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
——《光辉岁月》
黄家驹很有音乐天赋和领导力,是香港少有的“唱作人”。
简单的旋律、激昂的歌词,丰富的意境,瞬间点燃希望与激情。
他的嗓音不仅给人温热的感觉,还有布鲁斯歌手从容唱叹的自由感。
他完美而又富有魅力的颤音更被多人模仿。
他是香港集词、曲、唱、编曲之作于一身的独一人,他短暂一生一共有700多首歌曲,但是发表的只有100多首。
虽已离世26年,但他创造了一个人人怀念的时代。
罗大佑说:黄家驹是上帝安排降临在人间,并且不会再派来第二个。
刘卓辉:除了天才,我不能用其他词语评价黄家驹
水木年华:他的歌影响了我们一代人。
崔健:我非常尊重家驹对摇滚的态度。
老姜,公众号:哎呀音乐世上纵有千万曲,人间再无黄家驹
小时候的黄家驹是个十足的熊孩子,经常被爸妈进行棍棒教育。
闯小祸是女子单打,大祸则是男子单打,特大祸便男女混合双打。
他的童年,在香港九龙深水埗苏屋邨度过,说来也巧,苏屋邨出过不少演艺人才。
同期除了家驹、家强,还有音乐人周启生、有“白马王子”外号的香港电台DJ歌手蔡枫、许氏兄弟等。
黄家驹从小便极爱论辩,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和他斗嘴、吵架永远赢不了。
一次,妈妈买回一条鱼养在家里,准备晚上煲汤。
黄家驹和弟弟把鱼拿来玩,一不小心掉楼下,被推车仔老板捡了,眼看要遭受老妈的女子单打。
黄家驹哧溜跑下楼想把鱼要回来,老板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地上捡到的,有什么证据证明是你的?
黄家驹二话不说转身跑回家拿螺丝刀,又跑下楼十分认真地对老板说:我把你的车轮拆掉,然后我在地上拾到车轮,有什么证据证明是你的……
老板无言以对,只好归还原主,那一年黄家驹11岁。
70年代,摇滚乐飘洋过海到了香港,年少的黄家驹一下子便喜欢上了。
有一天,在电视中看到一位前卫英国歌手的音乐影带,是英国Glam Rock代表人物David Bowie,黄家驹为之痴迷。
之后,黄家驹开始寻找一切有关Bowie的音乐和资料。
他还跑去南昌街、大南街挑选布料,再拿去观奇洋服要求裁缝做一些奇异的西裤或衬衫,认真追星。
17岁的一天,黄家驹放学回家意外发现了一把邻居搬家弃置的旧木吉他。
自此,黄家驹爱上了弹吉他,谢绝聚会,更多的时间留在家里练习吉他。
起初他练习的是一些基本指法和旋律,过程很枯燥,弹出来的简直就是噪声。
坚持一段时间后,家驹开始与同学上band房排练,并开始在小型派对等演出。
愈来愈多地接触到摇滚音乐,令黄家驹越来越强烈想成为出色的摇滚吉他手。
自从在地下乐队被主吉他手羞辱弹奏糟糕后,黄家驹开始没日没夜练习,一弹就是几个小时。
弹吉他时间一长手指磨的很厉害,琴弦—震动虎口就很痛,经常弹着弹着手就肿了。
黄家驹疼了就把手放到冷水里泡泡,然后接着弹,就这样练出一手吉他绝技。
80年代初期,黄家驹通过香港Tom Lee琴行老板认识了叶世荣。
于是黄家驹、叶世荣联同两位朋友邓炜谦及李荣潮一起组成乐队,这支乐队也是Beyond的雏型。
1983年,Beyond正式组成,包括黄家驹、叶世荣、贝斯手黄家强及吉他手黄贯中,黄家驹担任主唱。
他们平常练习的地方,被称为“二楼后座”,其实是叶世荣家的房子。
为了能有一个大本营,叶世荣竟谎称要结婚,把房子从父母手中骗了过来。
Beyond每天的练习让邻居们崩溃,从指责到谩骂、报警、最后搬家,Beyond熬走了楼里大部分邻居。
同年,《吉他杂志》举办山叶吉他比赛。
当时参加山叶吉他比赛的乐队,大都以翻唱为主。
而Beyond却不一样,他们坚持原创,那一次比赛过后,人们记住了一首冲击力很强的《大厦》,以及夺冠之夜的那首纯音乐——《脑部侵袭》。
Beyond如愿夺军,乐评人冯礼慈在《一队新乐队启航了——Beyond》一文中写:他们令人相信,香港乐坛正踏向有希望的道路。
在翻唱盛行的香港,终于有人怀着对音乐的初心,坚持一辈子做原创音乐。
1984年,黄家驹参与录制专辑《香港》。
Beyond以地下乐团的身份,又想发唱片,还想开演唱会,可既没资金也没人力,有的只是一腔热血。
纵然遥不可及,黄家驹还是想办一场演唱会,便和队员商量四处筹钱。
他们一边打工一边挣钱,那时黄家驹兼职了好几份工作,完全疯魔般:去酒吧唱歌、发传单、推销东西。
累到崩溃,只为心中所愿开一场演唱会。
最后终于筹到资金,可直到演唱会前一天了,卖出的票还是少的可怜。
就在他们为票发愁时,远处走来一群女学生,大约十几个人。
黄家驹灵机一动,拉着黄家强就奔着女学生相反的方向走,家驹跑到卖票的地方就说:
“哎呀!是不是Beyond要开演唱会啊,我上次就没有买到票,是不是脱销了?”
