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尼教始末

          公元三世纪左右,就在迦湿弥罗王如火如荼的崇佛运动时,西边的波斯帝国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宗教,摩尼教,教主就是摩尼。

        摩尼初信基督教,后受琐罗亚德斯教影响,把善恶二元论引申为明暗善恶二元论,膜拜光明的象征——火。就像释迦牟尼教在中国本土化为佛教一样,摩尼教在中国是以本土化的“明教”存在的,看过武侠小说的人大抵都是知道的。

        摩尼教中,光明神和黑暗神是共生的双生子,地位平等,初际时,光明和黑暗泾渭分明;中际时,暗侵入明,光明和黑暗相互缠绕争斗;后际时,明赶走了暗,明暗又各自分开。

        从大处看,这三个阶段和古吠陀的四分时大致相当。指出人类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它引入了古吠陀原人之神的部分内容(此教称为初人),另外把manas具化为感觉、推理、思维、想象和意志五大荣耀。教义的核心则是如何救出被五类魔吞噬的五明子,这一过程就是创造宇宙的过程,日月星辰动植物依次被创造,“五类魔黏五明身,如蝇著蜜,如鸟被篱,如鱼吞钩。”摩尼教中五类魔和五明子的纠缠不清,犹如释迦牟尼教中五欲六尘之于三学(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从小处看,作为反方的黑暗神,则由贪神创造出人身,就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五类魔与五明子互相纠缠黏附,故亚当的灵魂中亦有光明的成分。亚当根本不意识到自己的灵魂是光明分子,于是光明神方面派出光明耶苏(汉文摩尼经典为夷数佛或光明夷数)去启示亚当,光明耶苏向亚当显现在天之父、亚当自己的本性及其被囚禁在肉体之中的痛苦,并让亚当尝了生命之树(常荣树),学得了神秘的灵知——诺斯(Gnosis)。这个诺斯,就是古吠陀的“幻我”,这也是诸多宗教学说中人类智慧获得的一致观点。亚当虽然获得了诺斯,但是仍然受了夏娃的诱惑,生了第一个孩子塞特(Seth)。因为亚当比夏娃身上有更多的光明分子,塞特被魔鬼视为异类,幸得诸神保佑和亚当抚育,得以长大成人和行善终生。人类便是塞特的后裔。

        这一教义有很多未陈述的部分,比如夏娃有没有得到诺斯?为什么男人的光明多一些,女人的黑暗多一些?人类的诺斯怎样被得到,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会得到光明耶苏的启示?这个光明耶苏和圣经中的耶和华还有耶稣又是什么关系?

        根据摩尼教记载,光明耶苏创造了慧明佛 (Great Nous),他在人间的化身先是犹太教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人类始祖亚当的一些后裔:塞特、挪亚(Noah)、亚伯拉罕(Abraham)、闪(Shem)、以挪士(Enosh)、以诺(Enoch);然后是真正宗教的创立者:佛陀、琐罗亚斯德、弥赛亚耶苏。慧明佛最后的、最完美的化身就是摩尼。

     我们毋庸评判质疑摩尼教的教义,而是能够看到,在这个时间空间节点上,它是怎样地在犹太教基督教、琐罗亚德斯教和释迦牟尼教中脱颖而出,吸收各教派的精华而成长为一个世界性宗教的。同时也能看到它把琐罗亚德斯的光明与黑暗对立的二元论、释迦牟尼教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论、犹太教基督教的灭世论等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惜没有让自己的神格很好地维持下去。

        摩尼教得到萨珊国王沙普尔一世(240—270年在位)的扶持,在波斯境内迅速兴盛,但因其主张苦行修道,又将光明主神降格为与黑暗神对等的神。巴赫拉姆一世(271—274年在位)登基后,即开始压制摩尼教。巴赫拉姆二世(274—293年在位)将摩尼投入监狱,277年摩尼死于狱中,传说死后身体被剥皮填草,挂于城门上,该门因此被称为“摩尼门”,在今伊朗卡泽伦附近。摩尼教在波斯虽被灭绝,却远播东西方,一度成为世界性宗教,但终至销声匿迹。

       

——尼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摩尼教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