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7日开始,微信官方开始更新小程序的能力,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做出了九次更新,(而且每次更新都是在深夜,简直要命)这到底是小龙哥给小程序的强行续命,还是说小程序的时代真的要来临?
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九次更新,都为小程序带来了什么。
3.27:个人开发者可申请小程序;公众号自定义菜单可打开相关小程序;公众号模板消息可打开相关小程序;公众号关联小程序可下发通知,且不占用公众号群发条数;同一微信开放平台下的APP可分享小程序到会话或者群聊。
古人云,喜欢是放肆,但是爱是克制。小程序从去年底发布以后,一直走的都是克制路线,入口较深,功能轻度,无法模糊搜索,不能多场景应用和分享,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微信团队对于这个“孩子”的爱护——既然不知道会引起怎么样的潮流,就先不要引起。而小程序也确实做到了张小龙对于“不打扰用户”的承诺。
但是27号的这次更新,解除了小程序的克制。稍微降低开发门槛,打通公众号与小程序,小程序与APP之间的连接,让本来已经快要被大家遗忘的小程序,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是这次的更新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他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功能,应用场景,开发者等等。
3.30:小程序开放“附近的小程序”功能,让用户可以发现附近的小程序。
在基础的搜索和扫码方式之上,用户能够更方便的发现小程序,同时线下的商户也能更快的接触到附近的用户,这一更新虽然比较小,但是确实能够让小程序融入更多的生活场景之中。
4.14:小程序修改了入口机制,通过“长按识别二维码”功能,可以打开小程序。
如果说“附近的小程序”是拉近了用户和线下商户间的距离,那么14号的这次更新,就真正拉近了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因为可能还有很多的微信用户或许都不知道,原来之前的小程序是不能“长按二维码”打开的,毕竟之前的小程序,实在是太克制了。
4.17:小程序支持第三方平台托管;小程序新增数据分析接口;小程序代码包扩大到2M。
微信公开课的诺言实现,第三方平台终于成为独立身份,这将让用户进入小程序的门槛大大降低,对于那些本身没有能力开发小程序的商户、初创企业和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关于第三方平台的更新,或许会成为小程序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其次,新增的数据分析接口和代码包的扩大,无疑都让小程序的功能更丰富,这也使得小程序在功能方面也许不会再受到“过于轻度”这样的诟病。
4.18:“小程序码”上线,通过长按小程序码就可以直接打开小程序主页。
二维码终于不“方”了。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更新,区别于传统的二维码,让小程序真正的“独立”了,而如果小程序这阵风真的刮了起来,谁知道以后会看到多少的“小程序码”呢。
4.20:公众号可关联同一主体下的10个小程序;公众号可以关联不同主题的3个小程序;同一小程序可以关联3个公众号;对所有公众号开放关联小程序的能力。
也就是说,一个公众号,总共可以关联13个小程序。而公众号关联的小程序也是可以更换的,目前公众号可更换小程序的次数,和可关联小程序的数量,是一样的。
4.22:已关联的小程序可以添加到公众号正文中;可自定义小程序卡片的标题和图片,制定打开页面;支持所有公众号群发文章中添加小程序。
打开了公众号正文页的渠道,小程序和公众号才算是真正的联系在了一起。对于那些想要做营销、内容变现、商城、宣传的公众号来说,这一次的更新为它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25:同一主体公众号和小程序名称可以互用;同一主体曾拥有多个重名公众号,其小程序可以复用名称;早期的同名不同主体的公众号名称,小程序不得使用;公众号与小程序名称均支持同主体申请名称添加“+”后缀。
连名字都能用一样的,你说公众号和小程序是不是更亲密了?想要做营销广告或者是变现,是不是更方便了?
