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23周五,18:15pm,北京国际大饭店。比完赛的我们静静走出了大厅,外面艳阳高照、微风习习,吹走了几天来披星戴月的疲劳感,终于有种可以放空的轻松感。
回想1个月以来的比赛经历,感觉很满足,又有淡淡的忧伤。
在线测试
这一轮有两个测试:cut-e测试和NET(全国就业能力认证)测评。
cut-e测试:英文题读不太懂,时间又紧,最后几道来不及看题直接第六感了……有点像四大的网申题,百度一下,发现有的四大真是用的cut-e测试题。
NET测评:相对cut-e就简单多了(是因为中文题目的原因吗……),提前交卷近1/3的时间。
最后竟然通过,运气爆棚。这也提醒我,英语能力真的是得跟上,这回又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案例分析
经财华国际挑选,来自2地4校的北林Calista、西安外国语Natalie、北工商Rebacca、和北交Amanda(作者本人),神奇地组成了一队。
20页的英文案例,3道题目。2周的时间,我们常在凌晨12点后互发文档,将7、8页初稿,反复修改、精简提炼,直到最后定稿的3页。
不能见面讨论,我们就互批文档,把自己的建议、补充加进去,认为有错的地方写明理由、标出来,需要核对的财务比率、数据互相检查……我们充分利用了Word强大的修订、批注功能,定稿前的文档都是花花绿绿的,不得不标出每种颜色的含义了。
微信难做到及时回复,我们就直接电话沟通(学校的渣网做不到视频通话,哭……)。事前写好沟通的要点,传给对方,电话里按部就班地高效讨论。即使这样,十几天下来,我们的电话都要欠费了……
大家配合默契,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财务分析、原因和措施分析、英文翻译、英文校对、图表制作等等,都全力以赴地贡献自己所能。队长Calista作为英语大咖(曾在新东方英语任教),在每个环节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么么哒!
期间,还有财华刘畅老师的实力助攻——帮我们进行逻辑梳理,给出修改建议。
总结:
- 学到的
从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分析利弊,分为内部的运营、产品等等,外部的市场环境、制约因素等等。从财报中找隐藏的问题,比如数字的突变,各种比率的趋势或急剧变化等等。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杜邦分析体系(盈利、运营、财务杠杆)去分析公司经营。
- 待提高
1.对英文财报的熟悉度。对一些英文的会计科目不了解,无法分析。
2.知识的迁移能力。平时考试题目主要靠套公式、背分录,实际应用意义小,需提升所学能够有所用的能力。
英文答辩
比赛前一晚,我们小组4人终于聚齐,开始了紧张的忙碌。首先,是合稿子。之前队长分配好各自的发言时间,各自准备稿子,可每个人或多或少会超出自己的准备时间,造成总时长超时1/3(还是我们在念稿的情况下)。后来及时缩减内容,达到时长要求。
平时的答辩都是用中文,理顺逻辑、准备好大意,临场发挥即可。可是英文答辩,对于我这样的英文弱势群体来说,就这能背了。从熟读到熟背,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前一晚睡得晚,又加上起了个大早,我们加班加点去背英文稿,结果听了一上午和半下午的讲座,成功地忘差不多了……所以中午匆匆吃过午饭,甚至下午的讲座后半程溜出去,继续排练。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上场还是有些磕巴……
- 总结
1.由于空间的限制,不能提前合稿,但是应该尽量严格把控自己的发言时间,并提前背好。
2.努力提升英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整装待发上台,不小心犯了很多人都犯过的尴尬:PPT播放不畅,简单来说,是开场动画与我们的开场衔接不紧密,以及下翻按成了上翻。这样一方面给评委留下了发挥不佳的印象,也对后发言的同学造成时间上的压力。除此之外(还有我的口语略渣,有卡顿……),我觉得我们的答辩还是不错的。
PPT播放不畅,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结合PPT排练,另一方面不熟悉翻页器。本来是要排练的,结果我的电脑主板松动,需要拆机重新安装一下,但是我并没有随身携带螺丝刀,酒店也没有小号的螺丝刀……
此外,PPT字略小,评委看不清,没有起到充分的演示作用。
- 总结
1.对我而言,可以考虑带电脑外出时,携带螺丝刀……以防电脑瘫痪在床。
2.提前熟悉翻页器,了解上翻、下翻等功能。
3.PPT应该在满足简洁明了地提示、说明的作用下,再兼顾美感和动效。
提问环节,评委问到的问题恰好是我负责做的问题,队长先回答的,我觉得她的回答已经比较全面了,就没有做补充,而且还有队友做了其他补充,但是,评委还是不太满意地说“That’s all?”我有点不知所措,又无能为力……可能是才疏学浅,并没有答到点上,求学漫漫路,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吧。
评委这样说
关于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时,不能仅罗列数字说明趋势,重要的是分析原因。
分析要注重内外部分析。
风险分析,首先要考虑风险偏好,可根据管理层决策、公司历史等判断是激进、稳健、还是保守,至于应对措施,是开放性问题,有理有据即可。
关于演示
答辩开场时,声音要洪亮,引起注意。
演讲尽量不回头看PPT,翻页也是如此,可让每个发言者自行控制,而不是一个人拿着控制器。
其他人演讲时,自己不要乱晃,保持放松。
PPT上字不能太小,一定要让人看清;字也不能太多,让人抓不住重点。
在Q&A环节,要和评委有眼神的交流,像一个分享者一样自信地展示出自己的答案。
写在最后
一路经历800人进48人,止步于12队进6队。我们尽力了,收获了友情,享受了过程,这就足够了。
亲爱的队友,很开心成长路上有你们的陪伴,谢谢你们,也请收下我真诚的祝福。
就此分别,有缘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