩家进入市场,Misfit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想想还不如被收购的好,创业也到此为止。
Misfit CEO Sonny Vu也是我的朋友,在硅谷,创业公司被巨头收购,是创业的很大成功。恭喜他!
Apple今年手表的销量比起往年也有下降,二代出来的时候甚至有看到吐槽说连外观都没有什么大变化。我们不禁在思考,做一个通用型的手表对消费者是否有价值?这点稍后我也会提到。
早前我曾经撰文分析过这些国外巨头技术和商业创新失速的原因。如远离制造和供应链中心导致创新周期大大加长、缺乏互联网运营和变现的探索、没有关注APP的运营和服务等等。具体的分析,大家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2016,智能可穿戴产业往何处去?
点击二维码扫码直达阅读
大家都很关心华米出品的手环为什么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内销量达到1850万枚。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小米手环上市后,3个半月销量破百万,2015年3月单月出货量达到百万,去年9月出货量突破1000万。到今年3月份,华米出品的手环销量超过1850万。
我们发现,1000万是个节点,销量超过1000万枚以后,消费群体就从发烧友变成了男女老幼的普罗大众,因为他们觉得戴这个东西象征着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认为小米手环的成功,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能够做到长待机,小米手环的待机时间打破了整个行业默认的7天规则,延长到了一两个月。
长续航让用户很惊讶,大大超出了用户预期,不用经常充电,也帮助用户度过了适应了长时间戴着一个手环。
第二点是:把这款博采众长的手环真正量产,大家知道,这么大规模的量产很多创业团队都做不了,可能供应链会有问题,也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产品品质问题,所以能做到持续顺利量产,对成功是非常关键的。
关于产品节奏,我们是先做减法,把产品功能精简到能抓住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比如,除了计步、睡眠监测等基础需求,还要能做到超长待机、来电振动提醒、闹钟等等。
很多人问为什么没有屏幕显示功能,这里我解释一下,没有屏幕显示功能是因为那个时间点是培养用户“习惯戴手环”的市场培育期,如果产品带屏幕显示功能,耗电量大,需要三天两头充电,很多新用户就会不习惯,觉得要看时间的话不如戴传统手表方便。
之后我们推出了光感版,加上了运动人群急需的心率功能。最后,我们才会研发带有屏幕显示的手环。
我们发现,产品刚上市阶段,消费人群都是发烧友,后来扩展到了iPhone用户,因为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很多人都把手机放到提包里,经常会听不到来电,但手环有来电振动提醒功能,大家把它作为便宜的iPhone配件使用。
女生爱上小米手环的很大原因,是解决了她们经常漏接电话的痛点。
如之前所说,当销量突破1000万以后,市场培育初见成效,消费群体变成了男女老幼、普罗大众。
接下来我们就会说到大家最关心的智能可穿戴行业的未来。
随着用户市场培育,越来越多在更加细分领域的需求被消费者提出。可能现在越来越火的骑行、滑雪、高尔夫、游泳及球类运动爱好者会说“为什么只能计步”,这是运动细分领域功能上的需求;时尚人群可能会说“平时正式活动出席的场合没法佩戴运动造型的手环”,这是外观设计上的需求。
同时,由于“机不离身”,在人体ID识别、小额免密支付上也会有比较大的需求。而只能可穿戴设备在动作捕捉上的精准性,让它成为了和VR/AR结合的最佳搭档。——仅仅是随意举例的这些,还看不出未来有多少地等着我们去圈吗?
最近我一直在提出,华米会往医疗领域进军,那是智能可穿戴行业的金矿。简单地说,在很近的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就可以更加精准地采集人体数据,包括基础数据(身高、体重、心率等)和重要数据(血压、血脂、心电图等),如果有一款能够通过FDA认证的医疗级智能可穿戴产品,就意味着所有采集到的人体数据,都能做为日常观测数据,并最终成为医生诊断的依据,甚至可以做到远程诊断,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优化了医疗资源分配。
相应的云服务的启用,也可以让亚健康状态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运动和健身建议。这对任何一个人,都是有现实意义的。而华米在踩过无数坑之后,目前已经做了一个时尚的智能手环Amazfit,满足了可穿搭的需求,今年内,华米有能力将以上数据、资源和服务结合起来,推出医疗级别的产品。
医疗可穿戴的坑很多,门槛也相对高。大家进入要小心谨慎。
最后说说大家也很关心的智能手表。
其实我的创业团队在我创办华米之前,也就是2013年就已经在做智能手表了,叫ZWATCH,当时还是用的智器品牌。这是一款通用型的智能手表,也就是说它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干得很一般,没有哪个功能特别打动消费者。
所以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从做智能手表倒回去,先做极简的智能手环,从手环开始分析消费者对可穿戴产品的需求。在积累了上千万用户的反馈后,我们可以找到智能手表的需求点在哪里,再做手表的功能定义,并且把这些需求的用户体验从端到端打通了,做得很透彻。
我们通过1850万手环卖出去,收到的用户反馈,以及后台大数据的需求分析,已经能看到比较有效的痛点需求。
关于手表,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待会儿的提问时间,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跟我交流讨论。
感谢黄总的分享很有诚意和干货的内容,相信问答部分黄总会给出更多有价值的行业参考,我们从数百条大家提供的问题里,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
下面是创课嘉宾问答环节。
现场
问题1
提问者:曾崯晟@三星 区域经理
如何提升门店的销量;流通渠道等?
