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过海的凤姐与我们聊了许多:她的作家梦,喜欢的男人,以及对中东难民问题的看法。
文 | 易扬
从中国到美国,从“网红”到修甲妹、新闻客户端主笔,30岁的罗玉凤居所迁移、身份变换,但最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读书写作。
罗玉凤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她告诉能聊小组,自己打小就喜欢看书。在美国,她的确经常被拍到一人在地铁、餐厅等公共场所埋头看书。读书以外,不时写写文章。
凤姐2006年开通了新浪博客,头一个作品是当年7月发表的散文《花开的声音》。在2009 年因各种传闻出名以前,她已经在新浪博客上写了大约70篇博文,当中有40来首诗歌——诗歌是她最喜欢的文学体裁。
凤姐曾在微博公开表达对诗人北岛的崇敬:“看到一篇文章,非常亲切。再看作者,是诗人北岛的作品,向我的诗人前辈致敬!20 岁的时候,我曾经下载打印过北岛诗歌,如今年过三十,一事无成,只能徒添悲伤。”
从天空落下的黄沙/与这个世界无关/与滚动的人群无关/清洁工在收拾一个/从树上掉下的橘子/无家可归的橘子/晨光中,一只刺猬招摇过市
——《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
我不知道春天是个什么样子/不过是见着一些雪片/在墙根下开花,发芽/一些日子草草的开始/又草草的结束/我看到自己的坟墓了/它面朝南方/它端坐云朵之上/我从没吃过紫色的樱桃/天空绿了/所有的阳光都很耀眼/一些泥沙心满意足/我永远端坐云端以上
——《春天的颜色》
2012年3月,时值诗人海子诞辰以及去世纪念日,凤姐写了首《致海子》纪念海子:
海子/今夜我路过你的村庄了/长满麦子的村庄/密密的火焰/蔓延了三尺三丈/我不曾听着你的歌/不曾看见你的锋芒/我知道你的坟头面朝南方/我知道你的坟在乱葬岗上/海子/是天空飘过的一丝云烟么/河地里升起的惆怅/那里的一滴水/蔓延开来/浇灭了全世界的火光
老牌纯文学刊物《延河》曾发表过凤姐的八首诗作,《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是其中一首。《延河》的编辑评价说,“诗写得不错。”
也许是与阅读《知音》和《故事会》的凤姐形象差别太大,有网友完全不认可凤姐的诗作: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拼凑在一起,不知所云。有人则质疑,凤姐背后是否有人捉刀。
罗玉凤的诗歌虽然获得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备受出版社的青睐。不少出版社想出版她的诗集,罗玉凤都拒绝了,至于原因,她不想谈及。
能聊小组通过邮件专访了在美国打拼的凤姐,跟她聊了聊诗歌,她的作家梦,喜欢的男人,以及美国生活。
能聊:T
凤姐:F
凤姐谈写作:我喜欢《知音》和《故事会》,但我不愿意自己的文章在上面发表
T:很多人评论,你的诗作风格接近朦胧派,你觉得呢?
F:我本身就喜欢朦胧诗,比较受海子、顾城的影响,那时候我最喜欢顾城了。当然也受到一些新月派诗人的影响,比如徐志摩、戴望舒一类。还有一个国外诗人博尔赫斯。
T:你的写作风格受到过北岛的影响?
F:我喜欢北岛的诗,非常喜欢。我还喜欢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以前阅读过一些六七十年代的小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和农民一起体验生活。他们的作品有一种泥土的印记、时代的印记,那时候很喜欢。
T:你喜欢写作,小时候想过当作家吗?
F:小时候想当作家,现在也想。
我可能每天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阅读和写作。在中国时,我大多数空余时间都呆在图书馆,现在更多的是从网络上了解世界。
T:你是《知音》的忠实读者,你为什么喜欢这类风格的杂志?
F:因为比较接近普通人的生活,《知音》和《故事会》这些杂志上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因为一本杂志“高大上”就心生崇拜,因为一本杂志专门描写小人物就认定它“低档”和“俗气”。
T:你的文章发表在《故事会》或《知音》上,你愿意吗?