恰好那群女生也走到卖票那里。
黄贯中、叶世荣连忙宣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成功吸引了女生们的注意。
那时,他们踌躇满志,他们拼尽一切,他们在青春年华,开了一场“永远等待”演唱会。
然而最后却以亏损几千块钱告终,现场只到了三百多人。
当时乐队成员都深感前途渺茫,推出《再见理想》专辑,打算以这种方式与心爱的音乐和理想告别。
有人说,《再见理想》是最能体现Beyond才华的专辑,囊括了英语、粤语、纯音乐,其中《再见理想》、《旧日的足迹》成为经典。
可就在生死存亡关口,他们的音乐才华吸引了经理人陈健添,并很快与他们签订商业合同。
又是一段贴海报、发传单、谈售卖、送货上门的日子,最后一算账,每人赚了240块。
虽然赚得很少,但至少赚了,这成了支持他们走下去的动力。
1988年,陈少宝被Beyond音乐会台下的激情反应所打动,他发觉这4个年轻人有着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当场答应为他们出唱片。
之后,公司为他们制作了第二张专辑《亚拉伯跳舞女郎》。
然而雷人的装扮加上异域风情的曲风,对于听惯了芭乐情歌的港人来说,接受程度几乎为零。
环顾那时候的香港乐坛,除了几支摇滚乐队在地下苦苦支撑外,所有走红的歌手清一色都是帅气的偶像派。
20多岁的黄家驹不改初衷,他依旧坚持自己的音乐风格。凭借个人力量,执著地与现实抗争。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是他让理想主义缤纷四溢。
当时的香港是音乐耀眼的时代,由许冠杰开辟,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叶倩文、陈百强等人扛鼎,后由张学友延续。
张学友视他为一生的偶像,谭咏麟一直视他为学习对象。
有人说,在那个环境中,能出100个刘德华也不奇怪,却意外出了一个Beyond和黄家驹这样的另类。
黄家驹为摇滚痴狂,他说:“这一次不是60年代乐队潮流的复苏,是革命。”
在香港电台的一次颁奖礼上,黄家驹和太极乐队的吉他手相对玩即兴,两个人都玩兴奋了,足足有一段20分钟的对弹时间,台下人看得目瞪口呆。
1986年底,黄家驹完成《大地》的编曲,由Beyond乐队主音吉他手兼主唱黄贯中独唱。
后来,《大地》成为Beyond的成名曲,也奠定了Beyond的乐坛地位。
当时他们绝不会意识到《大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创了一个“流行歌曲不再是情歌”的时代。
那时黄贯中白天拍片,晚上录音,基本上5天睡一次。瘦了30磅,累到吐血:
“这个血是为了他们吐,我也觉得很光荣。当时就是希望那个团可以赶快红起来,什么事我都愿意做。”
1987年,Beyond发行《永远等待》。
黄家驹作曲5首、作词4首,其中《永远等待》不仅是他尝试用粤语创作摇滚作品的开端,同时也是他发表的第一首中文歌曲。
此外,由黄家驹创作的《昔日舞曲》登上香港电台流行榜,成为Beyond第一首被电视台拍成MTV的歌曲。
1988年,第四张专辑《秘密警察》中的《大地》获得香港无线电视台 “十大劲歌金曲”大奖。
从出道到燃爆,整整五年。
1988年,beyond赴北京工体开演唱会。
在广州海关碰到回国的斯琴高娃,到了北京的头天晚上,哥几个到前门全聚德吃饭,又碰到了巩俐。
北京演唱会的地点是北京首都体育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演出场地。
那是个玩乐队有个喇叭能出声就不错了年代,也是个对待音乐如同灵魂般珍重的年代。
演唱会连续两天,10月15-16日,每晚7点一刻开演。
那时票价分别是3元、4元、5元、6元。
第一天彩排时,崔健特意赶去与Beyond见面。
演出的当晚,不仅崔健到场,当时北京所有的摇滚乐手,包括黑豹、唐朝等成员都到场。
一万八千多座位全部坐满。
黄家驹还翻唱了崔健的《一无所有》,让全场观众彻底沸腾。
轰动内地,从此红遍全国。
他们是第一个在国内举办专场演出的香港乐队,也是第一支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专场的摇滚乐队。
