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Ian Bourbeau saved to nature the wild sea
最近面试了一些年轻人,有的刚刚毕业,有的工作了一到三年,从水平能力上来看,基本上是牛的特别牛,面的特别面。牛的人又分两个等级,一种是神童型的,就像阿里道哥,OpenResty 春哥,Airbnb 安姐这种神童,他们在没毕业的时候,已经在计算机的某个领域达到了顶级或极高的水准,甚至具备了很多实战经验,可以说是天生牛人。还有些次神童,虽然没那么牛,但是工作一两年,总能在某个领域走的比同龄人或同等级的人远得多。
前几天面一个小孩,工作两三年,但是一直在数据分析领域耕耘,大数据领域涉及的知识面广度深度都有,所以年纪轻轻,已经有了不错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想想自己当年毕业两年的时候还在用 Perl 写网页,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面的就不用说了,要么是全面,要么是在各个领域都浅尝辄止,真的是只懂一点点,这样很难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力。我以前就说过,在这样一个信息开放、资料丰富到令人发指的互联网时代,如果有志投身互联网,大学生们基本上可以利用在校时间在某个技术领域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准。
当然,仅仅靠自己也是不够的,有些公司会为优秀的人提供非常丰富的职业通道和培养计划,最近和阿里的朋友走得比较近,听他们聊了阿里的阿里星计划,很有意思,要了些资料跟大家分享下。
阿里星,是阿里每年针对技术类校招生的一个顶级人才计划。拿到「阿里星」的应届生将获得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服务:
上不封顶的年薪;
阿里技术牛人直接当师兄;
定期和阿里合伙人面对面交流;
具有核心挑战性项目及平台锻炼
还有啥就不知道了……
阿里在 2013 年设立这个顶级人才计划,迄今为止,招募到的数十位阿里星散落在阿里巴巴集团各个事业单元,其中有小邱、小任、小杨和小朱等等。
想加入阿里星计划需要你有多强呢,学历?技术?智商?这些都是敲门砖,阿里星计划更看重「知行合一」能力。
小邱是新加坡管理学院的博士,小任本硕在浙大计算机系,小杨高二特招进入浙大竺可桢学院混合班一直读到博士,小朱本、硕、博都在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这些人应该就是我说的「在校期间就达到了很高的学术水准」。
「面试的感受是,阿里更看重的是我们在校期间做得那些学术研究与阿里商业化之间的技术连接」,2014届阿里星小朱透露,在校期间他主要从事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容错相关研究。博士期间,曾在专业期刊IEEETOC,IEEETPDS以及会议IEEEMSST,IEEE/IFIPDSN 上发表多篇学术文章,也是2015年度ACM中国合肥分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在DT时代,包括图片,文档,影音等在内的数据量日益增大,单机存储已经不能满足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商业的发展推动着云计算对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数据库的解决方案有强需求。小朱仍然记得,他当年的终审面试官是阿里巴巴集团副CTO姜鹏(花名三丰)。「主考官会抛出团队正做的一个具体技术问题,看解题思路,关键是考察我们对这个领域的视野」。
小杨的校招面试官则对他学生期间的创业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机械臂」很感兴趣。两个人就这类互动技术与线下广告市场相结合以提升转化率的想法进行了深入沟通,几乎忘记了这是在面试。
想要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用计算公式解答技术难题是不够的。2013年的阿里星小任认为,终审面试官完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看清楚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走到终审面试,大家 coding 能力应该都在一个 level 上。为了考察编程以外的能力,面试官会故意提出很尖锐的问题,看看我们面对攻击,是否还能够冷静理智的处理,又或者马上就崩溃,情绪化起来。」
看了西游日记你就会知道,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遇到一群猪队友,最好的际遇就是遇到一个好师兄。
相比薪水和股票,阿里星提供的最好服务是一个靠谱的大师兄。
阿里星的薪资颇具竞争力,但钱从来就不是阿里星候选人当初选择阿里的首要因素。他们在众多 offer 中挑中阿里巴巴进入阿里云,看重的是那些宝贵的、与阿里技术带头人亲密接触的机会。
江湖传言,阿里有一项传统制度「师兄制」,这是一项帮助新人快速落地和融入阿里文化的制度,每一个新入职的阿里人都将有一对一的师兄作为导师。对于校招新人来说,师兄能在生活上和业务上对他们提供巨大的帮助和影响。
阿里非常重视「阿里星」的师兄人选。小朱入职的时候,师兄就是现在阿里云的首席架构师唐洪。小杨入职的师兄则是阿里云当时的 CTO。「不用预约时间定期沟通,随时沟通,这点对新人的吸引力确实很大。」