F:不愿意,除非是我写的小说,但我从来不写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
T:你有想过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吗?
F:等我老了再说吧。
T:你成为新闻主笔,很多网友支持,不过也有人质疑。你自己怎么看?
F:感谢凤凰网不拘一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好的平台。
T:你在微博提到,“民国才女林徽因容貌娇美,长袖善舞,颇有人缘。那时候,林徽因与梁思成家里形成文化沙龙,参与者常有徐志摩,沈从文,金岳霖,朱光潜,胡适等。男人们去那里似乎仅仅为观赏林徽因的美貌。”你觉得林徽因的才华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你看来她的美貌是什么样的?
F:林徽因的才我没见着,如果不是徐志摩我不会知道她。我觉得她的容貌应该是优雅的、气质高贵的,是风情万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那种。
这个人的“笑”和“美”只有高贵之人才能看到,屌丝是无法看见的,她十分高傲。
谈美国生活:来美国后胖了40斤
T:刚到美国,最困难的是什么?
F:是语言。大概用了三年才克服语言关。
过程很辛苦,白天在餐馆指甲店做工,晚上学英文。每天晚上2点才能睡觉,早上9点就要起床。
除了学英文,我还会去逛美国的一些交友网站,刚开始也搞不清楚美国人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也是过了两三年,才慢慢摸清。代价也是非常昂贵,几年以前我刚来时,年轻漂亮,但现在我比以前胖了40斤。很多网友拍到我的照片,我可能没有那些照片看上去那样胖,但也没有以前那么苗条了。
T:在美国你曾经做过指甲工,你觉得这份工作怎么样?
F:还好吧,刚来都有一个过程。
其实曼哈顿那些地方的指甲店,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比国内白领还要好,非常让人羡慕。但是在里面混着,一天12小时,太浪费时间,也不是办法,还是要走出来才行。
我记得我刚来时,很多指甲店的工人和老板都认识我,对我很抵触,进去工作也非常困难,常常受到刁难和责骂,可能我一天跑5家指甲店,有三家一看到我就说人招满了,只有一家店愿意留我工作。不过时间长了也慢慢好起来,毕竟人家只是需要工人,不会管其他事情。
T:一个人在美国生活觉得苦吗?工作方面觉得怎么样?
F:一个人还好,工作也马马虎虎。
T:有没有回国的打算,回国后打算做什么?
F:没有回国发展的打算。
T:在微博能看见你晒美食,你经常自己在家做饭吗?常做中餐还是西餐?
F:我经常自己做饭,基本是做家乡菜。出去吃饭的话,一般都是吃油炸培根、鸡蛋和面包的“老三样”。印度人做的土豆饼、墨西哥玉米饼和西班牙炸鸡翅都不错。
谈男人:我喜欢有胸毛的
T:对于美国男人,经过你这些年的接触,感觉他们怎么样?
F:美国男人可能不但我不喜欢,美国女人也都不喜欢。他们的心理就是:男人不管哪个年龄段,都保持有生殖能力,所以他们年轻时可以尽情玩乐,到时候不管年龄有多老,只要有钱,就可以找到年轻女人结婚。
刚来时还是比较吃亏,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了解了。纽约男人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纽约市以外其他地区的美国男人应该跟中国男人没有太大区别。
T:习惯美国的饮食吗?
F:不太可能习惯美国人的饮食,我从来不吃沙拉、披萨或者其他含有起司的食品。不过外出的话,还是可以去美国餐厅吃饭。
T:和美国朋友吃饭,盛行AA制吗?
F:和男性朋友吃饭,都是他们买单吧。遇到想AA的,我基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T:你觉得女生和男生吃饭AA制,怎么样?在美国和中国有什么不同?
F:AA制在美国或者中国都会受到抵制吧。
T:你经常在微博提到林更新,他算是你的男神吗?
F:林更新还好,当红小生。现在的年轻人都特别能干,让我们这些慢慢老去的人非常惭愧。
T:对于美国的婚恋观,这些年你的感觉怎么样?据你所知,美国人怎么看约炮?