从此以后,Beyond以前卫乐队的形象确立在香港乐坛的江湖地位。
Beyond红了之后,黄家驹最初十分开心,毕竟乐队穷了许久,终于有钱来维系创作。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却是一种等价交换:
你需要砍掉梦想的一部分或全部才能得到这些名利。
于是家驹又开始拧巴了。
以黄家驹为主的Beyond时代是一个绝对理想主义时代,即便爆火,他们心里想的也只是如何让自己的音乐更上一层楼。
“我想去非洲——”。
1990年,Beyond远赴非洲肯尼亚,后来便有了《光辉岁月》。
歌曲成型时,曼德拉还不是南非总统,而只是一个还在罗本岛监狱中的阶下囚。
在一次演出慰问中,黄家驹眼看一位儿童因为营养不良倒下,被车拉走了,没多久孩子死了。
他很难过,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在战乱和灾难中受苦的非洲儿童,他写:
“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后来Beyond收养了6个非洲孤儿。
“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他对这世界充满了真诚的暖意。”
在1991年演唱会上,家驹说:
“这么多年经历了很多事,从没有机会到有机会,有开心也有不开心,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会坚持自己的信念,一起弹吉他弹到手指不会动为止。”
这一年,他带领beyond乐队在红馆连开5场演唱会。
1991年无疑是属于黄家驹的。
1991年的生命接触演唱会,也让日本留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Beyond乐队。
那时,与唱片公司的博弈,与商业活动的较量,让家驹不胜其烦。
日本是亚洲音乐的圣地,去日本发展,似乎成了家驹的最好选择。
这一去,竟成永别。
罗大佑在《黄家驹为什么会死》中写道:
“香港乐坛在半个世纪里只产生了两个音乐人,一个是许冠杰,他创造了香港乐坛;
另一个是黄家驹,一个来自香港社会最底层的青年尽力改革香港乐坛,试图力挽香港乐坛于既倒,但是他最后被香港乐坛害死了。”
黄家驹性格率真,敢怒敢言,他愤然表示:“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还公然说四大天王。
于是媒体圈开始了批判Beyond乐队的风气。
当Beyond成为香港的殿堂级乐队后,却对香港乐坛充满失望。
1992年,Beyond开始长居日本,并接下大大小小的工作,其中包括他们最不愿意的游戏节目。
1993年6月24日,黄家驹不慎从3米高的舞台上摔下,6月30日抢救无效离世。
31岁的黄家驹去世了,港式摇滚后继无人,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1996年,beyond乐队在香港红勘馆举办演唱会,当音乐声响起,黄家强唱出了:“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一句便哽咽了,没法继续唱下去,最后是歌迷朋友们在台下陪着黄家强唱完。
2015年,恒大击败首尔问鼎冠军的夜晚,整个广场球迷突然齐声唱起了《海阔天空》。
家驹去世26年了,他曾充满善意地改变世界,也真的将一种信仰与精神永留世间。
纵然山重又水复,世间再无黄家驹。
资料来源:
《凤凰网财经》:翻开青春的黄历 黄家驹逝世20年祭.
哎呀音乐:那个抱着吉他的黄家驹,也许你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新浪网:生命短暂却一生传奇的音乐天才——黄家驹.
QQ音乐:黄家驹逝世25年:再见家驹,再见.
-END-
如需转载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本文全部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阅读点击阅读全文,发现精选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