4.26:公众号平台新增快速创建小程序功能。组织类公众号可以直接生成“门店小程序”;组织类公众号可以将“门店管理”功能升级为“门店小程序”。
小程序总喜欢在半夜搞事。如果说前面的多次更新,让小程序的开发门槛逐渐降低,那么昨天晚上的更新,无疑是拆掉了部分小程序开发的门槛。因为门店小程序只需要运营者在公众号内简单的填写一些企业或者门店信息,就可以生成一个类似店铺名片的小程序,小程序里面的内容包括门店名称、简介、营业时间、联系方式、地理位置、图片信息以及卡券等等,并且同样支持放在公众号菜单和图文消息以及模板消息里。
昨晚的更新让小程序完全开放了对于线下商户的限制,只要有公众号,就能够向自己的用户推送小程序,而用户只需要分享小程序,就能够将店铺的详细信息分享给朋友,与此同时,也可以让用户与企业的公众号关联得更紧密。而门店小程序的启用,也让小程序变得好像一个更自由、功能多样以及方便分享的“商业中心”,这不禁让人猜想,难道微信下一步的战略,是开连锁小超市???
以上,就是小程序从27号开始的开挂晋级之路,从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到开放第三方平台托管,再到无门槛的门店小程序,小程序渐渐的浮出了水面,面向了更多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无论是强行续命还是预备搞事,甚至是以此来对抗各方平台的围攻,小程序的开放,也为众多的用户们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浪潮,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企业、第三方平台和微信用户。
对于企业
小程序能够由第三方平台托管之后,从配置服务器地址,到代码开发发布,这一系列的工作都不再是企业所担心的问题。他们只需要将自己的需求,模式和预估效果告诉那些第三方平台,任何企业和创业者都能够拥有属于自己公众号的小程序。
当这个门槛降低之后,无论是企业商城、部落、功能服务,亦或是活动、内容变现渠道等等,都能够通过小程序来实现。虽然目前还有很多方法,比如H5,比如跳转外链,但是无论是轻度加载,还是一键直达的优点,都让小程序轻松碾压H5。而一些社群类的功能,通过小程序的呈现,在能够保证呈现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能够与公众号紧密联系。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一次小程序的更新,为他们创造出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和可能性。
而门店小程序的更新,更是让企业多了一个宣传和营销的渠道,通过使用门店小程序,能够更紧密的连接上企业与用户、公众号与小程序、公众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但是小程序虽然越发的强大和好用,却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企业和创业者,在没有明确需求、目的和呈现方式的情况下,运营者们也还是要谨慎。毕竟如果企业推出了小程序,它的好坏也会直接对企业造成影响。
第三方平台
这一次小程序的功能更新,无疑会让第三方平台迅速崛起,成为独立于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一方。APP市场常年受到资源和渠道的压力,导致APP的生态总是有钱你就大,那些专心做开发的研发者和创业者,很难再这样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的空间。但是小程序为这些开发者找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
开发技术成为企业与小程序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APP市场压力让开发者难以生存,但是小程序却将需要开发代码的企业和找不到伯乐的开发者联系到了一起,这无疑会让第三方平台迎来一次爆发。对于开发者和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但是小程序的出现,让众多企业和开发者都聚焦到这块新鲜的肥肉上,所以对于开发者而言,系统化的运作和个性化的定制,或许都将是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和抉择,因为随着小程序的需求剧增,如果第三方平台没有办法提供系统化开发流程,批量的解决企业需求,或者是不能实现个性化的定制,让自己开发的小程序脱颖而出,那么这些不具备竞争力的团队,很可能会很快就被淘汰掉。
对于用户
小程序的功能扩展和用户体验,是开发者和企业开发小程序最好的基础。对于大家常常接触的H5或者是服务号,小程序的优势就会显得更明显。在这个信息碎片爆炸的时代,一款没有消息打扰,也不用死命加载,而且功能强大,易于分享的小程序,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而且随着昨晚“门店小程序”的出现,也让小程序能够更顺利的进入大众视野,对于那些善于吃喝玩乐的用户来说,分享一个“门店小程序”给自己的朋友,会不会显得更有趣和便捷?就像是两年前的H5,就像是泛滥在朋友圈的公众号链接。这个我们也无法得到答案,但是“门店小程序”的出现,无疑为小程序的爆发,拆掉了不少阻碍,做好了不少铺垫。
目前小程序的开发依然还在初始阶段,但是从微信连续一个月对于小程序的更新,不难看出他们对于小程序爆发所作出的努力和抱有的期待。所以我们为什么没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能够看到更多天马行空,有趣好玩的小程序?
以上,就是西瓜君今天对于小程序的一些总结和观点。如果对于小程序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是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评论,我在后台等你!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