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那么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么?.md

当前我们已经经历了物质匮乏的工业时代,迎来了物质富足,丰沛的信息时代,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我们不仅对各类食物、消费品,拥有广泛的选择权,而且,对于处于信息洪流中的资讯,我们也不得不睁大眼睛,认真筛选。但筛选过后的知识,是咀嚼后吞下,还是分门别类收藏,以备下次调取,其中大有文章。

现代人普遍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到好的文章或资料,第一时间公开化分享,或者利用自带的收藏功能,或第三方工具存储备用,细心的人也许会定期对收藏的材料进行分类处理。这个方法看似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建立了通向未来待引用材料的索引,但实际上,存在诸多不足。包括:

1. 从认知上看,欺骗了大脑。我以为已经了解,学会,知晓了分享的内容,其实不过是浅表存储,若再让我们复述、指出重点时,大部分人无所适从,如同压根没读过一样。

2. 分类标签不易于定夺,缺乏一惯性。经常需要为谋篇文章的材料订标签而费时费脑。而且在这个时间段想到的标签,也许下次再回忆时又换了一个。例如,目前我的为知笔记中,以及blog系统中,有大量的标签只引用过一次。

3. 难以索引。如果缺乏全文检索功能,单凭标题文字,是很难完备地检索已收藏的文章。

解决方法:

## 1. 用自己的话,给收藏编注解。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中有一条,如果当你的输入(录入)越简单(例如,收藏之举,易如反掌),则输出(回忆)越困难。反之,如果输出越困难(例如,用自己的话提炼或改编,需要费时费力),但下次输出时更为简单。

如果每次对有价值的材料,简单的方式,就是自己复述一遍。复杂的方式就按照阳志平老师推荐的卡片打发,重新梳理内容,以笔记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两种方式,都便于下次再调取该材料时,形成自动回路。

这两种方式都已有牛人在实践,做出了活生生的榜样。

简单的方式,如写作笔杆子W,他曾经在广州回北京的候机楼点醒我,写作很多时候不能太依赖google等搜索引擎,作为搞创作的人,都应该自带干粮,记忆在脑袋中,写作时字词、观念呼呼往外冒。而他自带干粮的方式,就是随时随地将看到的、听到的价值事物自己主动复述。复述不求精准,但求将自己的理解深度编码。我亲历了短短两天的调研时间内,他边发表观点边总结每场的见闻,待到临近调研结束时,无需准备即席就能向领导口若悬河汇报两天的重要见闻,简洁且重点突出。这都依赖其口述反刍。

复杂的方式,亦师亦友的阳老今以自己多年实践,以及钱钟书、纳博科夫等牛人为例,撰文阐述卡片记录的意义和重要性。他每天写作卡片10张左右,在深谙卡片大法的优势和作用基础上,老阳甚至自己带领创业团队,在创业项目中,集成了卡片记录功能,向更多的人推广其理念。在他的卡片体系中,卡片是思维创意的加油站,是万丈高楼的基石,是功能齐备的瑞士军刀,用它可以生成更密集、更产生远距离联想的创意,可以构建浑然天成的长篇雄文,还可以降低生活复杂度,让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 2. 注重以核心观点(观念),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凡有价值的思想,原创的新锐想法,需要一套完整的知识与逻辑体系支持。依靠日常零星或者零碎的豆腐块输入材料,虽然也能逐步构建一套体系,但从时间上看,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周期;从效率上看,需要输入更多领域的材料。

### (1)在初步学习和入门之时,就积极构建知识体系。

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在整理一个领域、学科的知识和材料的初始阶段,就以一名专家的身份,从一开始就试图勾勒出全领域的知识体系。对这个知识体系,对错先不用辨析,框架优劣也无需考虑,完全凭借先验知识和初始理解,尽快搭建起来。在后续的持续输入中,不断调整、更改、完善、调优知识框架,调整概览,收拾细节,多方参考,多元引用。利用这种方式,更容易形成提取速度快、提取记忆好、以万变不离其宗的知识体系。

###(2)在构建知识体系之时,力求以大观点、大论断作为主线。

在《精进》一书中,用了一个牛顿力学的经典案例,指出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不在于知识量(知识点)多少,而是专家的逻辑组块(多个知识点通过观点、观念构成的更高层次的组块)更多。这些逻辑组块,以物理学中的核心定理、定律进行组织。专家们在思考不同问题时,都引用各自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辅以不同的逻辑组块,快速给出解决方向和方案。

当物理学出现的大量新的碎片内容和知识时,专家们均围绕一些核心定理(如牛三定律、热力守恒定律等)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体系都是由不同的观点、观念所驱动,一般专家一级观点能达到5-7个,每一个一级观点下还能组织4-5个二级观点。在这些观点框架下,专家就可化繁为简,将大量的新知、信息分门别类放置在自己的体系中。

不论这个体系是存在头脑中的隐性框架,还是将其写出来成为显性框架,对于灵活运用领域知识,对抗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都颇有意义。前者,需要我们在大脑中不断复盘,做思想体操;后者,从一开始,就要以写书的姿态,将已知领域或即将踏入的未知领域的知识框架体系,清晰勾勒出来。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真假莫辨、排山倒海的信息洪流中立足,我们当今世界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现象,才不会表现出过度焦虑与不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藏了那么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么?.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