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急着理论联系实际

千万别急着理论联系实际_第1张图片


2015

下半年:苏子语录

《读书与思考

1

【小马过河的启示】有朋友跟我讨论,《谁说婚姻只是柴米油盐》这个标题该怎么改,我提的两个方案是:《是谁告诉你,婚姻只有柴米油盐的?!》及《那些婚姻不幸(wuqu)的人告诉你……》。第二个选项,显然过于恶毒。这让我想起小学二年级时学的一篇课文《小马过河》。其实,所谓“过来人的经验”,大多数情况下,都是“loser的教训”,认为“你应该也跟我一样挫”。winner当然是“过来人”,但他们远不如loser那样好为人师。

2

“凡是能通过百度解决的问题,请自行解决,不要拿到群里来讨论。大家都很忙。”在群里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有共鸣。有些人,明明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却不肯自己花心思去找答案,而指望别人提供现成的答案。如果是没想到可以通过百度解决,那还情有可原;如果是明知却不用,那就是自私。对向我提那些可以通过百度解决的问题的人,我一般都不会回复,除非他是为了套近乎、联络感情;当然,如果我无意跟他套近乎或联络感情,那无论他怎么跟我套,照样没用。

千万别急着理论联系实际_第2张图片
美女,我有个问题请你帮忙?

3

【偏激,是一种策略】偏激的实质,就是矫枉过正。但往往是,矫枉必须过正,因为人们在接受一种与自己原先理解不同的观点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打折扣。也就是说,如果我表达出来的偏激是10分,但别人读过后最多只接受五六分。因此,大多数明眼人能看出来的“偏激”,并不存在危害性——你既然已经看出来这是偏激了,就意味着,你自己并不会被误导;如果你还断定其他人会被误导,这就表明,你对其他人有智力上的歧视——难道,你能看得懂的东西,别人就都看不懂吗?

4

刚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只是略微读了几本专业书籍便急匆匆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来指导生活和工作,这是十分危险的——新手很容易对自己刚刚学到的东西感到过分的骄傲,他们会在不经意间夸大这些知识的价值,甚至还会把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知识作为“唯一的正确”,然后再拿这点破知识对其他不同声音进行审判,从而使自己变得狭隘。好的知识,一定要经过沉淀和消化,然后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偶然派上用场”;相反,那种急功近利的、针对性很强的“学以致用”式的突击充电,很容易让人变得闭塞、无知和浅薄。

5

为什么很多人会放弃物质待遇更好的事业(gongzuo),而去追求“诗和远方”?是这些人“更不物质”、“境界更高”吗?未必。根本的问题或许在这里:物质给人带来的快感,往往是短暂的,不可重复的;即便是可重复,那么,这种快感,也是随着时间递减的。并且,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随着物质匮乏所带来的负面体验的减少乃至消失,在经历了“高潮体验”之后,再往后的话,物质基本上无法给人带来新的正面体验了。而精神性的快感,则具有很强的可重复性。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体验,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


6

整理采访录音发现一个“规律”:几乎,每次在做专家访谈的时候,我都会事先声明一句“对这个话题,我完全是外行,提的问题可能水准不够,如果你发现我提纲中的问题是伪问题,还希望能帮我修改”;在提纲上的问题都聊完之后,我会再加一句“由于准备不充分,我的提纲可能不完整,如果有哪些您自己最看重的问题点被我漏掉了,也希望能补充给我”。我发现,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效果出奇地好。他们真的会修改我的傻逼问题,也正的会帮我补充提纲。由此延伸出:1.跟别人交流时,一旦你率先向人宣布了“我确实很挫”,别人也就不大会因为你的挫而鄙视你了,反而会乐于帮助你变得不挫;2.你善于向人示弱,反而会让别人有一种你“很牛逼”的错觉,进而,对你的好感加深。


千万别急着理论联系实际_第3张图片
你狠牛逼吗?

7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心灵鸡汤应该位于较高的层级。我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呢?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很受欢迎的鸡汤文,发到今日头条上,阅读量通常都不怎么行,反而是,在微信上无人问津的三俗文,在今日头条上阅读量可破20万(比如约炮之类的话题)。出现这一差别的原因在于,我微信上的粉丝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杭州武汉成都这样的省会城市、苏州青岛宁波这样的沿海开放城市,而今日头条的用户,主要来自三四线城市。基本上可以说,经济文化越发达的地方,人民群众越喜欢鸡汤;而不发达地区的人,最感兴趣的就是约炮、八卦等各种低级趣味。


8

每次遇到让开书单的人,我都特别无语。不开吧,显得没诚意,开吧,我真的没读过几本书。你们冤枉我“一定读了好多书”,从书上盗窃了很多二手知识,就是对我从生活实践中直接获取一手知识的的怀疑与否定。还有,每次看到有人滥用杨绛那句“你最大的问题是书读得太少,但想得太多”,我都十分愤怒,因为,我对号入座了,中枪了。可是,我读书少,我招惹谁了吗?读书少,就不能胡思乱想了?读书少,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让我在刷屏的时候,原创性比强,个性化足。看到别人写东西的时候经常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名言,我就不这样做——因为,肚子里没货,根本就没有素材可引用啊。因此,我一般都是自己杜撰个典故,或者,直接“苏子曰”。


9

有朋友把一篇文章的草稿发给我,征求我意见。我直接激动地说“非常好”。他问,为什么好。而我的答案,却出人意料:“因为,它严重地刺痛了我啊。”在我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未必是那种得到读者一致拥护的“表达了我的心声”的作品,这种作品,往往只能是引起读者情绪上的共鸣,却不一定能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而那些严重刺痛了读者的东西,反倒更可能提供新的东西,读者被刺痛了,然后,觉醒了,从某种“执迷不悟”中走了出来。像我前几天发的《为什么说“穷养的女儿没人泡”?》虽然骂的人不少,但也有几位读者给我留言:一边看一边哭,重要明白自己为这样无趣、为啥谈不成恋爱了。被刺痛,并不可怕,只要认识到问题的症结,还是有改变的可能。


10

弱势群体,经常会被煽动和利用,继而,成为既得利益者的帮凶,跟着既得利益者一起阻挠改革。主要原因是,社会底层,不仅获取信息的渠道缺乏,而且,即便是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他们(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也比较差,因而,判断力不足,可能去支持一些有损于自己根本利益的方案。并且,弱势群体的不理性,对改革造成的破坏,往往要超过既得利益者;因为,倘若是既得利益者者阻挠改革,改革的操刀者尚可名正言顺地大刀阔斧地把他们干掉,但倘若是一些“我弱我有理”的人来阻挠改革,则改革的操刀者哪怕再有信心、再有魄力,又能拿他们怎么办?!在某种意义上,穷弱心态,要比”真正的恶人”更难对付!


谁的人生没有低潮 有路就好

问你爱我有多深?

订单代表你的心!

目前仅天猫预售

Wait for you.

千万别急着理论联系实际_第4张图片


21:00故事会

微信群

入群方式:加明月微信bhhailan


转载请务必保持正文的完整性并注明以下信息


作者:苏清涛

新书《谁的人生没有低潮 有路就好》

天猫预售中ing

出处:扯淡不二(ID:chedanbuer)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

艺窝疯核心成员,忠于好奇。

1984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

“尽管我毫无艺术细胞,但我自己就是个艺术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万别急着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