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产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

其实,中国的搏击产业也不叫发展不起来吧,应该算暂时不强。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有二:群众基础薄弱,商业化程度低。

次要原因有一:武骗及不良赛事影响。

正文如下:

刻板印象和理解隔阂

虽然搏击武术是个中性的东西,压根和恐怖暴力扯不上多大关系,要是人性恶,瘦得像安嘉和(电视剧中的家暴丈夫)一样,照样施暴,但很多人还是有刻板印象:你练了拳,会不会去欺负别人?全国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很能打的人,会不会不好管理?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

记得我们曾在体育场旁边的空地上打有护具实战,结果来了一名民警模样的人说,唉,你们不能在这里练。我说,这里没规定不能练这个呀。他回道,反正影响不好,打打杀杀的,像什么样。(当时我是无语的,但过了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后,我们还是收拾东西走了。)

我曾经对我同事说,将来我教你儿子踢拳啊?她头摇得像泼浪鼓似的:拳击啊,不就是两个肌肉男抱在一起打得全是血的东西啊,太血腥太恶心了,我还是让我儿子练跆拳道吧,文明,道服也好看,多潇洒。(她大概分不清踢拳和拳击,跆拳道给大众的印象确实相对更好)

所以说,除了爱好者,要让中国的大部分掏钱看搏击比赛,是有一定难度的。

中国并非体育大国,更不是搏击大国

虽然中国屡屡有运动员夺得举重金牌,但中国民间玩举重甚至是懂举重的人很少,美国举重成绩并不是很好,但美国民间约有三千万人练习举重。美国人热爱观看体育比赛,自己也参加体育运动,国民对体育有着巨大的热情,包括搏击运动,然后UFC、拳击等比赛早已是十分成熟,名声在外,观者如云。

在中国,大妈们钟爱广场舞,大爷们爱喝茶太极下象棋,大叔大姨们麻将馆,宅男们电脑前玩游戏,少女们手机不离手。喜爱上网、看电视人的更爱唱歌比赛(《中国好声音》等)、电视剧、综艺节目,就算是爱好体育的人,看比赛更偏爱篮球足球比赛。


搏击产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_第1张图片

一句话,大部分人兴趣不在搏击上。

另外,中国人均拥有的健身资源确实不足,在总的体育上总的投入不够,当然也别指望相对冷门的搏击了。

数据解读全民健身,人均消费926元

影视作品的误导

多年以前,大概从没有哪个地方的功夫片拍得像香港这么好看,于是很多观众认为:功夫,就该是这样的。那些擂台上的功夫,下乘;散打,没意思。更不提发明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乾坤大挪移的金老师,把中国武术活生生整成了仙术。

虽然大部分人已经认可了仙术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些神功被搬上银幕,做出了好看的效果之后,满足了读者的感官享受,相比之下擂台上一拳一脚中规中矩的打斗显得并没有那么好看,说到底,是阈值提高了。

就算是甄子丹的实战派MMA电影,也是精心设计武打动作,怎么好看怎么选角度,怎么好看怎么来,这对于外行来看是很过瘾。可专业比赛,非得你懂一点才能欣赏出搏击的魅力,否则就像不懂举重的人观看举重比赛——不就是几个人轮流着举杠铃吗,有什么意思?

武骗子使得观众大量流失

八十年代曾经有过大量的蹭李小龙热点的,什么夺命三脚,什么龙虎双截棍,《拳霸》火了,于是很多骗子开馆教“正宗泰拳”,两星期包会。《叶问》火了,骗子又开班办“咏春正宗”减肥防身,十日精通哦。都想骗一票快钱。至今武骗都没有断绝过,相信不少人还曾经受过骗。

某风则更是把骗局演绎得淋漓尽致:

1,利用一些中国观众狭隘的爱国主义,找一些外国三流甚至不入流拳手,塞给一些头衔,就包装成了某某拳王,然后让国内拳手一顿暴打,接着大吹特吹中华神功。

2,请一些廉颇老矣的外国高手,用不公的规则限制其发挥,只要自家拳手不被KO,就判定获胜。

最近的一龙大战播求,可是将某组织急功近利的面目展现无疑。

这些比赛的的确确赚到了眼前这些快钱,但失掉了观众的信任,长远来看,对群众基础的打击十分巨大,这样的比赛越多,对中国搏击事业的发展越不利。爱之深恨之切,人心理受到了伤害,转而对搏击武术失望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搏击产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_第2张图片
阎大师神功盖世


商业化程度低

一些中国搏击人第一次去日本观赏K1的时候,感叹搏击比赛也能搞成这样。虽然日本人的尚武为K1等比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但出色的舞台造型和灯光,把搏击比赛搞得像明星电影一样,还是很有一套的。一批外形俊朗的拳手吸引了不少女粉丝,高额的奖金吸引了全世界的高手,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还有宣传。。。


搏击产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_第3张图片
K1的宣传海报

反观中国以前的比赛,落后了日本很多。

日本拳手也曾被世界高手们打得落花流水,但人家痛定思痛,继续苦练,涌现出了樱庭和志、佐藤嘉洋、武田幸三、魔娑斗等一大批优秀的搏击高手。

(日本拳手对阵世界各国高手,只胜两场,但不怕一时丢脸,敢与强者交锋)K1max2006世界王者对抗

如果越是没有好的商业化比赛,就越是吸引不到人看,越是没人看,拳手挣得就越少,挣得少就只能再找别的出路,一个比赛好拳手越少,比赛就越不精彩,也就越没人看。恶性循环。

而投资人,永远是趋利的,就算是我,看到搏击比赛很可能不赚钱,我也会谨慎投资。没有投资,比赛还办得了吗?

虽然暂时不强,但我看到了进步

虽然中国的拳手,在世界上排不到顶尖,但散打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十多年前的中泰对决老是被人诟病中方选手太软。这不,这几年出了个张开印,打法硬朗,打败了不少外国高手。散打过去是不注重重击的能力,因为得点制嘛,我能比分获胜,何必练重击,吃力不讨好。现在散打重击能力加强了,打起来并不比泰国拳手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拳手去国外打拼,比如张铁泉、居马别克、魏守雷、虽然败多胜少,但勇气可嘉,总比只敢关起门来耀武扬威好。最近邹市明更是夺得了拳王金腰带。

之前的一些国内比赛,如某风,确实问题多而严重,可近年举办的《昆仑决》,拳手水平明显强了,忽悠假拳少了,真打实干多了,个人觉得还是比之前的某比赛好了不止一点半点的。

我想,除了正视中国搏击的不足,同时也要看到好转和搏击人的努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搏击的尴尬现状,会慢慢改善,不要道听途说,认为中国的搏击事业一无是处,这是不客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搏击产业为什么在中国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