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女神夏懋懋
2017年8月31日,黛安娜王妃逝世20周年纪念日。
按说这样一位活跃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人,是我们这些“零零后”不大可能关注的历史人物,然而这个女人太特别,特别到全世界都记得她的美丽,赞扬她的善良,质疑她的选择,跟随她的潮流,纪念她的离开。
纪念日大潮中,英美各家电视台争相制作播放与黛安娜相关的纪录片,美国HBO和英国ITV的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她的生平与传承》,BBC电视电影《戴安娜与我》,以及英国Channel 4的《戴安娜:她的自述》。
戴安娜:她的自述 Diana: In Her Own Words (2017)
世纪婚礼和“三人婚姻”
黛安娜第一次得到世界的瞩目,必然是1981年那场再圣保罗大教堂的世纪婚礼,全球7.5亿人共同收看直播,也创造了电视行业的新纪录。一个缺少宫廷气息的漂亮王妃,用她自身独有的活力和美貌,瞬间成为“全球巨星”。
不幸的是,这一切在《黛安娜:她的自述》中化为梦幻泡影。迫于皇室压力,这部纪录片一直没有公诸于众,此次纪念黛安娜逝世20周年,Channel 4将其首次播放。
1980年,一次聚会上,19岁的黛安娜遇见了查尔斯王子,就像童话故事里一样,他们一起跳舞、聊天,动情地接吻,电影里常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一见钟情”,就这样发生在黛安娜的生活里。
“至少他想我的时候会联系我。”
反反复复的怅然若失与小鹿乱撞之后,黛安娜从记者口中知道,自己将成为王妃。然而,尚未尽情享受幸福钟声的黛安娜发现,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
查尔斯王子与黛安娜的好友卡米拉早就相恋,碍于卡米拉已婚且风评不佳,王室以王位继承权为要挟,阻止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的恋情。黛安娜则是查尔斯眼中,符合王室要求的“标准王妃”。
男人毫不遮掩的行为,碰上女人敏感的神经,黛安娜知道,自己的丈夫爱着其他女人。抑郁症、厌食症、暴食症,所有能够在生理上反映出来的心理疾病,一点点侵蚀着那颗原本温柔单纯的心。
1992年二人正式分居,四年后离婚,这场持续了15年的情感纠葛就此结束。
热衷慈善的“在野王妃”
黛安娜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六岁时母亲出轨家庭破裂,她和两个姐姐、弟弟查尔斯一起跟随父亲生活。这段童年经历成为她一生中安全感缺失的起点,也加剧了她在王室婚姻中愈演愈烈的患得患失,但恰恰是这种感同身受的恐惧与孤独,成为她日后关心社会各界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
因为一场婚姻步入公众视野后,黛安娜几乎终身关注慈善事业和公共服务。
20世纪八十年代,艾滋病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同性恋群体陷入被舆论孤立的境遇之中,对艾滋病知之甚少的社会大众也对此充满恐惧,认为哪怕是触摸都会造成疾病传染。
1987年7月6日,黛安娜访问米德萨斯医院,与一位男性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美国总统克林顿说,“她告诉了世界,艾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热心和关爱。”
保护流浪群体社会福利权益、支持国际反地雷组织,戴安娜不只穿火了复仇小黑裙,还用自己的名字和热情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关注边缘群体的社会公益组织,在“非王妃”的岁月里承担了一位合格王妃应尽的全部社会责任。
她还是位普通的母亲
哈利王子说,我花了近二十年,才放下生命中最重要的她。
1997年8月31日,黛安娜车祸离世,此时,威廉王子15岁,哈里王子12岁。一个与王室争夺孩子的前任王妃,其实也是位普普通通的母亲。
媒体对黛安娜的关注度之高,既给她本人造成了困扰,也迫使她教会孩子们,要和媒体保持距离。她偷偷带孩子们溜出宫吃汉堡、看电影,过普通孩子的平凡生活,用最单纯可爱的方式与两个儿子相处,珍藏起所有能够和孩子们相处的美好时光。
黛安娜去世后,许多普通民众聚集在伦敦市中心,作为人民的代言人,黛安娜用36年的生命给更多人播散了爱的信仰和可能。安葬黛安娜的小岛上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
“帮助这个社会最软弱无助的人,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是我生活的内容,也是命运的安排。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你向我呼喊,无论我身在何处,都将向你飞奔而去。”
众所周知,一切历史都可以有无数个版本,却没有一个版本冠姓“真实”。
《黛安娜:她的自述》多取材自黛安娜本人,哪怕普通人家夫妻吵架都会各执一词,更何况身处于王室风波中的王子与王妃,但我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在八卦、花边新闻之外,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走在舆论风潮之上的王妃,不仅有美貌、智慧与个性,她还曾倾尽毕生的精力,为这个世界呼唤善良。
一条专栏 |艺联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放映得如火如荼,第一次看的朋友基本上都是从电影院里哭着出来的。致郁电影好像让我们更理所应当地安处在丧里,匍匐前进。
试试往右划获取小惊喜▼
推荐|“文慧园路三号”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