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六小龄童上春晚”事件发酵的比我想象中更庞大、激烈和持久。
这么多年过去,猴儿哥的金箍棒还立在我们心里,是定海神针,稳住我们心口一点温暖和天真。
从最开始疑似被人利用炒作的“六小龄童节目被春晚毙掉”。
最终演变成一场民意倒逼官方的请愿:
怀旧,正成为我们的时代病。因为变化来得太快,每个人都犹如被投入宇宙黑洞中加速下坠。过去已逝,未来未现,现在虚妄。当下和未来都令人迷惑,人们不得不竭尽所能去抓住那些往昔岁月的确定之物。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美团ceo王兴如是说。今天在我的朋友宋玮对他的专访中看到这句话,真觉一击即中。
童年里那个斩妖除魔的大师兄,也有此等疗效。
同为80后,有时我也会找《我爱我家》、《唐太宗李世民》、《西游记后传》这样的片子来重温旧梦。每至暑假,遇到《西游记》重播,我都不会换台。尤爱女儿国和玉兔精两集,不管是御弟哥哥蠢动春心,还是唐长老惨遭调戏,我都百看不厌。
但不得不承认,我们那个时代的经典,很多时候是靠匮乏成就的。而那令我反复回味的,也许不是暑假里的《西游记》,而是那阳光热烈的暑假。
万物新生伊始,诸事皆待创造、命名之时,六小龄童是幸运的,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猴哥儿”,而不是哪个粉丝群体的“小鹿”、“三小只”或“wuli滔滔”。
但是,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在童年的我面前,既有六小龄童,又有张卫健,周星驰,甚至黄渤,还有《大圣归来》,甚至《万万没想到西游篇》我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吗?
除了《西游记》,那时还有过太多收视率90%以上的电视剧,《渴望》、《敌营十八年》、《新白娘子传奇》……常有人说新不如旧,再无那样万人空巷的盛事,再无那样风华绝代的妙人。
当然不会再有,那时电视还只有两三个台呢。
匮乏可铸就独步武林,却也让独步武林并没有什么卵用。六小龄童这样的老艺术家,并未得到相称的商业变现。作为电视儿童,我记忆里也只有个“金猴皮鞋”,还有现下被炒火了的某可乐。
如今的明星,他们可能不会再拥有六小龄童那样的全民知名度和美誉度,却在以更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变现,跨界打劫。
王力宏入职腾讯,高晓松加盟阿里,这几天还听说芒果台三大金刚何炅、谢娜、汪涵一起投资了“唱吧”app。
二
就像安迪·沃霍尔说的,“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然而,也只有这15分钟。
作为媒体人,特别是公号狗,我和我的朋友们也常发此幽怨。曾有一纸风靡的黄金岁月,前辈们笔下封神,推杯换盏间彼此引见,满座皆称久仰。如今呢,10万+甚至100万+点击的文章日夜不停的被迅速生产、引爆和遗忘。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时代,一去不返。
后现代的特征就是失序,消解,相对主义和碎片化。这个时代就像一个绞肉机,把过去整体的价值观绞碎,捧出各种亚文化,甚至比所谓主流更加耀眼。
比如,和六小龄童一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青春组合tfboys。
似乎是网络话语暴力的一个约定俗成,天地之间戾气已成,非得时时立个靶子纾解。白天装孙子,晚上骂孙子。
有心人士将六小龄童和tfboys对比炒作,给人一种小鲜肉挤走了老艺术家的错觉,自然更能煽动群情激奋。
然而,新的风尚已经破门而入,年轻人为他们的前辈不曾认识、甚至他们的同辈也不曾认识的网红、主播狂热。
过去一年网红经济的全面爆发,并不只体现在老中青男明星和国民老公都找了“网红”做女朋友。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在这个多元的时代,人人都要刷存在感,要拥有独特的社交货币,要追随自己才懂得欣赏的明星。
若有人“啧”一声,说“这谁啊,根本不认识”。请放心,一定是他老糊涂了。我们终将过时,但起码请用力追赶,去理解这个标准泛化的时代。别像老炮儿,跪倒在冰封住的湖面。
三
尽管在花果山好不快活,又有一帮妖魔兄弟,被天庭召去受封弼马温时,猴王还是欢喜非常。
但当被“组织”轻忽的事实被拆穿,弼马温只是个“未入流”的小官。而六小龄童甚至都不是节目被毙掉,而是压根未曾受到邀请。
泼猴可以奋起一击,但六小龄童不会,他只能说,随时等待召唤,使命必达。
泼猴的大闹天空,结果也不过是被压五指山,取经受调教,重新归组织。
这是天庭时代的法则,春晚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是唯一的流量入口,不被邀请的人便失去了游戏资格。
春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天罗地网般的流量入口,今天,一个小成本网剧都可能创造20亿点击,一个“唱吧”主播都可能月入百万。
当马克思看到工业时代对劳动者的异化,他高呼的是“打烂一切组织”。而在“马克思主义”因为愚蠢的中学教育而变成笑话的今天,这一切正在真实发生。
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有如例行公事,和毕业时一定要表白、分手、喝醉一样。外企、央企、国企也是顶好的选择。
现在呢,人人皆谈创业。如果你长得好看,可以做网红;如果你长得不好看,就来做公号狗。哪怕只被10万人喜欢,一种独立的、自由的生存也会成为可能。
谢谢这个时代,我们不再需要让所有人喜欢自己,也无需被一个法力无边但高不可攀的天庭认可,在每一个花果山,都可以有一个大圣,占山为王,逍遥快活。
猴哥儿已是齐天圣,何须天封弼马温。
就像在拥有3亿装机量,月活3000万的“唱吧”。
你可能从未听说的网络主播,动辄有高达百万的收入,一场直播数十万人在线观看,带来的是一个用户粘性极高、付费意愿极强、受众极其广泛的超级大市场——这是一个足以与网络游戏市场比肩的富矿。
参与狂欢不仅仅是宅男群体,女性用户也成为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唱吧平台,全国榜靠前的许多节目都是由男性网红创造,被狂热的女性粉丝追捧上榜。
用户已经在唱吧唱了超过15亿首歌,比全中国的人口还多。
每天唱吧用户会向第三方平台分享他们唱过的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每天100万首。这意味着,如果每首被分享的歌都能抵达平均100个人的话,仅仅依赖用户的自发分享,唱吧上这些普通用户参与录的歌曲,曝光量就超过1亿次。
除了吸引何炅等明星投资,唱吧还放出了一个重磅:推出3D直播间,正式进军VR领域。这意味着中国首个3D直播间的诞生,今后逾三亿的唱吧用户可以享受到立体呈现的VR直播。
在“唱吧”,你可以用最便捷的方式秀出自己,经营个人IP,变身网红,走上人生巅峰,谁还在乎什么“我要上春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