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TI9结束后,中国电竞圈照例讨伐起V社来。关于V社电竞生态好与坏的讨论也激起了不少关注。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里,V社只顾自己,一系列条款让俱乐部怨声载道,作为对比的联盟化似乎成了出路。我们无意或者说不能讨论V社的做法到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方面,在商业的世界里,标准不同,好坏对错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我们也很难比G胖更懂围绕着TI构建的DOTA2生态本身。
但讨论过后,我们还是得出了一些颇为有趣的思路。
对V社的口诛笔伐几乎完全集中在俱乐部维度,论调也都是老生常谈。
但在DOTA2的体系里,俱乐部真的重要吗?或者说,G胖真完全不顾俱乐部的死活吗?
只有这两点成立时,那些一再被提出的问题才构成实质上的问题。但经过讨论,我们认为这两点其实并不成立。
首先,根据现场记者的观察,在DOTA2的体系里,存在着一个成熟的观众群体。这个群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低消费能力的群体,另一部分是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前者负责在社交媒体上为DOTA2、TI制造声势,后者负责在线下消费。
只要稍微思考一下TI9的上座率、票价以及线下神秘商店的售罄率,就可以估算出这些人的消费能力。以决赛为例,5000多的票价、2000多的线下消费,再算上差旅饮食,估算下来这个数字可能至少在10000左右。
即便考虑到偏差,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放在当下的电竞圈也位于前列。从受众上看,在赚屌丝钱的电竞圈里,DOTA2很可能是类似于网球的存在。
图源:ATP官方微博
DOTA2和网球类似的地方还在于,DOTA2的玩家始终没有达到过《英雄联盟》或是《王者荣耀》的量级。这意味着,玩过的人转化成观众和潜在的观众市场这两件事决定了赛事需求端的空间就那么大。
而且,DOTA2杯赛的举办地几乎是固定的,赛事的执行方长时间在固定的地点耕耘自己的社区文化。很多实行赛会制“一行多会”制度的体育赛事都这么做,比如网球、高尔夫、F1等等。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可能观众会在单场杯赛的周期里表现出很强的消费力,但这种消费力以及对应的观赛需求并不能适配联赛的长周期。
换句话说,DOTA2的消费主力实际上由现阶段电竞圈中产及以上的用户构成,这决定了DOTA2只能使用杯赛模式。
因为,要么这群人没有那么多时间观看DOTA2的比赛,要么就是观众基数不足以支撑联赛场场爆满。这两者对依靠长时间曝光和线下门票及衍生品收入的联赛模式来说都是致命的。强行推行联盟化,只会让这个本来盈利的生态逐渐被成本拖垮。
因此,联盟化之于DOTA2,看似解药,实则毒药
进一步推测,就像网球运动员通常自己出资组建辅助团队一样,也许在DOTA2的体系里,俱乐部和选手正确的主次关系并不是今天存在的这样。俱乐部可能扮演的角色本应该类似体育经纪公司。从这个角度看,V社当然有理由不管俱乐部的死活。
毕竟,是俱乐部主动选择进入DOTA2这个市场,而非V社的邀请。而且,俱乐部本身对V社而言也并非不可替代。Wings和OG的例子都表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至于TI的奖金池能否保持增长,这谁也说不好。就像当初G胖搞了个众筹塑造了TI,后面的模仿者没有一个能超越一样。在让粉丝花钱这件事上,可能相信G胖比质疑G胖更靠谱。
但即便如此,横向对比,V社可能仍然是对俱乐部最好的游戏厂商之一。回想一下BP画面里每支队伍旗子上的赞助商LOGO、参赛队员ID上的赞助商名字。游戏内权益一直都是俱乐部渴求但得不到的,但V社主动给予了俱乐部这些权益。
这时候,再去指责V社不管俱乐部的死活,是不是有点不讲道理?而且,问题似乎变成,到底是V社不管俱乐部的死活,还是俱乐部拿着这些资源卖不出去?
的确,在DOTA2这个体系里,V社和电子竞技相互依存。但收益之外,V社也拿出了足够的真金白银,搭建了这个体系。还是那句话,即便国内现有的DOTA2战队都解散了,光靠着一个TI,难道V社还怕没有队伍参加?
本质上看,DOTA2体系就是V社开辟市场,和俱乐部、赞助商一起在这个市场里合作赚钱。这种合作的本质在于,V社想要帮着杜绝这个市场里的恶意竞争,但从现状看,只要保护住了选手,除了俱乐部之外的参与者利益就能够保证。而俱乐部本身如果是错位的,那么为何要管他的死活呢?
而且,合作赚钱靠的是各凭本事,自负盈亏。这意味着,V社只要不坑厂商就行,干嘛还要开放出权限帮你呢?
因此,当下要思考的不该是这个体系健不健康,而是俱乐部自身的问题。
图源:LGD官方微博
最后再举一个更有趣的例子。今年3月份,中国星际2战队联赛开赛。当我们采访筹办者黄旭东时,他并没有否定未来会成立电竞联盟,或是像联盟一样运作的可能。
对于这样一款暴雪“不管”的游戏来说,如果能够成立星际2战队联盟,起码从结构上看,这才是目前国内最像NBA这些商业体育联盟的电竞联盟,那么按照各位的观点看,它是健康的么?
杂志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