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地标30讲12:罗马西班牙广场

                              成就永恒之城的管道工程

今天开始课程的第四版块,人类建造的工程奇观。有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扬州的古运河、巴黎的凡尔赛宫、美国的胡佛大坝、迪拜的棕榈岛。

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大工程就像一个能量转化器,把组织力量转化为一次又一次突破自然限制的力量。

罗马西班牙广场上的破船喷泉,是由2000多年前修建的古罗马引水渠供水的。

这是个热门的旅游地标,是由艺术大师贝尼尼父子创建的作品,这是我们要讲的一个伟大工程的一个小小水龙头,包括遍布罗马城的类似的喷泉和引水口,也有深埋在地下的看不见的部分,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工程。这样的管道,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人就修建了11条,总长将近400公里。

文明地标30讲12:罗马西班牙广场_第1张图片
2000多年前的罗马引水渠

罗马城里的水从哪里来呢?罗马城外有很多大型的引水渠,在城市的东南郊,有一座叫做阿庇亚的古代遗址公园,今天这里还有一些古罗马高架引水渠的遗迹。

高价引水渠就是用连续不断的拱洞和柱子把饮水道架在空中(就是上图这样),这样的高架桥在今天西班牙的塞戈威亚和法国南部还有相当宏伟的遗迹。

全世界的古老大城市都坐落在大河大湖边上,古罗马不也例外,但是古罗马人的饮用水并不是城边的台伯河,而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庞大的地上地下的饮水工程。

在2000年前,罗马人克服了重重的困难,不肯将就,不肯像巴黎人和伦敦人一样,喝水排污不分,而后者在18、19世纪频频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包括在莎士比亚时代。

为了准求洁净的水源,但是的罗马人还不懂化验技术,但是他们的方法也很科学,他们会采集水样,放在不同的容器里观测对比,对当地水源地的生态综合考察,看他们的眼睛是否明亮、脸色是否红润,寿命是否够长等决定水合不合格。

找到水之后,要在几十公里的范围内,综合考虑坡道设置,不能太缓也不能太陡,建造引水渠,把水引进城,建高架、挖隧道、或者沿山脊修水渠,竟然还用上了我们今天在物理课本里学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虹吸原理。

最后还要解决长距离运输中的不泄露、不被污染、不被人破坏的问题。所以管道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因为管道90%都是埋在地下的,罗马人用陶管、铅管、甚至他们发明的混凝土,都能防止蒸发泄露。

从公元前312年,罗马人修建第一条引水渠开始,500多年间,总共修了11条水道。不管是在罗马,还是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几十座城市,也这么修。

今天,这些引水渠但凡留下来的都成了旅游地标。比如上文说的西班牙塞戈维亚引水渠,这些都是人类早期的大型封闭管道工程。

引水渠解决的不仅是罗马城的饮水问题,它还有另外3个重要的影响。

1、它是的罗马成为超级大型城市。日本学者盐野七生在观察罗马城引水渠后得出结论:罗马帝国境内,历史上爆发传染病的次数非常少,原因就是饮水工程。充足的供水和高水平的健康状况,使罗马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超级都市。

2、刺激了罗马城服务业的大繁荣。古罗马人用引水渠的方式,远距离、大规模的调集水资源,成就了人类第一座人口破百万的城市。

3、使罗马成为永恒之城。2000年来,罗马的中心没有移动过。“今夕何夕、此身何处”,历史和现实在同一个空间里共生,甚至重叠在一起。

同时代与罗马齐名的古都长安,从汉代到隋朝,就发生过中心点的位移。原因就是水污染的问题。

4、封闭管道思路,为人类远距离调配资源,提供了一个安全、快速、高效的解决方案。

古罗马人封闭管道式的引水渠,开了古代管道工程的先河,管道式运输以其单向、封闭、快速的特点,成为后世大规模异地资源调集的主要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地标30讲12:罗马西班牙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