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月;脱离体制,才能写出旷日之作

“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很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在的语言来说,他有他的角度”。----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一、个人的成名之路

当年明月,在2009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而这一年是他三十岁的而立之年。在被人们称为“明年”的2006年,大量明史图书出版之后,他才被天涯社区和新浪博客捧为网红。2011年以575万元的年度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八位。

他原名叫石悦,1979年出生于宜昌一个普通干部家庭,曾经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随后挂职于河北隆化县副县长一职,时间仅仅一年。

他的粉丝在隆化县人民政府网站“政府领导”一栏中发现,赫然写着“石悦”,职务为副县长,燕赵都市报记者求证得知,石悦确为《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如今被借调至北京,任海关总署下属杂志《金钥匙》编辑。

谈到作者本人,必须先要说他的这本书。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加入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二、家庭的买书读书氛围

  当年明月的父亲营造了非常好的买书读书氛围,他5岁时,和父亲一起逛书店,当时他执意要买《上下五千年》,虽然那套书的价格才五块六角钱,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块钱,买书时,父亲问当年明月是不是喜欢历史书?说实话,当年明月根本不知道历史是什么。在当年明月的小学时光里,这套书一直陪在他身边,直到他上中学前。已经把《上下五千年》读了十二遍。

网上有段话非常火:你最好的学区房是你的书房。也许正是当年明月父亲不经心买的这套书,才成就了当年明月今天明史上的成就。

所以当年明月长大后,开始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最后发现明史的人物最有意思,他们都是特立独行的人,好坏都到了极点。所以就开始研究《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纲目三编》。

最终开创了自己的时代。于2006年自创心灵历史开创者,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中国文学家欧发伟指出,当年明月用自己的灵魂还原了历史。而人类在他的历史还原了灵魂。

三、作品的较真和做人的随性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月祭三十九,《白鹿原》还有多少巨著通过电视剧再回人的视野》,写到陈忠实做客崔永元的《小崔说事-我的白鹿原》节目时,崔永元漫不经心说出,白鹿原一百三十八万发行量并不是太多的数字,陈忠实立马严肃的说道:“这是他们人民出版社的印数,还有其他出版社的印数还没有算在内。”陈忠实老师对于这部“一个民族的密史”,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巨著非常在意。不允许没有仔细看的人主观负面评价。

   当年明月也是这样的人,他认为,文字是有感情的,感情的酝酿到一定程度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好看,不需要华丽的词藻。

2006年《明朝那些事儿》在天涯上连载创下近2000万的点击率之后,天涯社区出现了一个题为《明朝和骗子为什么这样红--互联网时代造假成功的典型案例》的帖子,声称:当年明月涉嫌造假,制造百万点击率已达到炒作目的。

当年明月则反击声称:面对网络的话语暴力,我无能为力。在和别人的交流中,明月以一句无意的话作为总结陈词---“这就是水平,这就是难度,”“看”不好的历史,为了写“好看的历史”。可见当年明月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还是相当的认可。

  虽然在网络上受到千万人的追捧,但回到现实中当年明月依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这样评价自己的现状:“做人做事不可太有目的性,上天很公平,它不会把写作的灵感和对一件事情执着于名利的追求同时给予任何一个人。”

   生活中当年明月依然一个人回到家中,买外卖或者从冰箱里拿晚饭,写《明朝那些事儿》至深夜,明月的心态和生活还是一样的平静。

就像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六年时光里,到省作家协会开会感觉就像浪费时间。一开完就逃跑似的回到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里,潜心自己漫长的创作。安顿好家人,没有网络,只有一个破旧的电视机。在一张低矮破旧的圆桌子上,寒来暑往,从第一句“白嘉轩引以为豪的是一生娶了七个媳妇”写起,六年时光,造就了渭北平原五十多年的历史变迁巨著。但陈忠实依然过着西北人典型的农村生活。

四、书红是非多与写作的有趣性

人红是非多,同样的道理,《明朝那些事儿》除了前面提到天涯社区那篇攻击作者本人和书之外,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讨论:大部分观点是认为,《明朝那些事儿》不是严谨史学巨著,带有作者的个人观点与偏好,有些细节处理的很主观。

历史形象不等于历史真相,不能当做史实去看,还有人认为《明朝那些事儿》不敢拍成热播剧和做成网络游戏,让知名度更上一层楼;害怕被骂成神剧的猜测。

作者本人不敢主动献身也许是怕被有关部门辞退,网上有篇文章《为什么没有把《明朝那些事儿》拍成电视剧》,引发众多粉丝猜测;猜测的最多版本是这七部书涉及的人物比较多,虽然粉丝足够多,有人看,但演员众多,更换太快,酬劳太高,宏达的场景或打一次仗要耗资巨大,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对于自己比较自豪的写作方法,当年明月在历史和小说、正史和戏说、历史学术和影视历史剧的结合上找准融合点,以白话历史、好看历史的理念,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鲜活的写法,用流行文学元素和小说笔法,加入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吸纳了叙议结合、伏笔照应,铺垫悬念等多种手法,并穿插了很多幽默,有时还运用“好看历史”了一些无厘头的语言,以及流行歌曲的歌词,将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丰满圆润,做到真正的“好看历史”。这种写法就是当年明月自创的趣味史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学偶像。当年明月也不例外。比如陈忠实的文学偶像就是柳青,

