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印章史话

专栏:印章史话_第1张图片

八棱十八面体的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中国古代的印章是一种融书法、雕刻及冶铸工艺为一体的艺术品,印章的文字体例和书法艺术是不同时代风格的反映。本期与读者分享的是一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印章档案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西魏时期的文物。从字面上解释:“独孤信”是印章主人的名字;“多面体”是指印章的形状;“煤精”是指印章的材质。煤精又称为煤玉,比煤轻,质地细密坚硬,具有金属光泽,多用于雕刻工艺品和装饰品。“组印”是指这枚印章上雕刻了不止一面的印文。

这枚印章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据有关介绍,1981年11月9日,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的一名叫宋清的中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此枚印章,当时,他以为捡到的是一块奇怪的石头,没想到竟然是稀世珍宝。

印章高4.5厘米,宽4.35厘米,形状是八棱十八面体,上面有正方形的印面18个,三角形的印面8个,一共26个面,在其中的14个印面上刻有印文,印文都是楷书。印章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专栏:印章史话_第2张图片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印文书体

隋唐之前基本以“篆书”为印文之正宗,五代出现隶书印,宋代始有楷书印。但是独孤信煤精印上的14个面上篆刻的都是具有浓厚魏碑意趣的楷书阴文,文字与规范的楷书有所不同,属于异体字。这就反映出南北朝时期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北魏太武帝针对当时这种文字变化曾经下诏说:“篆隶草楷,并行于世,经历已远,传习弥失其真,故令文体错误,非所以示则来世”。所以独孤信印文中这些异体字的存在,也证实了旧史中关于当时文字变化的史实。


印文内容

印章上一共有14面印文,从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公文用印、上书用印和书简用印。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等;上书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等;书简用印,如“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

公文用印是指来往公文上使用的印章,一般是官职名称,共有6面,为“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刺史之印”、“令”、“密”。魏晋时上级对直属下级发布命令时称“令”,而“密”则是“机密,绝密”的意思,由此可以得知当时独孤信不仅身居高位,而且身兼多职。多面体印章使得这位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上书用印是指给皇帝奏章上用的印章,共有4面,分别是“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疏”是古代臣属上书皇帝陈述下情时用的一种文书;“章”是用于谢恩时使用的一种文书;“表”是上书皇帝陈请事实时使用的一种文书;“启事”是上书皇帝陈述事实的奏章。因所言之事内容不同,称谓不同,所以使用的印章也不同,这从侧面反映出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以来,鲜卑族统治者在礼法制度等方面汉化程度很深。

书简用印,有“独孤信白书”、“信白牋”、“信启事”和“耶敕”共4面。“白”是告语,“书”指信函,“白书”相当于“答某某书”或“与某某书”,应该是平级之间书信交往中最常用的。“牋”始于东汉,其时上书太子诸王大臣皆称“牋”,“白牋”多用于太子,诸王书。“启事”则用于陈告上峰的书信中。“耶敕”是一枚比较特殊的印章,“敕”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文》中记载:敕,诫也。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都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白居易《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就是例证;另一种,“耶”通“爷”,在当时是“父亲”的意思,独孤信有八子七女,子女多且分散各地,所以这应该是他教育、训诫子女的书信中使用的印章。


专栏:印章史话_第3张图片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不同面的印文也不同


印章主人的身份

印章的主人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他是鲜卑人,复姓“独孤”,史书称其“美容仪,善骑射”。独孤信出生于鲜卑显贵之家,不仅善于骑射,任勇好侠,风度翩翩,而且卓有军事才华,久经沙场,用兵如神,屡次出奇制胜,为西魏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功高勋著,被誉为一代名将。独孤信一生以德信著称,因“信著遐迩”,被西魏皇帝宇文泰赐名为“信”。

独孤信和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同为西魏八大柱国。柱国是当时很高的官职,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元帅或者将军。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也曾是他的手下部将,其威名远播长城内外,是西魏掌握兵权的高级将领。独孤信的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独孤信除了才能闻名于世之外,还有一个“天下第一老丈人”的称号。独孤信的长女独孤金罗嫁给北周明帝宇文毓,史称周明敬后;七女独孤伽罗嫁给隋文帝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节俭和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独孤毗罗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昞。所以独孤信因为他的女儿们成为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因此被戏称为“天下第一老丈人”。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流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因此大唐盛世吸纳各方精髓、接受异族文化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



撰文/林斌 编辑/孙晓辉


专栏:印章史话_第4张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宝石》杂志社淘宝店,

更多图书等您来选!

专栏:印章史话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栏:印章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