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本书计划# NO.024-032︱ 商业的力量和商业文明的期待

NO.024 《创建者和困惑者——企业家在想什么》

NO.025 《在富士康》

NO.026 《缓冲中——陈天桥的对与错》

NO.027 《杨勃的乌托邦》

NO.028 《一无所有——商业如何错失摇滚明星》

NO.029 《创新不乐观——为何大公司难以持续增长》

NO.030 《九四年》

NO.031 《这个设计了不起——商业如何制造审美》

NO.032 《寻找下一个宜家——伟大公司何以伟大》

总的来说,这9本小册子从各个方面,以万科、宜家、豆瓣等商业公司为例,讲述了中产阶级崛起和伟大公司产生之间的关系。

到寻找的后半段过程,我们不是在解答别人、就是在调整自己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中产阶级不是一个具体的衡量数字,中产阶级是一个动态的存在

到最后人们买的不是你所做的产品,而是你为什么做这样的产品。

没有产生协同效应的产业链只是想象中的产业链。

从用户角度来说,谷歌提供的是一种“(用户)我要...."的模式,而亚马逊则是建立在用户已经完成的行为基础上。

对于领先企业来说,它们的资源分配流程往往是为了延续性创新而设计完善的,因此它们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响应破坏式创新的。

企业应该做的是,将平台型团队按单聚散——随时按需汇聚全球最一流的资源,企业将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吾尺度。

一个保守性的言论是:在看得见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很可能是一次以自由市场化为取向、以维持”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治与中央集权体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

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条行事规则,在亚文化这件事上,商业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逻辑来传播它所吸收的审美元素:定位年轻人市场—分析年轻人的生活消费习惯和喜好—讨好这种文化—挑选相对适合自己的品牌文化、并容易为更多人所接受的元素—以商业的手段把具有这些元素的产品推广开去—利用营销制造关注—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产生。

令人眼前一亮的商品,低价却不失品味。

生活方式?即使每个人都懂得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如何做到、能不能做到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要把重心放在每一个产品类别里的最关键产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1000本书计划# NO.024-032︱ 商业的力量和商业文明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