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Wang
转载授权(文末留言,或添加微信:mzy2117)
如果你的孩子被机器判定为注意力不集中,你选择相信你的孩子还是相信机器?
近日,在浙江金华的一所小学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学生上课时集体头戴一种叫“赋思头环”的脑机接口设备,用来监测学生的上课专注度。头环会给学生的注意力打分,判断其在上课的时候有没有走神。
不说这种头环是不是真的能监测出学生是否走神,原来还有比在教室安装全天候监控摄像头更进一步入侵学生隐私的行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头环真的能监测注意力?
小学生带上这个设备后,传感器便会通过三个电极检测到佩戴者的脑电波,从而评判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并打分—上课专注就亮红灯,上课走神就会亮蓝灯,接触不良或者没联网就亮白灯。
据悉,该设备由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BrainCo)推出,由该小学校友捐赠给学校。“BrainCo 赋思脑机接口头环Focus 1”官方标配版售价3499元。学校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款头环是学校的脑机智慧实验课堂使用,已经使用了一年。并且表示,开设这个班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反对意见,学生也没有身体不适。
同样的,工作人员也承认 “就效果而言,至少会有一个心理作用,所以注意力的确比以前要集中一些。 ” 儿童早期大脑发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题目。安妮塔伍尔福克教授所著的《教育心理学》是目前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教材,堪称第一品牌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她在《教育心理学》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注意力是有极限的”。
一般而言,青少年注意力的持续集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即便是成人,注意力的持续集中时间也只有大约40分钟,而核心集中时间最多也就十分钟左右。
而美国微软的加拿大研究组, 在进行了2000人以上的实验者的脑波测定后发表的实际数字显示,人的集中力能持续8秒。顺便说一下,金鱼的集中力是9秒,人的集中力持续时间甚至比金鱼还要短。
大脑构造决定了人的注意力有上限,强行通过机器来提升注意力违背人的生理本能。
乍一看到学生们都戴着头环上课时的照片,不禁让人想起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智能农场里的牛羊,孩子们就像实验品一样。
10月31日晚,人民日报发布微博:当一个生动活泼的孩子,被“黑科技”定性为不够专注,他有权辩驳吗?
如果这款头环真的能监测出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假设一个班级40名学生,课堂上老师眼里的头环应该是从头到尾都在跳蓝。这是否又会分散老师在教学时候的注意力呢?
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如果这个头环真的能监测注意力集中度,不应该是这么用。应该看如果上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在走神,老师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模式有问题。
网瘾防治拟入法
Z世代(10-24岁)和α世代(0-9岁)出生在这样一个世界:电脑算法让他们可以狂热的速度在电子设备上点击、滚动和滑动。越来越多的研究佐证信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能随时即刻上网和使用智能手机正在伤害孩子的专注力。
网瘾防治甚至要被写进法律。
网络沉迷已成全球性社会问题。据卫健委有关数据,全球青少年过度依赖互联网比例为6%,中国则接近10%。截至2019年6月,我国10—19岁网民人数占网民总数的16.9%,10岁以下网民人数占网民总数的4.0%。
近日首次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第五章“网络保护”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如第58条关于培养和提高网络素养、第60条关于企业责任、第64条关于网络沉迷防治制度等。 除了网络游戏,网络直播、小视频等新兴网络形式也异常“火爆”,不仅未成年人,就连很多成年人刷直播、刷小视频都上瘾。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议将对未成年人影响重大的短视频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监管范围。与此同时,网信办也积极推进网络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在建设青少年内容专属算法过程中,要用主流价值观来统领各平台算法,而不是让各平台利用自动分发机制,给未成年人进行内容推送。
基于AI算法的小视频平台,可以更加迎合用户的喜好。
为什么不让孩子刷小视频?
因为孩子没有判断力,他只会看他喜欢看的而不是应该看的。小视频只会根据他的喜好给他推送他喜欢看的。
硬币都有两面
虽然信息技术损害了教育的某些方面,但也以不可预见的方式赋予了学生一些新的能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刀,沉迷游戏无法自拔还是利用网络来给自己增强实力在于个人选择。例如,那些等不及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越来越愿意自己上网去寻找答案。
信息在网上无处不在,唾手可得,现代的成功不再意味着一定要博闻强记,更重要的或许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数字媒体缩短了青少年专注力的持续时间,从而也就削弱了这些能力。
既然信息时代无法逆转,大脑也不可能一直集中,不如学会思考,这些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媒体应用是否真的给自己带来提升。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一切,比依赖于智能头环这类外部的设备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