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小结 | 参加经验分享会的感想

最近两周参加了三场经验分享,分别给16和17级WISE、17级金融班、15级WISE分享了大学的升学规划。很多想说的没有来的及说,或者表达地还不够清晰,所以写一篇文章总结一下。

我在几场分享会极力想表达的主题主要是两个。一,在大家面前的选择是丰富多样的,没有必要过早地把自己限制在一条轨道上,也没有必要因为一条轨道竞争上的劣势而放弃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才是最重要的。二,比起表面的经验,我更希望给大家思考的框架和工具,以及以我自己为例,讲述我在这样的框架下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和决策、如何行动、如何反思、如何成长成现在的自己。

为什么想到这些呢?从大一开始听过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的分享,有些平和,有些犀利。平和的分享经常缺少逻辑,很容易变成信息的罗列;犀利的分享却很容易让人觉得如果想要到X就必须做到Y,给很多人无形的压力。也经常听很多人说,听这些分享之后的几天会斗志昂扬,过了几天就忘的干干净净。因此,一定是有什么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没有被解决。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如何解决呢?

我很长的时间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经验分享才是用户友好的分享,才是真正有效果的分享呢?一个好的分享首先是温和而不失犀利的。孟老师和我说过,“当你听到心里有一些刺耳的声音的时候,把他们放在一边,那些温和的声音才是真正的声音,才是你所需要的。”听自己的声音如此,听别人的声音也是一样。只有真正能引起听众内心共鸣而又能给听众启发的分享才是真正的好分享。

什么是我们这一代所需要的?回想我过去三年经历的困惑,可以概括成两方面。一方面,我不知道如何解决我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时时刻刻都会发现自己永远都缺少很多很多思考框架来帮助我梳理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我心里的各种各样面对困难的黑暗情绪,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自己和外界。因此,可能引起听众的兴趣、给听众启发的内容,可能是面对问题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前者关系到如何想,后者关系到如何做。而这恰恰也是我最深的感悟,是我想传递给更多人的。

这两个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前者来源于我们周围的评价体系单一的标准和伴随的单一的价值观。很多同龄人到了高年级甚至研究生的时候,还没有意识自己可以如何选择,或者只知道一种单一的选择。前者让人因为找不到路而迷茫,后者让人因为路走不通而迷茫。后者来源于体制下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学生们很难接触优秀的导师、很难接触优秀的业界环境,很难因此了解学术界和工业界常见的问题及他们的解决方法。

因此,我在分享中很注重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通过很多事实传递一个很简单的价值观:选择远不止一种。我会尽力把所有可能的选项在听众面前铺开,让他们把眼界打开,有动力去探索更多可能,而不必担心失败了就没有选择可以选。第二件事情,把我思考问题的框架展现出来,用自己做例子,讲述自己基于自己的框架做成的选择。我会很注意讲述每一个策略背后的逻辑,努力向听众传递理性清晰的思考习惯。

为了防止因为突然展示的理性给人形成高冷的错觉,我也会刻意地插科打诨(比如不停地膜一起和我分享的小伙伴)、做一些随意的举动(比如随意往桌子上坐着)、暴露一些个人特点和缺点(比如天天晚上四点睡觉),让大家觉得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缺点,拉近自己和大家的距离,让听众更容易觉得很贴近自己,让他们相信自己也可以去做同样的思考。

我也会明确自己的规则,会很明确地告诉他们,如果想深入和我交流应该遵守哪些我觉得是人和人之间必须遵守的准则。以前我会来者不拒,渐渐发现自己因为不停地要满足别人不合理的要求不停地消耗自己的精力,让自己觉得很不快乐。后来我意识到,我自己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认知同样是我想给大家传递的一部分。

我希望用什么打动人呢?真实,有能力也有缺点,让人觉得很棒并且不是远在天边、不可追及的好;真诚,真心地分享和帮助别人,让人觉得柔和、纯粹而有力量,承认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表达更高地对贡献社会的追求。我希望带来的不仅是想法,更是想法背后的追求和理想,诱人而不飘忽,能唤醒更多人心中同样的追求,也能回答追求中种种困惑。

意料之中地也发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15级学弟学妹比16、17级的活跃度低很多。让我有点惊讶的是,15级WISE的学弟学妹对于自己可以走什么路完全是茫然的,让我不禁担心一届一届延续下来的问题还在继续延续。一直以来WISE的本科每级每个班都是一座缺少外界冲击的孤岛,适合沉浸下来专注做事情,但是也很容易因为指导和冲击不足让人茫然无措。然后是得到的反馈价值不够。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学弟学妹们对于自己需要什么的意识是很薄弱的,对于一个分享的感知也仅仅局限于某某学长学姐很厉害,很少有想什么需要还没有被满足。这对于我优化自己的分享造成了很大的阻力。无论是理性的思考方式,还是感性的自我认知,都是我们这一代的教育中严重缺失的,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绝不容易。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些努力。

希望可以听到更多关于分享的反馈,特别是不好的声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小结 | 参加经验分享会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