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er还有机会屌丝逆袭吗?

在上世纪90年代末,GIS行业顶着“边缘交叉性学科”的光鲜名头逐渐在国内兴起。各个高校纷纷开设GIS课程,许多先行者也投身GIS浪潮寻找机会。1997年北京超图成立、1998年中地数码成立、1999年武大吉奥成立、2003年南方数码成立、2005年北京四维图新公司成立……。更有许多中小型公司、小团队带着各自的理想和希望加入这个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今天的行业版图上,几家大公司已经牢牢占据了GIS的半壁江山,小公司的生存环境依然严峻。GISer还有机会屌丝逆袭吗?本文最初写于2011年,时至今日我依然希望和众多GISer分享之。

GIS产业投入大,产出慢,社会效益多于经济效益,对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那些具有国企背景或是具有高校支持走产学研路线的公司容易做大做强;普通小公司小团队很难介入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难以真正影响行业的发展。那是不是小公司小团队就只能吃剩菜喝剩汤,在大公司牙缝里找机会?普通GISer就只能默默的为大公司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GISer到底有没有机会逆袭成功?既然是逆袭,自然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或能杀到痛处或能与象共舞,这就需要对产业链、政策法规、资源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先来看产业链的情况。GIS产业链粗略的分为三部分:上游数据生产加工,中游软件平台研发、下游应用系统开发。上游门槛高(甲级测绘资质+互联网地图资质)、投入大(大范围数据生产更新投入数以亿计),这不是咱们屌丝的菜。中游软件平台研发领域很关键,即可以牵制上游数据生产(从数据生产工具到数据建库体系)又可把控下游应用系统开发的命脉(二次开发平台的选型是一个应用系统成功的基础)。这本应是兵家必争之地,奈何ESRI、AutoCAD等洋枪洋炮实在太强大,吉奥、中地、超图纷纷被挑落马下,或被迫转型或开拓海外市场。ESRI的SDE空间数据库在国内已经是数据库建库的标准格式,AutoCAD也占据了数据生产端不小的份额(剩下的被CASS、清华三维、walk等软件瓜分),受其影响最深的自然就是下游应用系统开发。下游本是中小型公司大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地方,现在来了大公司。大公司有相对完善的行业解决方案,强健全的营销体系和行业人脉积累。国土、林业、水利、公安、城管、交通等传统行业已经被大公司完全占领,这几年这些行业几乎都已经建立了规范的GIS应用系统。小公司和普通GISer没有资源、缺乏人脉、技术落后,根本无法和大公司竞争,完全没有竞争力。僧多粥少,拼人脉、拼价格、一锤子买卖比比皆是。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中小公司与之正面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再看看政策方向。这些年一直在基础测绘领域工作,因此只能说一下基础测绘的政策对GISer的影响。国家测绘局的建设目标对地方测绘部门有指导作用。“十五”期间的基础测绘信息化、“十一五”期间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十二五”的数字城市公共平台。伴随着这些建设目标,一大批项目应运而生。这些建设目标也影响着大公司的产品发展规划和发展路线,谁都不愿放弃政府项目。于是各种公关,各种饭局前赴后继,大公司攻城掠地无可避免。小公司和小团队有心无力,既没有足够的人手去跑市场,也没有扎实的人脉去竞争项目。我想其它行业也是类似的。

最后是资源分布。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市场资源、政策资源。国内知名的GIS高校主要集中在武汉、北京和南京,他们每年为GIS公司提供大量的新鲜血液。这就是人才资源优势。拥有人才资源优势意味着能够更快的找到合适的从业人员,从而降低招聘成本,建立人才储备。国内的大型GIS公司在武汉几乎都设立了分公司或是研发中心。GIS产业链下游依靠项目驱动,在项目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据点就能有效的掌握市场资源。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信息化发展比较迅速,各行业信息化基础扎实,对GIS需求相对旺盛;强GIS行业用户对GIS了解程度高,有利用GIS改造系统的原动力,这是市场资源。最后是政策资源,GIS项目主要来自政府部门或行业相关职能部门,如:测绘局、国土局、气象局、林业局、水利局、电力局等等。这些部门的项目经费都来源于政府财政预算,也就是说,他们花的是国家的钱。既然是国家的钱,自然会受到政策的影响。这两年各地都大张旗鼓的搞地理信息产业园,大公司纷纷参与其中,或买地或投资。虽然政府给了很多优惠条件,但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只有一个:在项目投标时得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照顾。这就是政策资源。

我们把GIS行业生态环境分析了一遍,GISer的机会究竟在哪里?老俞觉得,GISer首先要转变观念。大多数GISer是技术出身,技术人员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技术好坏决定产品的好坏;产品的好坏已经不再是以客户的需求为衡量标准,投入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做出来的产品不被客户接受,所以好的技术人员不一定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近十年来,我觉得能称得上逆袭的有两个案例:E都市和3SNews。E都市和3sNews的创立者都不是技术人员。前者是一位美术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后者从事媒体工作。这两者的切入点恰恰都是当时GIS行业的空白。虽说E都市的建立有些误打误撞的嫌疑,3SNews本质上是媒体,但是这给我们GIS从业人员的一个教训是:为什么外行能看到我们的弱点和不足。所以,GISer要转变观念,在熟练掌握技能了解行业后,如果能够以空杯心态跳出行业来看GIS这个产业,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如果说非要找出机会来,传统的产业链已经没有给GISer留下太多的机会了。大公司都在转型升级,试图寻找蓝海,小公司再进入传统领域那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蓝海在哪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GIS……国内的GIS公司没有一家能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甚至没有一项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这几年风行的互联网地图、LBS都是外行的杰作。高德去年推出的电子地图多少弥补了一些GIS公司的空白,国家测绘局推出的天地图简直不堪入目,堪比12306。

GIS产业似乎于互联网绝缘,没有一点互联网的因子。其实,造成这种局面也不难理解。项目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面向政府用户,第二层次面向企业用户,第三层次面向公众用户。大部分GIS公司还只能停留在第一层次,少数公司可以做第二层次的项目,第三层次也就是互联网项目需要的技术积累、资金投入、运营经验都远远超过了GIS公司的能力范围。超图今年推出的“地图汇”产品是一个亮点,这个项目也许能让超图在GIS与互联网的结合上找到新的突破点。中小公司如果想突破大公司的包围,最好的切入点就是GIS在互联网上的应用。不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上做应用用户选择很重要,如果一开始就面向普通公众做基础性应用,发展道路会非常坎坷。

在互联网上做针对政府部门的GIS应用,会更好一些。同时,小公司突破大公司包围,很重要的有点就是搅局。把收费项目做成免费项目,把长期项目拆成短平快的小应用,还有什么比互联网应用更好呢?当年淘宝用这招杀退强敌,历史同样可以重演。小公司要突破大公司围剿,定位也很重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不能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那么就与象共舞。帮助大公司完善产品体系,更好的服务客户。“美丽汇”、“蘑菇街”等应用不正是在帮助用户更好的在淘宝上买东西才发展起来的吗?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帮助淘宝吸引更多的用户,所以他们活下来了。而那些做淘宝比较购物,购物搜索的都早已不见踪影,因为他们踩了淘宝的尾巴。最后再说一点,所有行业的GIS应用有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数据更新和数据共享。帮助用户快速简捷地实现数据更新和数据共享,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市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GISer还有机会屌丝逆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