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文章,听了那么多课,为啥工作还是没长进?

最近这几年新兴起的在线教育,知识付费应该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了解到,比如“30天教你如何过托福”,“0基础学投资”这种系列课在各个平台也不少见,很多职场新人甚至多年职场经验的人都会按图索骥的去买一些来听听,好像一天不学习就被时代抛弃了一样。

在这个碎片化时代里,每个人的时间都很珍贵,这些一小时的课程,几千字的解读版畅销书似乎迎合了用户需要,有些人不擅长和同事相处,就去买一些教你如何沟通,如何说话的课来听,也有一些干脆就是看那些平台上有啥热门的就买了,事实上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看了那么多文章,听了那么多课,为啥工作还是没长进?_第1张图片

按理说这些都是那些大咖多年经验的浓缩,我们学完就会立马战斗力爆表,工作立马提升一个台阶,然后马上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才对啊!事实上大多数情况是你原本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根本没有什么卵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不是那些知识网红骗了我们?

我倒是觉得不是他们骗了我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些人可能是清华北大名校毕业,原本基础就过硬,然后只是需要人点破那层窗户纸就会突破一个台阶,更多的人就是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人,没啥深厚的功底,很多浓缩版的内容,也就是干货内容听起来确实都对,但是就是不知道咋用,也不明白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没有前后连贯性。

看了那么多文章,听了那么多课,为啥工作还是没长进?_第2张图片

在学校时候学习为什么相对效果好一些,因为那会你所处的环境就是大家都在学习,老师也会针对每一个人的情况给出相应的意见,会有定期的测试反馈,知道这一段时间的成果怎么样,哪些方面不足哪些方面学的还不错,往往那会学的技能都比较扎实。

到了工作岗位以后再想像学校一样去学习某种技能就不大可能了,真实情况往往是白天工作忙成狗,然后下班回去吃个饭玩玩游戏,刷刷朋友圈,心血来潮点开那些买过的书,买过的课程去看看,然后可能朋友来个微信马上切出去瞅瞅,零零碎碎的听完一遍最后也不会有一个系统化的概念。这种情况下学到的技能别说用到实际工作中了,就是回头你自己能想起来学的是啥都不见得能想起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的职场焦虑非常严重,物价涨,工资不涨,迫切需要升职加薪来应对这个钱越来越不值钱的社会,看到那些写着“一小时学会什么”“30分钟读懂什么”,马上就会心动了,赶紧花点钱给自己充充电,别人不知道这个秘籍就我知道,我赚大了!可是我们工作岗位的哪个技能是30分钟就能学完的?

那些忽悠职场新人去投资理财的所谓的老师们就更加坑爹了,本来这些人赚的就不多,听你的课要花钱,买理财买投资也要花钱,最关键的就是100个里面有99个都是坑。要是真有投资秘诀你觉得他会告诉你?他们自己往往靠投资理财赚不到钱,但是可以靠卖课程赚很多,因为有很多想通过买股票一夜暴富的人存在。

看了那么多文章,听了那么多课,为啥工作还是没长进?_第3张图片

那么这些内容对我们的工作有没有实际价值呢?我的看法是,有肯定是有一点,但是不要迷信这些秘诀,干货。那些成功人士虽然有他们本人的成功做信任背书,但是他们的成功往往具有不可复制性,这一类内容作为开拓视野和眼界还是很好的,有一些就是干脆出来骗钱的,这些不大好区分,要真的想学点什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的话,我的建议还是选一个有信任背书的人去学习。

职场焦虑是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些小微课程也都为了满足这个需求而出现,大家要擦亮眼睛的同时也要想清楚,学什么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不要试图走捷径最后绕了个大弯路最后得不偿失了。

工作上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才是重要的,所以说要是有了焦虑感,那就想办法让自己专业能力更强,你能做的事别人做不了,那你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那么我们回到标题,为啥买了那么多畅销书,听了那么多大V的课,工作还是没啥长进?答案是:那些内容很大一部分根本用不上。就好像你关注了一堆公众号,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上班的时候抽个空也要赶紧看一下哪个公号更新了,你不妨试试取消关注90%的微信公众号,其实你的工作和生活不会有太大改变,没准更轻松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了那么多文章,听了那么多课,为啥工作还是没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