《创业史》是他的开启文学的读物;当然也包括肖罗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也包括我喜欢的陈丹青老师,他的偶像就是很喜欢书《文学回忆录》的作者木心。

因为他的高度评价让我对于木心有了很高的关注度;“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洁癖,我们并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当年明月的偶像是钱穆,他尊称为“史学偶像”。 他坦然自己很佩服钱穆,他认为钱穆对历史本质精辟的分析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钱穆的《国史大纲》、《历代中国政治之得失》,在一系列的论据之后给出一个让人惊讶的答案。与之相比,明月毫不讳言自己的差距:“差距很大,他是着重于历史本质的东西,虽然我的书里也有这样的内容,但跟他还是相差很远。……我的书我希望它流传很久,但是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我的书卖的很好,但是我一直认为钱穆的书虽然可能一年卖不到100本,但是100年以后,他的书还是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还是会被翻出来重新出版。”

当年明月这样定位自己的《明朝那些事儿》,明月到2010年仍然未能给出一个界定,他只是一再强调“我写的是正史”。那么我们不妨认为,这是一个“不那么正经”的人所演绎的一部“不那么一本正经”的正史吧。

当然这本书除了描写的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之外,对于人性之间的爱情描写的也让人刻骨铭心,比当下公众号描写那些油腻的爱情心灵鸡汤不知要甩几条街。

十四年(1449年),英宗朱祁镇被瓦剌部所俘,为迎英宗回朝,钱皇后把自己宫中的全部资财输出,只希望瓦刺部的太师能看在财宝的份上放回丈夫。但瓦刺部的太师胃口大开,不但不放回英宗,反而要求更多的条件。在得知英宗不能返回的事实,钱皇后已如五雷轰顶,每天悲哀地呼天号地,祈求神灵保佑英宗。累了就就地而卧,以致伤残了一条腿。终日哭泣,又哭瞎了一只眼睛。

终于,景泰元年八月初三,二十二岁的明英宗由漠北返回了北京城。但被其弟明景帝朱祁钰尊为徒有虚名的“太上皇”,并被囚禁于南宫。在南宫中见到了病体支离的妻子,在了解妻子致残的原因后百感交集,将妻子视如珍宝。期间,生活困难,钱皇后用手工针织补贴二人生活。

整套书也有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明朝的“杰克”与“罗斯”,也就是徐海与王翠翘凄美爱情故事。这就是《金云翅传》的原型。这套书没有在中国出名,但在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封为《红楼梦》般的高度;要是在这些地方不知道《金云翅传》,你就不好意思说自己读过书。

当然也有其他的爱情故事,不是一两篇文章所能写的完。

五、脱离体制,方能展现旷世之作

陈忠实在开始写作之前,担任灞桥区文化局局长,但是枯燥的工作和繁重的会议让他无法分心去写巨著;于是辞职之后专心写作;潜心六年写出了《白鹿原》。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待遇不错,免费住的房间很大,后门一开就是游泳池,学生爱戴我。”但是没多久,木心就辞职了。23岁的他,做出了一个坚定选择—我要做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辞职后,木心带着书,画笔上了莫干山,开始专心读书,专心写文,专心作画。

成名之前,当年明月未出名之前还是一个平凡无闻的公务员,在河北省隆化县人民政府挂职副县长一年。一直任职于中国海关总署缉私警察。八小时正常上下班之后,开始了漫长的《明朝那些事儿》写作;买外卖或从冰箱里晚饭,写《明朝那些事儿》至深夜,明月的心态和生活还是一样平静。

明月这样剖析自己:“我还是我自己,我没有变过。即使会有一时头脑发热,心中默默有一种力量支撑着当年明月坚持写作,只要想到这一点,我就会告诉自己,永远不会放弃。”

脱离体制的当年明月如今红了,已经是中国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创者,担任了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脱离了体制的当年明月,如今潜心到北京海关总署下属杂志《金钥匙》的。

就像著名明史专家毛佩琦说的那样:“明月的写作不仅笔锋活泼幽默,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感悟,这就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也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我想这段话,深刻印证了自己对于当年明月的解析:脱离体制,才能成就自身的旷世之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年明月;脱离体制,才能写出旷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