F:婚恋观怎样都无所谓,自己高兴就行。
T:你交往过不同国家的男朋友,你觉得哪个国家的男人最符合你的恋爱条件?
F:比较喜欢欧洲人,高大健壮,我喜欢有胸毛的。不过喜欢是喜欢,人是没有能力去追求那么多了。
T:你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你和你母亲的区别,你说自己是一个女强人。你怎么定义“女强人”?
F:其实做不做女强人都无所谓,关键自己开心就行了。
凤姐看世界:如果发生战争,我愿意做一个战士,死在战场上,而不是作为一个难民,死在逃亡的路上
T:你对近期巴黎IS恐怖袭击怎么看?
F:IS 无疑是全人类的公敌,他们终将为自己的反人类罪行付出代价。
T:你怎么看中东难民问题?
F:我非常同情中东难民的悲惨遭遇。但我觉得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非常重要,他们不可以只是指责美国。因为他们是人,没有人可以控制他们的思想,甚至他们的国家。
如果当初日本侵略中国时,所有中国人都外出逃难成为难民了,可能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中国了,中国早变成日本的一个省了。
如果发生战争,我愿意做一个战士,死在战场上,而不是作为一个难民,死在逃亡的路上。
T:你怎么看欧洲接受难民的政策?
F:还好,他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收留战争难民,充分体现了基督教国家的仁慈。相反,一些中东国家将难民拒之门外,让人不齿。
T:你曾经说过很多纽约男性不婚不育,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F:据我个人观察,在人口密度大的国家或城市,人们会感觉生存压力巨大,因而自觉减少生育。我猜测不只是纽约,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都有这种现象。特别是居住空间小的居民。
T:我国人口问题凸显,现在全面放开二胎,你觉得怎么样?
F:我觉得居民的养老、教育、医疗问题不是开放二胎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一些政策。但是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确是民心所向。我个人猜测,即使有二胎政策,人口数量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人们的生育意愿更趋理性。
T:你怎么看凯特嫁入英国王室,你觉得她是靠运气还是靠什么?
F:我既不羡慕也不嫉妒,我觉得做一个普通人挺好,干嘛要嫁入王室,天天被闪光灯包围呢?连上个厕所都有人偷拍,有意思吗?
T:你怎么看默克尔和朴槿惠这样的女政客?
F:我崇拜她们,敬仰她们。
T:你前段时间看了电视剧《花千骨》,你平时追国内电视剧吗?
F:国内电视剧也就无聊时打发时间吧。
T:国内电视剧和美剧差异在哪?
F:我没有电视机,美剧都没怎么看,看的多是电影。不知道差异在哪儿,电影的话感觉都差不多。
T:国内真人秀节目很有热度,你有兴趣参加吗?想参加哪种类型的?
F:没兴趣。
T:你以前说,“以前我上过的电视节目可能都有经过电视台的加工。因为我自己都没有看过我自己上过的电视节目,所以我也都不知道它们的内容。一些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可能会塑造一些它们所需要的独特人物,借以哗众取宠,所以我也只是一个受害者。”你怎么看这种电视节目?
F:我觉得正直和善良是人的立身之本。我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人想改变自身境遇并没有错。我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这使我的发展与其他人有很大差距,但我不应该受到嘲笑和诋毁。
这么多年来,我因为这段历史生存艰难,这对我而言是不公平的。贫富差异悬殊在所有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这需要我们努力改变,而不是通过嘲笑或辱骂等方式使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电视台有很大的影响力,更应该从正直和写实的角度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不是哗众取宠,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有国家赋予的责任,更应该造福于民。
T:你自从上次接受过《纽约时报》采访后就再没有接受过访问了,你觉得国内的新闻媒体与国外的有什么异同或差距?
F: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但是国外媒体是把事件的真实性放在第一位。他们大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国内媒体是把读者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报道很可能会引导民众的情绪化走向。
T:你2010年在微博上宣布,去美国见奥巴马了,在美国这么些年,见到了吗?
F:没见过,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