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感

小时候用铅笔写字,写错了随时可以擦,长大了用钢笔写字,写错了就有点发蒙。对于有完美情结的人,那段过渡期恐怕更是难过。不管是划掉,还是使用修正液、修正纸等物品,哪里都会留下突兀的痕迹,要不是一道深刻的划痕,就是一片雪白。与其他地方相比太过突出的白,反而更加刺眼,所有这一切都是提醒你曾在那里错过,不容逃避。于是只得尽力不写错,集中精神!尽量不出错!即使这样,时间久了,神经疲惫,难免还会出现些小错误,没办法,只能轻轻一划。争取不太明显,又能提醒这里是错的,是不要的,这样通篇写下来,一眼扫去,也蛮工整,没有突兀的大长线,也没有突兀的雪白,才发现那些细小的划线并不是很刺眼,和周围的环境融合的很好,便也心觉满足。后来,不知道那个聪明人第一个发明的,用小刀轻轻图刮细小错误处,这样细小错误就会随着纸屑一起消散于纸上。这是个细致活,往往一个小错误就要耗上几分钟,因为用力大小一定要掌握好,不可过大,那样会彻底把纸划破;不可过小,那样不但纸屑下不来,还可能越图越黑,得不偿失。这样,只要你错点不多,整片下来,工整整齐,一个错误没有。那时候老师给作业评分是有工整一项的,如通篇整齐,没有错点,便是优+,如通篇整齐,有个别错点,便是优or优-。于是,此法一出,大家纷纷效仿,结果便是大家齐欢乐的“优+”。但此法有个致命点,就是纸张本身就很薄,被剥掉一层变的更薄,意味你只有一次修正机会,若一时头脑发热,再次写错,便只能划掉,刚才的一番功夫便告作废。有时甚至会在移动传递中自动破功,更有时,即便自己认为是对的,也不一定就正确,发下来发现错误,也只能在旁边挤挤修改,因为那片“脆弱”再也经不起蹂躏。于是本来舒心整齐的书面,突然出现一块“纠结”,说实话,也挺让人不舒服的。此法我只用过一次,是在同桌的怂恿下,而且第一次用还是她亲手帮我刮掉的,我一直很惊讶她对于此的乐此不彼,这个方法我只用了一次,就再没用过。那时候小,想的不多,仅仅是因为没有那个耐性,嫌弃它浪费时间,有这个功夫我宁愿早早写完,回家多看两眼电视……得不到优+,就得不到吧,优也不错,我很容易满足。虽然后来同桌不时跟我炫耀一下,也很内火,但我忍了……也有个好处,就是错一次就警醒一点,有效避免下次的发生。所以一般情况下,通篇也就一两次笔误,还算圆满。这个习惯在考试时帮了我很大忙,省时,少错,所以我也乐得清闲。但后来某次作业发下来,竟然是个“优+”!让我一时惊呀当场,同桌正要跟我炫耀,也瞥见了,马上叫嚷不公平,而我笑的像饱食的猫,再后来,同桌几乎再没什么机会跟我炫耀。

你可能感兴趣的:(铅笔有感)