黄汪:我们也是创业公司,或者说,华米每进入一个具体的领域,都把自己当做很小的创业公司去拼。同时,我们在每个领域都会找合作伙伴,能合作的,都尽量合作。当然医疗领域也一样。
医疗方向,血糖仪、血压计,虽然传统,但却是刚需,就如同原来很多家居产品的智能化一样,还是有改进的空间。
关于渠道,特别是线下渠道,对华米并不是长处,但我们会选择合作,用自己的线上流量来跟线下渠道换流量。
现场
问题2
提问者:吴俊杨@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战略研究经理
1. 可穿戴设备投资降温趋势下行业趋势走向是什么样的?
2.可穿戴设备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领域?
3.可穿戴设备弃用问题如何解决?
4.可穿戴设备销售效率最高的渠道是什么?
黄汪:投资降温的很大原因是,第一批公司的PK结果已经出来了,特别是在运动手环领域。所以我在很多业内交流场合,从一年多之前,就不断提醒可穿戴行业的创业者们,要赶紧扎根到细分人群和细分领域,比如老人、小孩、女人、孕妇。
粘性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你的设备有没有解决用户问题,否则再运营也没用。
渠道,电商是最直接的,特别对于运动手环这种消费类产品。
现场
话题
发言者:周慧杰@山东中感物联网科技 产品经理
黄总,接着发展下去,手环会不会被手表逐渐的取代,从而市场份额减少?
黄汪:手表,你看普通手表有多少人戴?就知道智能手表不太可能超过这个数量。
现场
问题4
提问者:杨小华@深圳干支科技 联合创始人
1. 如何有效的提升产品良品率
2. 在智能硬件开发过程中,碰到什么坑让您痛苦铭心?
黄汪:1、良品率问题,除了硬件技术之外,我们内部产品起码做3轮内测,一轮公测,才会决定是否上市。让每一个员工都有参与感,连后勤大姐都参加内测吐槽,连财务都会跟你吐槽产品问题,这是华米的公司内部文化。
2、智能硬件研发的坑,最大的坑,还是在于我现在刚出的Amazfit产品,创新率超过80%,导致很长时间的产品延期。一般来说,新一代产品出来,不能比旧的一代有超过30%的新技术。否则会带来研发周期的很大不确定性。
我虽然是老革命,但也为了新品牌用力过猛,犯了这个错误,坑啊,想想都是泪
现场
问题5
提问者:朱洪@耐克 店铺经理
1.请问您对未来穿戴设备是否还会是个蓬勃发展期?
2.未来穿戴设备是否会与体育行业联系的更紧密?
黄汪:我之前贴过的那个图,支付、高尔夫羽毛球等等各类细分运动领域、AR/VR,每个点都还有机会,但是大的产业机会之一是医疗。
可穿戴跟体育行业深化有很多机会,最近我们跟很多马拉松赛事公司合作,做了自动马拉松打卡积分排名,很受欢迎。1、去年跟李宁合作,推出了植入跑鞋的智能蓝牙模块,出货100万只;今年,我们还跟其他跑鞋品牌合作,也会有很多家推出智能跑鞋,我们的合作是开放的。2、运动鞋方面,有好几家创业公司专门做模块的,都做的不错,预计我们几家一起,今年能有一千万只的出货量。
现场
问题6
提问者:Ailsa@O2云音响 市场运营经理
1、华米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2、人说在低谷时能学到更多,在停掉其他业务开始专注手环事情,思考更多的是什么?
黄汪:1、华米,我们团队去年底复盘,觉得通过两年的努力,华米形成了一个核心能力:做高颜值、高品质、低成本的智能硬件产品。很多朋友知道,华米的工业设计团队设在硅谷,华米首席设计师是做过Gopro Hero4,做过Nest几乎全系列的设计,还做过手术机器人设计
2、华米是我第四次创业,上一次是平板电脑+pdf阅读app+线上杂志商城(我们拿到新闻出版总署发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痛苦的地方还是硬件的山寨化竞争。必须高颜值、高品质、低成本,三条一起上,才能战胜山寨。
现场
问题7
提问者:杨东岳@成潮智能 CEO
1、电子产品做成可穿戴,相比其它形态,你认为最大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
2、对于可穿戴产品的续航能力,除了依托能源创新外,你有没有什么可突破的建议?
