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修】拆掉你思维里的三堵墙

【币修】拆掉你思维里的三堵墙_第1张图片

版权声明

本文由行乎者也原创

币乎主页号:102014


带着一点思考,在网络畅游中搜索,偶读一首舒婷的朦胧诗《墙》

……

我终于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

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诗的原境在于对僵化的艺术传统的反抗与冲击,带有那个时代文化的印记,有兴趣者不妨细读原文。此处想随谈的是在于它所引发的触动,发散思考拆掉思维里的墙:安全之墙,受害者之墙,努力之墙。

安全之墙

墙是种安全保护,却也是种束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反而会被生活所拖累。这种安逸实质上也隐带着一种生活的安全感。安全感这种东西人人都想要,但过度追求却必定是以放弃很多潜在的机会为代价,反而是有害的。

比方说现在的区块链市场,有多少人是为了追求固有的安全感而不敢,反而将自己挡在了这个趋势之外。恐惧多源于未知,而未知引发想象,于是便有了不少在安全墙之内的人,自己吓自己:币市里都是泡沫,都是虚的,都是假的,都是骗人的……而这绝大部分的恐惧,在未经过认知了解前,其实更多都是他们自己想象给自己的,出于过度的安全感而固步自封。

但有句话说: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想你尝试而已。在损失可控的范围内,试着放弃一部分安全感,看看更多可能,又何尝不可呢?

借此也想想最近在币乎的过程,不想当大V的乎友不是好乎友,但经过这一个月币乎的人在江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还坚持着本心向大V前行,抛弃那简单地点赞安全感亦或是下了车呢?只是希望你我都未困于这安全之墙。

受害者之墙

这是种非常影响个人进步与幸福的心智模式。其实质是种谬误归因,就是经常性把引起个人负面情绪或者导致个人失败的原因归于环境或他人,而非他自身。这就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

“好可怜”的“甜头”后面可能会很苦

不是我的错, 于是可以装可怜博同情,或者比比惨,然后有了理所当然地要受呵护得帮助的“甜头”,只是“甜头”的长远结果很可能是“苦头”,因为会越来越少的人不愿意与之交往,而原因就在于你不够强甚至可能很“差”,不然怎么会老是“被欺负”受伤害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句粗话说得挺在理的:不是所有世上的人都你妈!

“没问题”,没成长

不是我的错,那就反省不来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问题,便没有了更正的源头,于是“很正常”地就没了进步的原力。

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明显的弱者心态,放在币圈而言,就是韭菜又见韭菜。“唉,这空气币又跑路空空如也了……”,“这黑心的私募庄家,骗子”;“这*币又跌成狗了……”,“都怪他叫我买这币”;“这说好的百倍币千倍币呢,怎么就破发了”……,当一次你可能运气不好,当两次你确实有点可怜,当三次……你可能好自为之吧。

而要拆掉这受害者之墙,则要将自己彻底从受害者转变为掌控者,不断自我反思警醒,哪里跌倒便从哪里汲取能量站起。

努力之墙

主要是存在一种伪努力,自认为很努力很努力了,然后就容易自我感动,觉得我既然耕耘了,就该有想要的收获。而事实可能是结果不成正比,最后产生大落差后,便失去了再努力的动力,停止不前。

这堵努力之墙在于将自认为的努力与成果完全必然挂钩,但努力的效果实质却是不以自认为付出多少为转移的。比方,在币乎写作,币乎作为区块链的垂直领域社区,由于各作者自身在区块链领域的深耕程度与阶段不同,可能你每日都自认为很努力地更文学习,但在一个阶段内可能还一直被淹没于热门之下,这除了有部分机制的原因,可能也有在该领域与他人底蕴差距的原因,更甚者是“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所以努力并非是想得到的唯一因素,还得使用正确的心智模式来评估,否则思维定式极易让自身陷入心智困局。

借用钱钟书所说:“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当作当然和必然。”要拆掉固化在思维里的墙,就要有打破常然之心,超脱自我限制之识。都说墙外的世界很精彩,不信你来拆拆看。

我是【币修】行乎者也,坚持努力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币修】拆掉你思维里的三堵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