为了更好的培养这些技术苗子,集团合伙人级别的高管还会和大家以定期聚餐的形式交流。而作为阿里的普通员工,可能只会在听讲座或者部门年会上才有机会见到一两个合伙人。和高管以及技术牛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让来自不同事业部的阿里星坐在一起交流学习,极大地促进了这些技术新生代的视野拓展和做事情的格局。
小杨还记得最近一次聚会见的是阿里集团 CTO 行癫。当时, 行癫对 VR/AR 这样代表的新兴领域谈了自己的思考思路。
如果这是下一个技术突破点,不做的话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去做了,可能对我们现有或后续的业务带来怎样的帮助。
行颠的这些话,对新人的触动非常大。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选择,技术什么时候跟进,要不要追最热的技术,要创新还是要颠覆,选择变得无比重要……这两条原则,会让新人对问题的判断有很好的参考依据。
比尔·盖茨曾说,对技术人来说,每一天清晨醒来,都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 技术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前段时间网上爆料,在 Facebook 的年轻人整天想的是如何才能早日离开 Facebook,成为下一个小扎。阿里星的85后技术新秀,对未来又有着怎样的规划呢?
四位阿里星坦言,选择阿里云不是最终目的,但他们相信云计算将改变人类历史,相信云计算在下一个10年,必将像水、电、气一样,成为人人都能享用的一种能力,创造无法计算的价值。
「很多人总是在思考,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我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事实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希望这个行业如何去发展,我想要如何去打造」,小任谈到参与的阿里云HPC 项目时说。这是一个旧概念,可能大家更为熟知的是超算这个名字。但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它正在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从排上世界超算第一的国产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聊到战胜李世石的谷歌AlphaGo,2013 届阿里星小任从这些热点新闻聊到自己所在团队。他们正在探索新形式的云服务 —— 阿里云HPC。「大数据需要大计算,随着高性能高密度的超算逐渐成为一项公共云服务,我们的商业化产品已经供不应求。」
小邱主攻机器算法研究,入职一年多来,基于支付宝服务宝、阿里小蜜等应用场景,他的一身本事终于有了施展余地。「大家都吐槽文本机器人还不够智能,而这些不足正是我接下来五年的方向。」小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生之年自己参与的聊天机器人能够通过图灵测试。
如果说文本机器人大家还有点感知,小杨在研究的 BaaS 真的是一个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的概念。「BaaS说的是后端即服务:Backend as a Service。它把云计算的粒度细化到了 function 级别,通过轻便的 API 服务方式方便开发者快速地集成和使用,大幅降低应用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将颠覆现在人们使用云计算的方式。」
2006年,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 · 特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
那时候,85后这批技术新秀才刚刚进入大学。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技术生涯是和云计算一起起步的。这也让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加容易接受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
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少数派报告》中有一个观点: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选择了事情,而是事情选择了我们。
经过十余年发展,云计算正迎来黄金时代。
「对于一个弄潮的年轻人来讲,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某种程度上,《浪潮之巅》作者吴军已经为当代优秀程序员指了一个方向。这四个阿里星,只是众多选择云计算的高校优秀技术苗子中的几个非典型案例吧。
为什么有些年轻人看起来那么厉害?因为他们真的很厉害!
「即刻」是个很有创意的新形态资讯APP。你关心的五花八门的事情被做成了即刻上一个个的主题,可订阅跟踪相关资讯。我自己在用,基本能替代微博和新闻软件,还经常发现一些让人欣喜的技术主题。
长按二维码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