黄汪:1、可穿戴的续航,要看场景,电池技术是材料物理学基础问题,无解,基于现有的办法,就是快速充电,或者是根据场景去设计可穿戴产品,就很能省电
2、你看现在这些手表产品,明知道屏幕CPU都那么耗电,但还是没有围绕用户使用场景去省电,把手表当作通用平台去做了,很大的坑。
补充一下可穿戴特点:24小时佩戴,比手机还更不离身;直接戴手上,比手机还离人更近。这就是可穿戴的特点。有些功能,手机不可取代它。
现场
问题8
提问者:罗石@西安乐德智能电子 产品经理
讲讲低成本定价策略吧?需要多么逼近成本价定价才合适?比如我产品裸机成本50元,定价55敢卖不?万一量上不去肯定亏本。如何权衡?
黄汪:大家那么关心成本定价,我来说说吧~成本定价是可以,但你需要保障产品能成为爆款,否则死的很惨。所以,干嘛不做细分市场,吸收更高利润,让自己更强壮再说呢。跟手机一样,国民手环,区域和人群都已经没啥特征了。
市场问题大家还是很关心,我补充一下:
其实市场是有条路:第一条是一开始就做细分肥沃的市场,比如女性,不求量,求利润。第二条:有大量资金,趁市场格局还没定,直接打基础市场,但这条路在运动手环领域行不通了。第三条:把硬件做轻,做一个互联网公司。
现场
问题9
提问者:杨宁@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 研究咨询顾问
1、16年在VR领域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2、在VR硬件及内容上有什么重点要突破的?
黄汪:VR和AR,都在刚刚开始阶段,但明显,它是显示设备,它们都需要输入设备。谁是arvr的输入设备呢?可穿戴啊,配合摄像头动作识别。没有很好输入体验的VR,不就成了看3D电影吗?而AR更是以互动为核心。
现场
问题10
提问者:李娟@深圳市物联传媒有限公司 编辑 运营
现在的大部分智能可穿戴产品都可能会泄露用户的隐私,您对这一问题怎么看?您觉得应该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黄汪:隐私保护是可以技术解决的,我们已经有一整套的加密传输和ID认证技术,比如时间戳加密等等。手环里面具有加密传输功能,已经成为趋势。
现场
问题11
提问者:尹非凡@广州视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市场经理
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有何利弊?
黄汪:与巨人共舞,你也必须高速成长!否则弊端就出来了。小米是华米的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我和整个管理层)。小米在一开始给予的品牌背书和资源支持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当然也会拼命挖掘二股东的资源以帮助我们成长啊但作为一家独立的创业公司,我们也必须两条腿走路,要能够自己有能力独立发展。
现场
问题12
提问者:黄文谋@华创资本 投资顾问
智能硬件技术门槛越来越低,创业者的机会在哪?
黄汪:智能硬件技术门槛越来越高啊。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肉都已经被抢占过了你看AR,机器人+AI,医疗可穿戴,哪一样都不好做啊。至于在传统硬件上加个蓝牙,加个Wi-Fi,这个机会已经没有了。
现场
问题13
提问者:董高强@深圳市橄榄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从产品工业设计到最终实现的推进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黄汪:工业设计特别需要老板的信赖和无条件支持。很多中国的老板有三大毛病:第一大毛病就是对工业设计喜欢“画龙点睛”,以为自己比设计师牛,结果是狗尾续貂。第二大毛病是无视ID,山寨就好,赚钱要快。而工业设计是一个需要耐心、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领域。第三大毛病是,总想请一个高大上的“大师”来做设计,以为这样就能出高颜值产品。
现场
问题14
提问者:常旭征@宁波大学 学生
请问小米手表什么时候发布,与市场现有的智能手表相比有哪些差异?
黄汪:我不能代表小米发言,我只能代表华米发言哈华米的手表产品研发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在认为特别重要的功能上投入了特别大的力量,把核心痛点打通打透。
华米手表的研发,是挖了谷歌负责Android Auto的负责人过来做的。华米手表的研发,横跨硅谷、合肥和北京三个团队,历时18个月。华米手表的硬件,甚至挖了好几个做芯片设计的15年的资深工程师来参与的。在蓝牙这一项技术上,我们还挖了谷歌负责Android蓝牙的负责人过来做的。
Android里面各大芯片的蓝牙代码,是他原来负责支持和研发维护的。为了蓝牙连接的稳定性,单这一项,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合肥是跟随我创业超过10年的一批人,是中国做嵌入式Linux的最早一批人。华米合肥团队以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为主。各有特点吧,蓝牙芯片最新一代都趋同了。
智能手表,我一点儿都不急,要急,我2013年就已经做过了啊,名字叫智器z watch。关键是要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和痛点。
多谢黄总的耐心解答,也感谢智东西智能行业圈内朋友的守候关注,智东西第十五期创课,分享和问答环节到此,后面是自由交流环节,黄总可以根据自己时间选择性回答大家问题。
最有价值的智能行业实名社群
在智东西公众号回复“创课”入伙
新起点新机遇,智东西2016招新
欢迎应聘以下职位
记者编辑岗:
#新媒体运营/编辑
#VR/AR行业记者
#智能汽车行业报道记者
#机器人/无人机行业记者
#智能家居/物联网行业记者
运营岗:
#活动/社群运营主管
欢迎自荐/推荐,简历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